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崗“疫”線:最美的青春勇擔當
摘要:有一種青春,叫“‘疫’線綻放最美的青春”……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里,確山縣瓦崗鎮有這么一群80后、90后的青年,他們積極投身抗擊疫情的戰場,學著前輩的樣子勇往直前,用自己的“硬核力量”展現著青春擔當,散發著青春的光芒,他們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書寫無悔的青春詩行,他們用責任...
記者 張新義 通訊員 段陽東
有一種擔當,叫“由來巾幗甘心受,何必將軍是丈夫”;有一種責任,叫“我是個大男人,關鍵時候得頂天立地”;有一種約定,叫“俺媳婦說了,疫情不結束就別回來”;有一種90后,叫“只要有需要,我必沖鋒在前”;有一種青春,叫“‘疫’線綻放最美的青春”……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里,確山縣瓦崗鎮有這么一群80后、90后的青年,他們積極投身抗擊疫情的戰場,學著前輩的樣子勇往直前,用自己的“硬核力量”展現著青春擔當,散發著青春的光芒,他們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書寫無悔的青春詩行,他們用責任擔當為3萬瓦崗人民筑牢安全屏障。
在瓦崗鎮9名班子成員中,80后年輕干部就占了5個。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他們既要當好指揮員,又要沖到一線擔當戰斗員。
張莉:身先士卒咱帶頭干
“抗擊疫情保平安,奮戰瓦崗第一線——加油女兒!我為你們點贊!”收到爸爸張振倫發來的一條微信后,奮戰在防控一線的80后的張莉,頓時止不住流出了熱淚。
張莉是瓦崗鎮的黨委書記,也是有擔當的巾幗強人。為帶領全鎮干部群眾應對疫情,張莉整天守在鎮里,走進卡點、村莊,奮戰在疫情一線;因為日夜操勞導致血壓上升、頭痛、上火,但她始終身先士卒、沖在一線。作為一方父母官,她時刻堅持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
張丹:我是個大男人,關鍵時候得頂天立地
說這話的是年輕帥氣的瓦崗鎮鎮長張丹,是瓦崗鎮“全鎮上下一盤棋”的貫徹落實人,負責調度鋪排、督查指導村級層面的疫情防控工作。還有多少保障物資?還有多少醫療物品?各村卡點運行如何?這是他每天一睜開眼就要過一遍的問題。他負責利用手頭有限的各種保障物資,保護好全體戰斗員的安全健康,更要與張莉書記做好配合,守護好瓦崗一方水土的平安。
孫延安:干扶貧出來的,咱不怕累
孫延安,出生于1984年的他是瓦崗鎮副鎮長,分管著扶貧、衛生、社會服務等工作。2019年是確山縣脫貧摘帽的年頭,結束了一年的忙碌之后,他本以為春節在家可以好好陪陪家人。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他義無反顧地在大年初一就告別了家人,從脫貧戰場迅速轉戰疫情防控戰場。匯總各村人員排查情況,上報鎮黨委共同研判全鎮防控情況,是他義不容辭的責任。
田永芳:堅決守好瓦崗“西大門”
外號“女漢子”的她叫田永芳,溫柔的眼神里時刻透露一股韌勁兒。80后的她是鎮班子里除了黨委書記之外的又一個女同志。就在疫情暴發之前的12月,她還因為身體不適,輾轉于鄭州和確山之間求醫問藥。當她得知鎮主要領導準備把她安排在后方時,她倔強地回絕了。一個口罩、一副手套就是她的全部裝備,她帶領幾名鎮干部24小時鎮守瓦崗“西大門”,嚴格排查過往車輛、認真登記信息,她看起來不怎么寬厚的肩膀,在這場疫情里也撐起了半邊天。
莫瑋:俺媳婦說了,疫情不結束就別回來
到瓦崗鎮工作不到一年的莫瑋,是瓦崗鎮級卡點上的一名“老”手。他熟練認真而又規范的攔車檢查動作成了同事們效仿的榜樣,對過路群眾耐心勸返也都取得了卓著成效。從大年初二至今,他一直堅守在卡點,他“舍小家、為大家”無私奉獻的行為,正是瓦崗鎮全體防控一線工作人員的真實寫照。
孔子寧:守好“大本營”,我驕傲
上班不到一年的90后孔子寧,因為電腦操作熟練,工作認真細致,被安排在鎮防控指揮部做好大數據搜集工作。匯總全鎮15個村的排查信息、縣級交辦外地返鄉人員電話逐一撥打排查并登記、建立詳細精確的返鄉人員臺賬,每日向縣防疫指揮部報送鎮排查進度情況,這些每天枯燥而又重復的工作,讓他對各類數據爛熟于心,用真實有效的數據為全鎮做好防控工作提供支撐。
陳亞飛:只要有需要,我必沖鋒在前
他叫陳亞飛,90后的他已經是一名基層“老兵”了。疫情到來如排山倒海,他牽掛的除了自己所包的村之外,還有兩處特別的社區——瓦崗鎮易地扶貧搬遷社區幸福里和曙光苑。自初二返崗以來,他每天上午奔波于兩個社區,保障人員混雜的社區有序開展防控工作,下午他趕到所包村落實人員排查和卡點防控情況。每天夜里他加班加點整理全鎮抗疫稿件,及時傳播瓦崗抗疫正能量,同事們都稱贊他為瓦崗的“全才”。
李垚申:夜深人靜時,俺也想兩個小娃
90后李垚申,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這個春節,已經20多天沒有回家的她或許是一位“不孝順”的女兒、“不稱職”的妻子、“不合格”的母親,但她是一名合格的黨員和人民公仆。作為鎮黨建辦主任的她,配合鎮黨委在全鎮每個卡點成立了臨時黨支部,她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自己也日夜堅守在所包村的卡點上,鮮紅的黨旗飄揚在瓦崗鎮各個戰斗堡壘的上方。
張艷嬌:我的隔離期過了,快讓我返崗吧
她叫張艷嬌,80后的她迫不及待地撥通了鎮領導的電話要求返回一線。因為她的丈夫由湖北隨州返回家中,她嚴格按照要求居家隔離14天。隔離在家中,心系村里人。她每天都對所包村的防控情況進行電話了解和安排。隔離期一過,她就第一時間返回了工作崗位,疫情防控大喇叭宣傳中有她的聲音、卡點值班有她的身影、排查外地返鄉人員也有她的身影,她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巾幗決不讓須眉”。
青年有擔當,國家有力量。“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青年人堅強的身影。正是一個個像他們一樣的中華兒女,齊力匯聚起對抗疫情的鋼鐵長城。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