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社區護好城
摘要:姜守紀說。小區門口設有一條疫情防控“消毒通道”,凡是出入小區的人員都要從通道經過。泡騰片按比例稀釋成液體后,利用階梯狀擺放的6臺加濕器進行噴灑,再把腳下的紅地毯用消毒液浸泡,這就構成了消毒通道的主要部分。

對進出小區的人員進行認真檢查、登記。

宣傳疫情防控知識。
□全媒體記者 付建強 鄧思婕 見習記者 楊森文/圖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役中,除了奮戰在一線的醫務人員,還有更多可愛的人始終在堅守。他們平凡而忙碌的身影、不厭其煩的叮嚀,讓居民們感受到溫暖。他們就是社區基層工作者,社區疫情防控的“守門人”。
“辦公室就是我的家”
“喂!您好,我是社區的工作人員,要去您家做些疫情登記、宣傳的工作,聽見敲門請戴好口罩……天中第一城西苑小區出現第一例疑似病例后,負責該小區疫情防控的金山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姜守紀一天也沒有閑下來,時刻關注著小區住戶家庭人員情況。
天中第一城西苑小區有1861戶8000余人,目前居住人口為6000人。
從大年初二開始,姜守紀帶領社區工作人員、小區保安,分成18個組,開展全面摸排,確保不漏一棟、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小區一共36棟樓,108個單元,我們直到大年初三晚上12點多才全部摸排完畢,讓返鄉人員時刻關注自己身體情況。”姜守紀說,“我們一共排查出湖北返鄉人員18人,其中武漢返鄉的14人,這里面包括6名學生、3名農民工,還有9名其他人員,這些人員全部建立檔案。”
大年初四那天,小區一名返鄉男子出現發熱癥狀,姜守紀第一時間聯系120救護車輛,將人員送往醫院,第二天該男子被確診為新冠肺炎。
一人出現病情,全樓都要封閉。如何最大程度避免疫情傳播?怎么消除群眾恐慌情緒?被隔離家庭生活問題如何解決?一連串的問題讓人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
臨時黨支部第一時間做出決定:除隔離湖北返鄉家庭外,拉出警戒線,對確診男子所在單元進行隔離;對整個小區進行每天兩次的整體消殺;對于隔離的住戶,社區免費發放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以及酒精、消毒液、垃圾袋等用品,隔離家庭生活垃圾噴灑酒精后裝袋統一回收……
“今天體溫咋樣?正常不?”姜守紀的手機一刻不停,詢問被隔離人員的身體情況;也有居民通過微信主動發來體溫信息“你好,我今天體溫36.7℃……”對話記錄里,姜守紀回復最多的是:“收到,堅持就是勝利!”
這句話是對居民說的,也是姜守紀對自己說的,因為疫情防控需要沖在一線,他從大年初一開始就住在單位,“大家都有家人,但關鍵時刻,我們肯定得頂上,也必須頂得上!”姜守紀說。
姜守紀今年50多歲了,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為了不影響家人,他進駐小區進行疫情防控后,十幾天沒有回過家。“辦事處的辦公室就是我的家,早上在辦事處吃點東西,夜晚工作到十一二點就回到辦公室,躺在沙發上睡,也習慣了。”姜守紀臉上帶著笑容。
與姜守紀一同值守的還有衛生服務中心的涂艷霞、翟莊社區的書記翟鵬,還有網格員、城管執法隊員等,“天天朝夕相處,但誰都不知道彼此長啥樣,等疫情結束了,大家摘掉口罩一定要照張相留個影。”姜守紀說。
業主送上“愛心夜宵”
早上7點,金河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胡會霞和另外兩名社區網格員,就站到了建業森林半島小區門口。登記表、測溫槍、出入卡一一準備齊全,精心制作的七八個防疫宣傳版面在她身后一字排開。
胡會霞負責小區的防疫宣傳、督導、排查、登記、攔截、勸返等工作。“嚴格做好小區人員、車輛的出入登記,對于社區防控工作,一刻也不能掉以輕心!”胡會霞說。
對小區進行全面消殺是胡會霞監督的重點。小區每天要用84消毒液消殺兩次,樓道單元門和電梯內等重點防控區域,則是全天24小時不間斷地消殺。為了減輕業主壓力,消毒液全部向業主們免費贈送,徹底做到疫情防控無死角。
小區門口設有一條疫情防控“消毒通道”,凡是出入小區的人員都要從通道經過。據小區經理楊敏介紹,這條消毒通道,是她在抖音上看到類似的后,突發奇想設計的。
胡會霞、楊敏她們仔細咨詢了一名醫生業主,按照醫生的建議,買來了艾條、消毒劑泡騰片、加濕器、地毯。艾條一邊三個共六個。泡騰片按比例稀釋成液體后,利用階梯狀擺放的6臺加濕器進行噴灑,再把腳下的紅地毯用消毒液浸泡,這就構成了消毒通道的主要部分。然后在外面搭一層活動板,再裝上門簾和標志牌,一條充滿創意的消毒通道就完成了。
消毒通道一投入使用,就讓業主們感動不已。金河街道辦事處和物業公司的傾力守護,不僅是居民生命安全的防線,還是疏導、緩解居民心理壓力。“2月9日剛使用,鵬宇小區、建業十八城小區都來我們這里學習。”楊敏自豪地說。
小區的業主,非常理解和配合工作人員的工作。業主們看著網格員實在辛苦,有的要堅守到夜里十一二點,天寒地凍,還餓著肚子,就自發組織了捐贈活動,集體捐贈了方便面、火腿腸、飲料、水果,想給網格員多準備一份簡易的“愛心夜宵”。小區全體人員,在疫情面前,更是親如一家,不分彼此,共同抗擊病毒,心懷美好和向往。
“防疫工作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斗,再難再累也要盡職盡責。守護居民,就是我們社區工作人員的本職工作。”胡會霞說。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