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皇街道:“疫”路春來遲 綠化布局早
摘要:面對突如其來新冠肺炎疫情,東皇街道廣大干群不等不靠,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國土綠化,因時因地制宜開展國土綠化工作。目前,東皇街道已完成干港、陳寺港等13個坑塘溝渠的整治清理、環境治理、綠化美化工作,進一步改善了鄉村生態環境。
駐馬店網訊(記者 田瑞德 通訊員 賀志勇)3月6日,平輿縣紀委、監察委的志愿者們早早來到東皇街道小馮社區義務植樹點,大家佩戴口罩,揮鍬挖坑,鏟土培土,扶苗踩實,現場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再掀東皇國土綠化新高潮。

為落實平輿縣實施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建設森林平輿工作推進會會議精神,鞏固國土綠化成果,東皇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以改善城鄉人居環境為重點,堅定走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之路,大力實施鄉村綠化行動,持續推進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建設。
據該街道辦事處主任崔永勝介紹,東皇街道以平輿縣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契機,圍繞李莊社區華鼎裕豐農業生態園林產業、高營社區果發農業林果產業、大王寨社區芝麻小鎮國儲林項目、小馮社區、張廟社區農田林網綠化補植補種,大力發展林業新模式新業態,加快推進林業發展多元化、林產品品牌化、林業生產經營產業化,提升林業產出效益。

走近小馮社區,映入眼簾的是路旁一排排的法桐、一株株桂花、一簇簇紅葉女貞、一棵棵國槐,仿佛村在林中,路在綠中,人在景中。對此,小馮社區支部書記張現軍說:“街道根據我們各個社區的鄉村道路、村組道路和田間道路等路旁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開展路旁綠化,提高宜林地段綠化率。路旁綠化以落葉喬木為主,采用喬木列植或喬灌混植的方式。進村道路兩旁以喬木景觀樹種為主,配置一些小喬木、灌木、鄉土花卉等,形成結構合理、層次豐富、鄉土氣息濃厚的路旁綠化景觀。”
走進小陳社區,看到小游園紅綠相間的景觀綠化,蜿蜒曲折的健身步道,設施齊全的健身器材,讓人眼前一亮。小陳社區支部書記李夢禮說:“我們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活動,以社區為范圍,自然村為單元周圍開展村旁綠化,實現應綠盡綠。村旁綠化以種植大喬木樹種為主,適當配置中高喬木和灌木,建設環村林帶,形成‘村在綠中’的景觀效果。同時,把小游園改造融入到社區綠化中,充分滿足了居民的需求。”
來到李莊社區崔房莊,只見每戶居民庭院都進行了綠化美化,每戶大門口兩側均種植了桂花樹,安裝了綠化帶小柵欄小圍欄,實現了高標準綠化美化,村莊變綠了、變美了、變亮了、生態環境變好了。李莊社區支部書記崔新生說:“ 我們根據各自然村的實際情況,在房前屋后的宅旁綠化,突出身邊增綠,做到見縫插綠、拆危植綠、垂直掛綠、遍地植綠。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空閑地,實現應綠盡綠。以庭院經濟樹種和珍貴鄉土樹種為主,適度營建小尺度的綠化景觀,不留空地。”
站在小馮社區干港旁,看著志愿者們兩人一組、三人一伙,挖坑種樹,用實際行動助力國土綠化工作。東皇街道黨工委副書記閆天璞說:“東皇街道堅持以坑塘治理帶動鄉村人居環境改善,通過清理坑塘垃圾淤泥、疏浚進出水口、整修岸坡、綠化堤岸等行動,修復農村水生態環境。順應自然生態,科學合理的種植各類喬木和灌木,形成層次豐富的岸邊景觀,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面對突如其來新冠肺炎疫情,東皇街道廣大干群不等不靠,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國土綠化,因時因地制宜開展國土綠化工作。目前,東皇街道已完成干港、陳寺港等13個坑塘溝渠的整治清理、環境治理、綠化美化工作,進一步改善了鄉村生態環境。
東皇街道黨工委書記吳志說:“東皇街道國土綠化工作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努力優化城鄉人居環境,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堅持科學規劃、分類指導,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堅持嚴格保護、突出特色,注重鄉土味道,保護鄉情美景,突出農村特色和田園風貌。尤其是堅持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的投入機制,引導社會各界積極參與鄉村綠化,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打造生態和諧、產業發展、鄉風文明、生活富裕、各具特色的生態宜居鄉村。”
責任編輯:魏甜甜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