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市民政惠民政策出臺 七大關鍵詞給你“劃重點”
摘要:提升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服務能力,推進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向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轉型。深入貫徹落實全省規范化社區建設暨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推進會精神,指導各縣區大力推進“一有十中心”規范化社區建設,年度建成87個城市規范化社區。
正陽縣龐橋社區居民正在參加社區舉辦的活動。 (資料圖片)
社會各界愛心人士走進市兒童福利院,開展對孤殘兒童關愛活動。(資料圖片)
□全媒體記者 張新理 劉金霞
昨日,記者從市民政局獲悉,2020年全市民政工作將聚焦民政領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提升百姓獲得感和滿意度,重點將放在哪些領域,這七大關鍵詞讓你快速了解。
關鍵詞一 疫情防控
毫不松懈抓牢各類民政服務機構疫情防控,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確保全市民政服務機構人員安全。做好與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的社會救助工作,優化審核審批程序,提高救助效率,切實保障因疫情導致的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
綜合發揮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政策作用,在疫情期間,全市民政系統加大對困難老年人、孤兒、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和困難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的走訪慰問和關愛服務力度。完善社區疫情防控舉措,穩妥做好疫情善后工作,逐步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依法有序引導社會組織、慈善力量、社會工作者和志愿者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組織動員社會工作者和專業志愿者等力量,加強重點人群心理疏導。穩妥做好婚姻登記機關、收養登記機關、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機關、殯儀館等民政服務場所的防疫工作,筑牢民政系統疫情防控的堅固防線。
關鍵詞二 兜底保障
健全脫貧攻堅兜底保障體系。認真落實民政行業脫貧攻堅相關政策,建立健全穩定脫貧防止返貧長效機制,把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按照規定有序納入農村低保或特困救助供養范圍,及時將符合條件的返貧人口納入臨時救助范圍,著力防范脫貧群眾返貧。全面落實農村留守兒童、婦女和老年人關愛服務政策,健全工作機制,加大資金投入,做到應幫盡幫。
完善社會救助制度。提高低保、特困供養標準,從2020年1月1日起,將城鄉低保對象月人均財政補助水平分別由不低于274元、166元提高到不低于286元、178元,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不低于當地低保標準的1.3倍。落實社會救助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落實特困人員生活、照料護理標準,完善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提高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加強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照料服務。
提高社會救助規范化水平。加強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建設,加強農村低保家庭經濟狀況評估認定工作。全面完善市級核對信息平臺,加強社會救助信用體系建設,夯實精準救助基礎,實現困難群眾精準核對、精準認定、精準救助。
推進社會救助綜合改革。指導有條件的縣區將社會救助審批權限下放至鄉鎮(街道),大力推行“互聯網+社會救助”,加快實現經辦服務轉型升級。建立健全社會救助標準動態調整機制,進一步縮小城鄉差距。加強急難社會救助,強化兜底保障功能。繼續實施“一元民生”扶貧救助保險項目。
關鍵詞三 養老服務
編制好養老服務發展規劃。研究制訂《駐馬店市爭創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扎實做好試點申報各項準備工作,于今年底按要求完成申報工作。
抓好公辦養老機構建設。加強縣區中心敬老院建設。2020年,每個縣區建設(改擴建或開工新建)1所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員康復安置為主要功能的中心敬老院。中心敬老院具備康復、長期照護功能,照護型床位占比不低于50%。進一步優化特困老年人居養環境,2020年全市162所敬老院完成適老化改造,農村特困供養機構照料護理型床位比例達到30%以上。
積極推進老年養護中心建設。2020年,每個縣區要建1所老年養護中心,可建在福利中心(園)內,也可單獨規劃建設,床位不少于150張。2020年,全市新建城市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100個,完成16個社區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包含助餐點)建設任務。
