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陽縣:讓貧困戶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摘要:泌陽縣出臺了《泌陽縣易地扶貧搬遷產業發展實施方案》等文件,對搬遷貧困群眾發展夏南牛、食用菌、林果業等特色產業的,采取以獎代補方式,給予每人3000元的產業扶貧到戶資金。
駐馬店網訊(記者 徐 明 通訊員 陳遠志 董莉莉)“以前俺做夢都想不到,不花一分錢就能住上150多平方米的新房,村里還給安排工作。生活有了保障,日子是越過越好。”談起現在的生活,居住在泌陽縣下碑寺鄉鳳凰山社區的脫貧戶王連中笑得合不攏嘴。

現年50歲的王連中原來居住在大山深處的紅石溝,不僅住房條件差,出行也極為不便。看到別人外出打工,王連中也想走出大山到外面掙錢,可由于家里有老人和孩子,他又不忍心離開。每年靠耕種幾畝瘠薄的土地,顧住全家溫飽,一家人的生活十分拮據。自從搬遷到扶貧易地搬遷小區居住后,王連中被安排在小區當電工,妻子被安排到扶貧工廠上班,農閑上班,農忙務農,父母在家頤養天年,孩子在家門口上學,日子過得越來越滋潤。
如何讓易地搬遷貧困群眾實現穩定增收,是泌陽縣始終關注的大事。近年來,泌陽縣聚焦貧困村、貧困戶,補短板、強弱項,深入開展脫貧抓產業,采取多種形式定向法力、激發活力、巧借外力,讓脫貧成效日益顯著,確保搬遷對象“搬得出、穩得住、可發展、能致富”。

政府直投,定向發力。泌陽縣采取財政投資方式,建立一廠一站的產業幫扶格局。由縣財政投資320萬元,在4個鄉鎮安置區分別建設1000平方米的扶貧車間一座,可安置搬遷對象40人,人均月收入不低于2000元。在縣產業集聚區投資1650萬元建成兩棟1.5萬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納入苗樓安置社區的管理運營資產,所得收益用于社區發展和扶貧搬遷對象脫貧。投資920萬元,在4個鄉鎮安置區分別建設村級光伏電站一處,所得收益全部用于搬遷對象生產生活和獎勵扶持。
以獎代補,激發活力。泌陽縣出臺了《泌陽縣易地扶貧搬遷產業發展實施方案》等文件,對搬遷貧困群眾發展夏南牛、食用菌、林果業等特色產業的,采取以獎代補方式,給予每人3000元的產業扶貧到戶資金。目前,已經補助資金158萬元。利用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建設,在產業集聚區苗樓集中安置區、四個鄉鎮集中安置區分別建立電商服務站,由縣財政給予一定補貼,打通了搬遷貧困群眾銷售產品的“最后一公里”。目前,搬遷群眾的產品銷售額達到1800多萬元,實現利潤540多萬元。


金融扶貧,巧借外力。泌陽縣大力實施金融扶貧工程,高標準設立6000萬元風險補償金,由縣企業投資擔保有限公司直接為貧困戶擔保貸款,解決了銀行的后顧之憂,進一步提高了貧困戶的戶貸率,為搬遷貧困群眾發展產業提供了有力支撐。采取為搬遷群眾授信方式,累計發放扶貧貸款838萬元,戶貸率達到20%以上。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