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酒令
□梁宏宇
平輿人行酒令的方式方法與外地大不相同。
行酒令是宴席上助興取樂的飲酒游戲,一般推舉一人為令官,也可毛遂自薦。凡當令官者,德高望重且能喝善飲。古人行酒令,最早出現于西周,完備于隋唐,流行于士大夫中,后慢慢流入民間。酒令分為雅令和通令。雅令,往往是一人為令官,其他人遵守服從,常常是輪流說詩、對詞、聯語,當席構思,即席應對,最能體現飲酒者的才華,這是高雅的文人酒令。通令,主要是擲骰子即色子、抽簽、劃拳、猜枚等,很容易營造酒宴中熱鬧的氛圍,這是屬于大眾化的酒令。至于擊鼓傳花,是老少皆宜的方式,大多用于女性。
平輿人行酒令,既有高雅的形式,也不乏通俗的。文人雅士有當場賦詩作對的,工作人員也有翻撲克的,普通百姓則以劃拳、猜枚為主。
猜枚又叫來枚,分為響枚和啞枚。平輿人的響枚和啞枚都有自己獨特的地方。
平輿響枚,民間有劃拳來枚和老虎杠子等形式。老虎杠子,是男女老少皆宜的游戲形式,只需要雙方各執一根筷子,相互擊打,并喊出自己要喊的動物或杠子,很容易操作。劃拳來枚,一般是兩個人對壘,各出一只手,兩個人對數,數目限制在0~10,必須同時喊出自己的數字,而且同時伸出指頭數或不出,兌上誰的數誰贏,對方輸了喝酒,對不上繼續來。為了烘托氣氛、表達對對手的祝福,平輿人在喊從一到十的響枚時,分別用“一心敬、哥倆好、三桃園、四季發、五魁首、六六順、巧七妹(枚)、八匹馬(八方財)、九連環(九歸一)、滿堂紅”代替,聲響枚到,歷史感和藝術感立刻呈現,文采飛揚,精彩絕倫。
平輿人來枚,一般在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后開始,按照酒司令的拼兌,兩兩對壘,兩人一搭手至少是三盤,過去用小酒盅喝酒,往往用八個、十個或十二個酒盅甚至十六個為一盤,來夠三盤不盡興,還可以再饒一盤,中間誰輸得多或連輸兩盤兒,誰就把輸的酒喝兩個之后,其余的待上再來,這樣往往就不是三盤的事兒啦,喝得“鐵”的一搭手就是斤把兒。兩人來枚的時候,其余人觀看,看誰的枚好,看誰的枚出得慢裝賴,有人往往主持公道,還有人攛掇著雙方起爭議,目的是讓來枚雙方多來兩盤兒,結果是大家哈哈一笑,滿桌愉快。
平輿離駐馬店不算遠,但與駐馬店的來枚規矩有很大差別,駐馬店人來響枚,手指頭抻長,每來一枚都要先伸出大拇指、喊“哥倆好”,然后才出手指喊數兌數。平輿人很少有人喊“哥倆好”,生人相見或老友相見,第一盤兒來枚時先說“您好,再好好,再親親”,大拇指相互碰碰,然后開始來枚,接著各盤兒都不再說此句話,一來到底。
平輿啞枚,有公雞頭母雞頭、猜火柴把兒、大壓小(甩泥巴條兒)等形式。公雞頭母雞頭,就是一只手里握個東西,伸出兩只拳頭讓對方猜,看哪個拳頭里“有”或“沒有”,至于是“有”贏還是“沒有”贏,全靠猜家說的,猜家在猜的時候說著“公雞頭母雞頭,不擱這頭兒擱那頭兒”,邊說邊用手點著,以最后點著的拳頭為準;猜火柴把兒,常常猜“有”或“沒有”,也可猜數量幾根,這就需要雙方事先說定,一人在背后操作,然后伸出一只拳,另一人猜;大壓小,平輿人俗稱甩泥巴條兒,因為雙方伸出手指的動作就像用柳樹條子甩泥巴,快而利亮,這種游戲蘊含哲理,名曰“大壓小”,可到最后,最小的小拇指反過來壓住大拇指、從而贏得勝利,這種輪回變化,充分說明中國人的智慧和靈活,更充分展示了萬物共生、陰陽轉換的自然科學哲理,平輿人化精深哲理為啞枚游戲,足見平輿人的聰明智慧。
無論響枚還是啞枚,平輿人都十分擅長,無論城市還是民間,有一手好枚的人比比皆是。酒令雖好,仍需文明而行。行酒令使人心情暢快,但禁酒令更應該牢記心中。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