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診療項目未經公布不得收費
摘要:醫療機構應優先在本省域內組織開展“互聯網+醫療服務”,落實價格公示制度,在醫療機構現場及網站顯著位置公示所開展的“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名稱、項目內涵、計價單位、價格、說明等。如果涉及受邀方,受邀方按照與接診醫療機構的協議約定確認醫療收入;
5月13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通知,明確了全國統一的10項“互聯網+醫療服務”項目技術規范。通知強調,在此之外,醫療機構新增“互聯網+醫療服務”項目,須經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確認并公布,否則醫療機構不得申報價格和開展相關收費服務(特需醫療服務除外)。
為做好公立醫療機構“互聯網+醫療服務”項目技術規范及財務管理工作,國家衛生健康委在通知中明確了互聯網診察、遠程監測、遠程會診、遠程診斷4大類10項“互聯網+醫療服務”項目。同時提出了會計核算及財務管理要求、工作量統計要求,明確了不同主體在開展“互聯網+醫療服務”過程中的利益分配關系、收入確認原則、財務處理及票據處理要求等。
通知明確,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按照全國統一的“互聯網+醫療服務”項目技術規范,向社會公布允許在本地區實施的項目技術規范,各級公立醫療機構按照屬地原則嚴格執行。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加強對醫療機構互聯網價格項目成本測算工作的指導。醫療機構應優先在本省域內組織開展“互聯網+醫療服務”,落實價格公示制度,在醫療機構現場及網站顯著位置公示所開展的“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名稱、項目內涵、計價單位、價格、說明等。
通知要求,開展“互聯網+醫療服務”過程中涉及的醫療機構,應在不增加患者整體費用的前提下,自行協商確定醫療收入分配比例,簽署約定協議。由接診醫療機構全額確認醫療收入。如果涉及受邀方,受邀方按照與接診醫療機構的協議約定確認醫療收入;接診醫療機構將應支付給受邀方的款項同步沖減醫療收入。醫療機構應明確區分線上、線下醫療服務收支管理;機構間結算時間原則上不超過3個月。1個診療活動由1家醫療機構獨立完成,計1次工作量;由接診醫療機構和受邀方共同完成,雙方可分別計1次工作量。(首席記者劉志勇)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