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藏在山水之間的古村落
摘要:寺院拆毀后,不知是誰又把寺里的大金鐘扔進了村后的棠溪湖水里,后來村民綁著韁繩用幾匹騾馬也沒有把它拉出來,至今仍長眠在湖水里。在三道崖有個磨臍子山,山的北坡有個狼洞,可鋪床,能容納三五人休息,山民舊稱蠶官屋,再往下有養蠶娘娘廟,是官府管理桑蠶的場所,村民們說,這個廟就叫嫘祖廟。
山明水秀古村落。
◇張富存文/圖
伏牛山上行色匆匆,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也許是走得渴了,也許是走得累了,忽然看見這里湖光山色、落英繽紛,就停了下來,在這里駐足、歇息。先民們看到這里山青水碧、鳥語花香、澄碧空明,也在這里安營扎寨、稼穡五谷、繁衍生息。
于是,在伏牛山麓、在棠溪之濱,一個崛起的古村落就出落成了與山對話、與水為鄰的寵兒——它就是李孟銀。
驅車從西平縣城出發,沿著345國道漫道而行,大約一個小時的車程就到了文化重鎮——出山鎮。在出山鎮稍微停留,隨便找個掛有“老字號”的小店坐下,來一碟山野菜,或者來一盤剛出鍋的用棠溪湖水做出來的鮮嫩熱豆腐;如果還不夠味,那就再抿一口素有天下美酒之稱的“棠溪美酒一口悶”。大約向南再走20里的山路,我們此行的目的地李孟銀村就到了。
車子在山道上蜿蜒著,我們的心也跟著車子搖蕩著。看著眼前不住變幻的山色美景,自然會讓這些長期生活在城里的幾個縣作協的同仁吃驚不小,他們大睜著眼睛恨不得一下子把整個山色都吞進肚子里去。
上午10時,我們到達了李孟銀村。剛一下車,大家就被眼前小村的景色驚呆了:南面山色翠綠,巍巍峨峨;北邊靜湖幽幽,群鳥飛翔;四面綠竹環翠,古樹參差。定睛看時,瓊樓深處,一堵用樸拙的方磚壘砌成的粉墻迎面而來。霎時,李孟銀這個婷婷裊裊的古樸村落就站在我們面前了,熱情好客的村民給我們介紹起了古村的前世與今生……
因村委會建制在李孟銀自然村,所以就稱李孟銀村委了。全村包括李孟銀、龍門溝、長嶺、趙莊、李好莊、月田共6個自然村,8個村民小組,410戶1480口人,南靠跑馬嶺、北臨棠溪湖,總面積7.5平方公里。說到李孟銀這個自然村的來歷,這里面也有一個小故事。很久以前,這里住著一戶李姓人家,戶主叫李毛寅,后來人住多了就成了村落,人們就把村落的名字以始祖的名字命名——李毛寅村,后人就隨了它的諧音改成李孟銀村了。
我們首先去一個大家都最惦念的地方,就是那個讓世人傾慕的我國保存最為完整的戰國時期韓國的冶鐵遺址。遺址就坐落在趙莊的西面距村莊200多米的坡地上,遠遠望去像是一個巨大的陵墓,隱藏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一個突出地面像是灶爐模樣的東西被人們用1米多高的不銹鋼管攔著,這就是那座至今保存完好的冶爐遺址。殘存下來的爐灶高度有1米左右,灶口徑度有1.5米上下,通紅的爐體經過2000多年的風雨,被一層一層時光的風塵慢慢剝落掉歲月的鉛華,掩埋在時光的風塵里。
這片遺址占地62畝,是目前我國僅存的戰國時期三大冶鐵遺址之一。前些年,這里還是種的莊稼,每到村民們耕作時,常常會見到一些銹跡斑斑的東西,用腳一踢都是些鐵渣、爐壁、礦石、陶片。這些隱匿在時光深處的密碼,便是那段輝煌最有力的見證。為了保護遺址,2012年國家還撥了???,蓋了8間房子,并派專人專管,像是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著那段歷史。就在遺址的一角,豎著一個大牌子,幾行大字異常醒目: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酒店冶鐵遺址。需要說明的是,當時李孟銀村原屬酒店鄉,后來酒店鄉又合并歸出山鎮。
