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韭里的詩意和遠方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1000多年前那個下著瀟瀟春雨的夜晚,“詩圣”杜甫在老友衛八處士家里把酒話桑麻,品味抱過春風、沐過春陽、飲過雨露的頭茬韭菜之鮮,讓春天的清香隨著自己的吟誦貫穿唐詩宋詞。
“芽抽冒余濕,掩冉煙中縷。幾夜故人來,尋畦剪春雨。”一場春雨,滿園的韭菜旺盛生長排列成有韻的詩行,根如白玉、葉似翡翠,令人觀之心生歡喜。杜甫用“夜雨剪春韭”贊韭菜之嫩,李白以“秋韭花初白”贊韭菜之香,陸游用“雨足韭頭白”來贊韭菜之潤。漢代《鹽鐵論》上的“楊豚韭卵”翻譯成大白話就是今天“韭菜炒雞蛋”,宋人林洪《山家清供》有一道“柳葉韭”,是用嫩柳葉和韭菜炸熟同吃,想來滋味也不錯。
《說文解字》里解釋道:“韭,菜名,一種而久者,故謂之韭。”意思是韭菜只需栽種一次,便可一茬一茬地收割,只要根在,總能勃發生長、無窮無盡。這種蔬菜的向上的韌勁和鮮嫩的口感都很合我們國人的胃口,韭菜在我國已經有幾千年的栽培史。
集古代文史知識大全的《詩經》里有韭菜的身影嗎?當然有!《豳風·七月》有詩為證:“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韭,即韭菜。《七月》是一首勞動人民的贊歌,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豐收了就認為是老天爺賞飯吃,所以一定要祭祀。這句話意思就是二月初祭祀祖先,用什么祭祀呢?當然是羔羊和韭菜。韭菜在古代竟然可以和當時彌足珍貴的全羊一起拿出來祭祀祖先,可見在蔬菜中的地位堪比江湖大佬。《詩經》還有一句是“維春薦韭卵”,也是韭菜炒雞蛋的意思,成品黃綠相間、營養搭配合理,如今這道菜已飛入尋常百姓家,成為日常吃食,真個是世易時移、地位亦異啊!
春韭是最能代表春天的蔬菜,其色之潤如春之蔥蘢、其形之美似平仄排列、其味之鮮集春菜大成。可炒、可拌、可包餃子、做包子、煎菜盒子,端上餐桌入目便是一汪碧綠、詩意無限。疫情之下,雖然政府保民生盡力調控,但是超市的蔬菜種類遠不及平日繁盛,但是一茬一茬長勢很好的韭菜彌補了調鼎主婦們的遺憾,把餐桌點綴得豐富而生動。最近朋友圈曬的美食很多都是以春韭為主角,色彩豐富、形式多樣,讓人不出家門就感受到了蓬蓬勃勃的春之氣息。
生活就是這樣,再多的磨難、再多的意外,一家人一起和面、調餡、包餃子,把對生活的期盼包進圓鼓鼓的餃子,在滾如菊花的開水中下入,幾遍之后,白生生的餃子漸漸變身碧綠。一碗韭菜餡的薄皮大餃下肚,那一刻的滿足足以洗去心里的忐忑、慰藉茫然的身心。國在、家在、親人在,所有的磨難都不是磨難,如約而至的春天和平實而溫暖的一日三餐給我們傳遞信心和力量。推開窗,就是春暖花開中的詩和遠方。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