武漢雜技團推出線上公益演出 網絡展示中國雜技魅力
摘要:“欣賞雜技藝術的特殊性在于現場感受演員的爆發力和節目帶來的震撼,而如今觀眾的喝彩轉移到網絡上,對于武漢雜技團的轉型或許是一次機會?!本€上產品同樣將在舞美、燈光、表演形式、音樂編排上下功夫,讓全世界的觀眾通過網絡平臺感受中國雜技藝術的魅力。
新華社武漢5月28日電(記者喻珮)精彩的演出、空無一人的觀眾席……一場沒有現場觀眾的雜技表演日前在武漢雜技廳上演。
在嗶哩嗶哩網絡平臺一個多小時的直播中,六個“金牌”節目——力量、滾環、晃管、魔術、頂碗、綢吊接連上演。串場主持人、武漢雜技團演員黎初穿插介紹和普及雜技藝術的相關知識。彈幕和留言滾動顯示贊嘆和鼓勵的話語。
“頂碗”是中國觀眾耳熟能詳的一項雜技節目。23歲的演員黃曉琳頭頂數個疊放的碗,在“底座”劉詩藝的支撐和輔助下,完成六個高難度動作。兩人始終面帶微笑。
“這一場看似不費勁的表演,其實凝聚了演員們臺下十多年的苦練。”黎初不時地回應網友們的提問。
為了這場網絡直播,武漢雜技團演員自4月8日復工以來,每天堅持常規訓練。“戴著口罩訓練比平時的負荷感要多一倍。” 劉詩藝告訴記者,最后一個“頭上單手頂”的動作難度最大,極易失誤,好在當天直播中,她們出色完成了表演。
往年的4月至7月,是武漢雜技團最繁忙的演出季之一。成立于1950年的武漢雜技團是國內具有雄厚技藝實力的知名雜技藝術表演團體。兩年一屆的武漢國際雜技節已在此連續舉辦十三屆,每當賽季來臨,世界各地的雜技演員都帶著精心籌備的節目來到武漢。
武漢雜技團業務副團長陳健說,首場直播是邁開轉型的第一步。雖然3800人次的實時觀看量與他的期待值還有很大差距,但團隊已計劃好未來兩個月內連續直播演出,每周末三場。
“欣賞雜技藝術的特殊性在于現場感受演員的爆發力和節目帶來的震撼,而如今觀眾的喝彩轉移到網絡上,對于武漢雜技團的轉型或許是一次機會。”陳健希望,即使未來劇場開放,他們也將堅持同步做線上、線下內容。線上產品同樣將在舞美、燈光、表演形式、音樂編排上下功夫,讓全世界的觀眾通過網絡平臺感受中國雜技藝術的魅力。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