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2020年,全市新增(立項、開工、續建、投用)社會養老機構5家。到2020年底,全市養老服務設施覆蓋全部城市社區和60%以上的行政村。重視發展社區連鎖化、嵌入式養老服務設施、小微養老機構,2020年全市社區嵌入式養老床位要達到5000張以上。
全面提升養老服務質量水平。實行養老服務機構等級評定。加快建立養老服務質量標準與評價體系,出臺駐馬店市“社區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日間照料中心、縣級中心敬老院、公建民營、養老機構星級評定”等建設標準與考評驗收辦法,推進全市養老服務標準化、規范化建設。
關鍵詞四 兒童福利
完善落實兒童福利保障政策。在正陽、西平、確山三個縣打造標準化示范性兒童福利機構。及時足額發放孤兒基本生活費,推動孤兒醫療教育住房就業等各項保障政策落實。全面實施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政策。繼續實施“福彩圓夢孤兒助學工程”項目。規范兒童收養和“明天計劃”項目管理。強化機構外孤棄兒童監護監督。
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系。提升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服務能力,推進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向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轉型。加強基層“兒童之家”建設,充分發揮鄉鎮(街道)兒童督導員、村(社區)兒童主任作用,逐步夯實基層關愛保護力量。持續開展“合力監護、相伴成長”專項行動。
強化殘疾人福利保障。持續做好殘疾人“兩項補貼”工作,積極協調推動落實殘疾人“兩項補貼”動態調整機制。做好貧困重度殘疾人照護服務工作,建立財政支持農村重度殘疾人照護機制。
關鍵詞五 社區治理
夯實社區治理基礎。深入貫徹落實全省規范化社區建設暨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推進會精神,指導各縣區大力推進“一有十中心”規范化社區建設,年度建成87個城市規范化社區。各縣區城市社區創新治理試點不少于2個、農村社區創新治理試點不少于3個,積極推進農村幸福社區建設。指導驛城區做好爭創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工作,指導西平縣做好全國農村社區治理實驗區驗收工作和省級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建設工作。指導縣區搞好城鄉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
引導社會組織健康發展。依法有序引導社會組織、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穩妥做好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機關服務場所的防疫工作,筑牢疫情防控的堅固防線。依法查處社會組織違法違規行為,持續開展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工作。
促進慈善事業和志愿服務發展。加強慈善活動監管,做好公益慈善組織排查摸底工作。創新慈善捐贈載體和方式,鼓勵支持和引導社會力量廣泛開展扶貧濟困、賑災救孤、扶老助殘、助學助醫等慈善活動。完善志愿服務制度、標準及相關措施,培育發展志愿服務組織,推動志愿服務工作健康有序開展。規范福利彩票發行管理,強化彩票公益金監管,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關鍵詞六 社會服務
提升救助管理服務質量。出臺加強和改進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實施意見(方案),完善救助管理工作領導協調機制。加大“互聯網+救助尋親”工作力度,開展人臉識別試點工作,推進長期滯留人員安置工作。做好家暴受害人臨時庇護,指導開展特殊時間節點救助工作和“開放日”活動,嚴防凍餓死傷事件發生。
積極推進殯葬綜合改革。根據有關文件精神,提高殯儀館、公益性公墓等殯葬設施建設水平,全面落實惠民殯葬政策,著力提高火化率和節地生態安葬率。鞏固“住宅式”墓地等殯葬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成果,嚴厲打擊殯葬領域違法違規行為,大力推進喪葬習俗改革。
積極推進殯葬服務供給側改革,2020年7月1日前,市殯儀館投入使用,全市火化設施全部達到環保標準。市、縣至少建成1個城市公益性公墓,50%的鄉鎮至少建成1個示范性農村公益性公墓。
規范婚姻登記管理。實施“互聯網+婚姻服務”行動,推進部門間信息共享。加強婚姻登記規范化建設,開展婚姻登記領域收費問題專項整治。
穩慎推進行政區劃調整。按照“批一報一”原則,積極推進撤縣設區、撤縣設市、撤鄉設鎮、撤鄉鎮設街道辦事處工作。完成政府駐地遷移材料補報工作。
加強地名和界線管理工作。完成區劃調整后驛城區確山、驛城區遂平邊界線勘定工作,做好漯駐線第四輪聯檢工作,強化平安邊界建設,維護邊界地區和諧穩定,確保省、市、縣年度平安邊界考評不丟分。
關鍵詞七 民政建設
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健全黨對民政工作領導的制度措施,完善黨領導民政工作機制,把黨的領導體現到民政工作的各領域和全過程。加強基層民政服務能力建設,健全民政工作經費保障機制,補足民政基層工作力量和基礎設施建設短板,改善基層民政工作條件。完善民政領域治理方式。加快民政工作信息化建設,深入推進“互聯網+民政服務”,提升民政管理服務精細化便捷化水平。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