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憶奶奶
申景梅
我的奶奶活到了85歲,她是在我結婚那一年的八月份突然離世的。第二天,我趕回老家,遠遠地看到院子里站滿了披麻戴孝的人,年近三十的我還沒有經歷過這樣的場面,心里頓時充滿了惶恐。我走進大門,哥哥哭著拉過我的手;奶奶躺在堂屋的床上,裝殮的衣服穿戴整齊,臉上被一張黃紙蒙著;姑姑們都跪在地上哭喊著;父親的眼睛里布滿血絲……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奶奶是真的離我們而去了。從那年起,清明時節,父親會帶著哥哥、弟弟回老家上墳;幾個姑姑、姐姐和我會提前相約,一起回老家給奶奶燒紙。我們那里結過婚的女兒、孫女才能回去燒紙,未出嫁的一般不能去。在城里的三姑提前割好刀頭,我和姐姐買些水果、燒的紙或者陰票子,大姑、二姑和小姑也會帶些東西一起回老家,在堂屋里準備好燒的紙錢、煮好刀頭,放到籃子里挎著去上墳。在爺爺和奶奶合葬的墳前,姑姑們總會說起一些關于奶奶的往事……
奶奶一共生養了五個兒女,父親和四個姑姑。1959年國家自然災害,我的爺爺因貧病交迫而死,那時我的奶奶只有46歲。大姑出嫁了,父親和三姑在信陽農專上大學,小姑坐在床頭餓得站不起來,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爺爺餓死。當時,奶奶拉著二姑去附近的楊埠(今平輿縣楊埠鎮)集上要飯去了。聽父親說,那時候家里窮得連棺材都買不起,還是隊里出面用高粱席把爺爺卷了下葬的。后來,父親每次說起這些事就掉淚,直到奶奶去世后第三年的清明節,他回鄉給爺爺奶奶立碑,宴請鄉親,才了卻了這件在他內心埋藏多年的一樁心事!
奶奶雖然是個小腳女人,但她勤勞能干、吃苦耐勞,生產隊里干活掙工分賽過男勞力;她靈活處事、方圓做人,每當父親和三姑要交學費,家里卻沒有錢時,她總能想辦法尋求到幫助;她喜愛干凈、手腳麻利,記憶里奶奶的綁腿總是很利落,我家的小院總是收拾得井井有條;她頭腦靈活,逃過荒、要過飯,在小集鎮上賣過煎餅、賣過油條。1959年爺爺去世后,奶奶一個人拉扯著五個孩子,并堅持把爸爸和三姑供到大學畢業。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這該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
從我和哥哥、弟弟上小學開始,奶奶就來到城里跟我們住在一起。奶奶每天起早貪黑,按時把飯給我們做好,在有限的條件下,總能讓我們兄妹幾個生活得最好!奶奶烙的蔥花油餅從來不帶焦星兒,炸的油角兒金黃金黃的,方法和味道都很獨特;奶奶給我手工縫制的碎花小棉襖又好看又暖和,穿在身上舒服極了;當我貪玩不想學習時,奶奶就會說起從前的苦難人生,激勵我奮發向上……
奶奶去世的時候,我心里難受到了極致,一連幾日都是以淚洗面,卻無法失聲痛哭。后來父親去世時,我也是如此。這些年來,每次走到他們的墳前,我都會心如刀絞,淚眼滂沱,卻總是不能暢快淋漓地大哭一場。我多么想像姑姑們那樣在奶奶的墳前號啕大哭,喊出我內心的傷痛。此刻我靜靜地回想起奶奶,塵封的往事一幕幕鮮活地浮現眼前。
清明時節,我又一次跪在奶奶和父親的墳前,想起了奶奶生前許多溫馨的生活場景。在我的心里,奶奶從來就沒有離我而去!眼前的紙錢紛飛,我再次淚眼模糊,心里默默祈禱逝去的奶奶和父親地下安息……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