據現代科學考證,這里的山石鐵質儲備極高,是冶煉鋼鐵的好材料,直至現在,國家仍然把國內一流的大型軋鋼廠設在比鄰的舞鋼市,或許里面也有這個原因。再者,這里的棠溪湖水清澈甘醇,一些珍貴稀有的礦質元素含量豐富,用之釀酒,“棠溪酒”香飄十里,名揚天下;用之淬火鑄劍,寶劍鋒利無比,歷史上有名的“干將莫邪”就出于此?!秴窃酱呵铩酚涊d:“棠溪在西平,水淬刀劍,特鋒利,為干將莫邪所從出,亦名川也。”說的就是這里。
再說說這里的金鐘寺吧。金鐘寺原址就位于趙莊村東600米處。據村里會計和幾個年齡大一些的村民回憶,原來寺院很大,占地有五六畝地的樣子,起于隋唐,寺內古樹參天,蓊蓊郁郁,常有信男善女成群結隊來此祈福,以求平安。直到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趕上“破四舊、立四新”那陣子,寺院才被拆毀。寺院拆毀后,不知是誰又把寺里的大金鐘扔進了村后的棠溪湖水里,后來村民綁著韁繩用幾匹騾馬也沒有把它拉出來,至今仍長眠在湖水里。我們站在湖邊,似乎還能聽到隱隱的鐘聲穿越時空飄來,依然是那么激越悠長,蒼涼邈遠。
那棵大梨樹,也不能不提。大梨樹就長在龍門溝自然村附近,高五丈許,合抱粗,走近看時,雖然經過300多年時光的剝蝕,樹干的一側已經枯竭,但它仍然以盎然的綠意呵護著這片生養它的土地,風采不減當年。
就在南面的跑馬嶺上,有個風光秀麗的好去處叫三道崖。在三道崖有個磨臍子山,山的北坡有個狼洞,可鋪床,能容納三五人休息,山民舊稱蠶官屋,再往下有養蠶娘娘廟,是官府管理桑蠶的場所,村民們說,這個廟就叫嫘祖廟。嫘祖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黃帝的正妃嫘祖娘娘,她家就居住在如今的嫘祖鎮董橋村。你想,董橋村離這里不過30多里路,說嫘祖娘娘在這里曾采桑養蠶不算牽強吧。
還有很多傳說,比如“海眼”的傳說、“李好墓”的傳說等,也都生動引人。雖然時過境遷,但這些記憶的碎片仍然像是美麗的小浪花,閃爍在歷史的長河里。
李孟銀村還是大別山革命老區之一,也是黃霖創建的新四軍獨立師根據地所在地。早在1939年就成立了中國共產黨趙莊村黨支部,1945年,河南挺進兵團副司令員于堯龍也曾在龍門溝村開創新四軍新兵訓練基地,很多優秀青年就是從這里走向革命道路的。如今,被人們廣為流傳的“九頭崖阻擊戰”就發生于此。1945年2月6日,黃霖親率新四軍獨立師1000余人,在當地黨組織和廣大革命群眾的配合下,于李孟銀村周圍的缸窯坡、九頭崖、秤錘溝一帶,圍殲了皇協軍獨立游擊大隊史聘侯部300余人。次日,不甘心失敗的日偽軍再次向老君堂發起攻擊,經過激戰,日偽軍不得不丟下30多具尸體狼狽逃竄。
智慧而勇敢的李孟銀人在新時代號角的召喚下,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正開足馬力把自己的家鄉一步一步打扮得更加美麗富饒。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