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書記來代言邵店黃姜銷全國
記者 陳司 張建福
3月6日,午后的春光更加明媚、溫暖。一輛紅色廂式貨車,停在上蔡縣十里鋪村周集自然村的大街上,正往大貨車上裝姜的人們喜笑顏開。
“現在每天都有人打電話,每天至少幾十個,半夜還有人咨詢。”說起近段時間小黃姜的熱銷,十里鋪村委委員、東旭種植專業合作社法人代表周新志邊指揮村民裝車,邊開心地說,“自打媒體報道宋書記拍抖音賣小黃姜的事后,小黃姜賣得可是真火。”
作為村干部和村里的種姜大戶,因與客戶洽談而“忙壞了”的周新志并沒有因為自己睡不好覺、休息不好而疲憊,精神反而更加飽滿。
疫情防控工作并未結束,連日來,晝夜輪流值班的村民,因小黃姜的熱銷而感到欣慰。
上蔡縣邵店鎮素以“黃姜之鄉”而聞名,擁有“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的金字招牌。每年春節前后,正是當地種植戶賣姜的好時節。然而,今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村民們的計劃。
2019年,十里鋪村種植小黃姜500多畝,總產量250多萬斤,仍有40多萬斤存在姜窖。
看到村民們因賣不出姜而發愁,從1月27日就返回村里,組織村民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的駐村第一書記宋發啟看在眼里、急在心中。
小黃姜是十里鋪村村民脫貧增收的支柱產業,一定得想法幫助村民。想到這些,平時非常低調的宋發啟就決定“潮”一回。于是就用手機拍攝了短視頻,在抖音平臺上發布。
2月25日,得知第一書記利用抖音平臺幫助村民賣姜,記者隨即趕赴十里鋪村。在深入采訪中得知,當地村民種植的小黃姜,不僅具有色澤金黃、無絲耐煮、微辣味美等特點,而且是一味質量上乘的中藥材。次日,記者趕寫的《40萬斤小黃姜滯銷第一書記變身“推銷員”》《上蔡:第一書記成為“邵店姜”的形象代言人》分別在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所屬的“駐馬店網”和微信公眾號“駐馬店日報天天報”發布后,迅速被“今日頭條”“大河客戶端”等媒體轉發。
“這一段時間,來自山東、江蘇、浙江、廣東、云南及省內鄭州、洛陽、漯河、周口等地的電話非常多,電話都被打爆了。”宋發啟告訴記者。實在忙不過來,他就將村委委員周新志、種姜大戶張付等人的電話號碼轉告客戶,或將外地客戶的姓名、電話轉給周新志、張付等人,讓他們進行洽談對接。
洛陽市宜陽縣駐村第一書記程玉國在學習強國平臺看到報道后,立即給宋發啟打來電話,詢問有關情況,并表示自己有國外的朋友可以幫忙聯系訂單。
電話、微信訂單紛至沓來,為做到有序銷售、保證質量,宋發啟和村“兩委”干部經過研究,成立了生姜銷售協調服務小組。東旭種植專業合作社為姜農統一配備了50斤裝的塑料袋,村干部負責對每家即將出貨的小黃姜進行質量抽查,一袋50斤只能多不能少,有損傷的、凍壞的、霉點的,一律不能出售。
快遞大包小包往外發,貨車大車小車往外運。據了解,短短10多天時間,十里鋪村存放的40多萬斤小黃姜就銷售了20萬斤左右,每斤價格4元以上,比往年高出許多。
行情好,銷售旺。村民們數著錢,心里高興。他們紛紛表示,感謝駐村第一書記在網上幫忙推銷,感謝媒體的大力宣傳。再過一個多月,又到了種姜季節。如今,邵店姜的名氣越來越大,姜農對通過發展這一特色產業增收致富奔小康的信心更足了,勁頭也更大了。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3月6日全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支持幫助群眾擴大種植面積,加強技術指導,實施科學管理,提高黃姜質量,不斷做強群眾增收致富的產業支撐,讓全村群眾在全面建成小康路上走得更穩健、更扎實。”宋發啟說。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