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遠的年味
◇劉韜
進入臘月,日子的確是不經過的,一眨眼就到了農歷的年末。一盞盞紅燈籠掛上了家家戶戶門楣,各式花樣的剪紙把門窗裝扮得喜慶而熱鬧。這些屬于年的符號宛如調酒師的魔棒,讓我內心深藏的年味如老酒悠遠飄散。
過了臘八就是年。鄉下的年味,從喝完臘八粥開始,接下來每一天的日子都是忙碌而歡快的。池塘里的魚開始捕撈上網了,打粉條、磨豆腐的都架起了熱氣騰騰的大鍋,殺年豬的攤位前也是聚滿了男女老少。盡管是數九寒天,但在每個人的心里,過年的日子都是色彩斑斕,無不散發著溫馨甜美的香味兒。
臘月里的鄉村集市,是醞釀年味最為醇厚的場合。天剛蒙蒙亮,人們都起得很早,呼鄰居引伙伴,生怕哪一個漏掉屬于這個聚會一樣的年集。一直持續到日暮黃昏,集市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放了寒假的孩子們可找到了一個撒歡兒的地方,除了要一些玩具、小人書外,總少不了買回一兜兜摔炮、小禮花。父母平時省吃儉用,只有到了這個全民喜慶的日子才舍得花錢,讓孩子們在滿足愿望的同時,感受濃濃年味的巨大恩賜。
最令人歡欣的場面,要數過油、燉肉的日子。臘月十七前后,父親開始把置辦的年貨一件件地擺放開來,院里懸掛著宰殺腌制好的雞、鴨、魚,廚房也整理得整潔有序,各色蔬菜陳列其中。灶膛里的劈柴吐著熊熊火苗,在母親的精心調制下,一股股鮮潤香醇的肉香味兒從熱氣氤氳的地鍋里涌流出來,隨著裊裊向上的炊煙在小院四周飄散開來。
“二十八貼窗花,二十九貼門口”,臨近年底,年的味道越來越濃,村莊的角角落落都蕩漾著新年的笑意。用嶄新的年畫裝飾堂屋斑駁的墻面,用喜慶的大紅春聯點綴門楣,用傳統的剪紙窗花點綴素雅的窗欞,這種傳承千年的過年習俗,無論是家境殷實還是窘迫,人們都會想方設法竭盡全力裝點自己的生活。因為在鄉親們的心中,只有把自己最為愉悅的一面呈現給大家,才有了幸福一整年最好的兆頭。
大年三十那天,天剛擦黑,父親就在堂屋的條幾上點亮紅紅的蠟燭,擺上幾盤精心挑選的食品,虔誠地為全家人祈福。傍晚的時候,鞭炮聲此起彼伏,絲絲縷縷的火藥味兒彌漫在村莊上空。此時,我喜歡站在母親身邊,看她將包好的餃子下到沸水翻滾的鍋里。一縷縷盤旋升騰的蒸汽、一盤盤蘸了老醋的餃子,還有母親那凍得通紅的手,讓我浮想聯翩。一年來一家人生活里的苦辣酸甜,仿佛只有在這個時刻,才有更深更遠的體會。
聽母親說,除夕夜洗腳可以洗掉一年的霉運和災氣,新的一年會添福增壽吉祥平安。年夜飯后,勞累了十來天的母親總不忘燒上一鍋熱水,看著一家人逐個用熱水洗洗腳。待我們將要入睡時,母親照例會打開她那包裹幾層的荷包,拿出幾張嶄新的鈔票壓在我和弟弟的枕頭下。母親常說,不論大人還是小孩,除夕里口袋里都應該有錢,這樣一年到頭才不會缺錢花,一家人的日子才會過得和和美美。如今想來,母親用自己慈愛的心孕育的年味真讓我感懷至深。
大年初一,無論男女老少都沉浸在濃郁的年味里。子夜過后,沉寂的村莊里開始熱鬧起來,禮花和鞭炮聲接連不斷。一家家宛如爭彩頭一般,有時我們還剛剛吃上早飯,拜年的人們三五成群地就趕來了。村子的街巷里,大人小孩個個喜在臉上,都是穿戴一新走出家門,先拜望村里的老人,再逐家串門問候。讓人們最為嘆服的是,這傳統的儀式讓人忘記了不快,消除了隔閡,促進了和諧。
不知不覺中,飛駛的年輪悄然轉過四季。站在城市的街頭,想起了老家那空蕩許久的院落,想起了除夕夜給我壓歲錢的爺爺,想起了縈繞在村莊空氣里的棗花饅頭的香味兒……這些記憶中的年味,讓我心馳神往,永世難忘。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