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青年女醫生的戰“疫”記錄
摘要:王付啟是我院急診科主任,他臨危受命在承擔急診科(包括普通急診和急診重癥)繁重工作的同時,兼顧發熱病房的日常管理和協調工作。深處一線的同事都把危險置之度外,每名護士都盡心盡責,她們也是從臨床一線選調過來的,田夢、胡文佳、何依蕾、陳莉敏、郭炫利、史俊平、賀亞琳,姐妹們都很優秀。

趙敏在病房和患者溝通。 通訊員李亞攝
我叫趙敏,共產黨員,碩士研究生畢業,是駐馬店市中醫院一名普通青年女醫生,目前在發熱病房疫情防控第一線。
1月22日,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時,我們醫院各臨床科室的醫護人員都踴躍報名,積極要求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線。作為一名黨員,關鍵時候絕不退縮,必須沖在前面,聽說醫院要成立援鄂醫療預備隊,我第一時間請戰。1月28日,醫院防控疫情指揮領導小組按照上級部門要求,迅速從各臨床一線選調了一批業務骨干,組建了發熱病房,專門收治經發熱門診初篩后需要住院隔離觀察的患者。醫務科正式通知我和急診科的王付啟、劉萬磊、重癥監護室的路光明、腦病一科的趙平麗5位醫生一起負責發熱留觀病人的診療工作,這也意味著我們要真正沖到疫情防控第一線,沒有人畏難,反而有些自豪和興奮……
發熱病房成立后,醫院專家組的各位病區主任、專家積極為我們提供技術后援:“專業上有啥問題,24小時隨時聯系,需要會診的話隨喊隨到。”院領導、醫務科、護理部、感控辦多次到我們病房指導工作:“有啥困難和要求盡管提出來,醫院就是你們的堅強后盾。”父母和家人安慰我們:“家里的事不用擔心,安心工作,我們支持你。”很多同事、朋友打電話或發微信鼓勵我們,大家的幫助給予了我們極大的勇氣和堅定的信心。
王付啟是我院急診科主任,他臨危受命在承擔急診科(包括普通急診和急診重癥)繁重工作的同時,兼顧發熱病房的日常管理和協調工作。我們在王付啟還有肺病科主任劉中友的帶領下,不斷學習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及診療知識。我已記不清王主任多少天沒有回過家了,到處都是他忙碌的身影。
住進發熱病房的患者由于沒有家屬陪護,不僅要忍受病痛的折磨,還要經受心理上的煎熬。我們病房全體醫護人員在進行正常治療護理工作的同時,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疏導,真正做到視病人如親人。待病人病情穩定后轉入相關科室進一步治療,避免給病人及其家屬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深處一線的同事都把危險置之度外,每名護士都盡心盡責,她們也是從臨床一線選調過來的,田夢、胡文佳、何依蕾、陳莉敏、郭炫利、史俊平、賀亞琳,姐妹們都很優秀。俗話說:“三分治療、七分護理”。發熱留觀病人的日常護理尤為重要,比如日常查房和護理,取各種體液和血液標本,病人時常發燒、流鼻涕、打噴嚏,對醫護人員來說都是有風險的,但大家都很淡定。
在治療過程中,我們始終堅持中西醫并重,著重突出中醫藥特色,發揮中醫藥優勢。每位病人的治療方案,大家都會結合中醫名家的經典經方展開討論、不斷推敲,根據患者每天不同的癥狀以及舌苔脈象開具相應的湯藥,取得了顯著療效。
現在,每當患者癥狀得到緩解,各項指標逐漸恢復正常結束留觀,平安走出發熱病房時,我們全體醫護人員就是最開心的時刻。看到他們出院時感激的表情,讓我們充滿了繼續戰斗的動力。
工作之余,我嘗試著用文字把這些難忘的經歷記錄下來。這將是我人生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立春來,寒日遠。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我堅信,在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一定能打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記者王偉通訊員李亞整理)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