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鍋飯
摘要:這群干最累農活、受生活折磨最重、活在社會最底層的農民,心中依然不乏樂觀——吃飽喝足后,他們便迫不及待地點燃用最劣質煙葉卷成的、大拇指頭般粗的“喇叭頭”,噴云吐霧、相互取笑、開起粗俗的玩笑來,工地上不時爆發出粗獷的笑聲······ 不大一會兒,上工的號子就響了起來,這群勞力...
□史建華
這里所說的大鍋飯,不是比喻平均主義的“大鍋飯”,而是真實的大鍋飯。
經歷過上世紀大集體年代的人,都會對勞動會戰時那熱火朝天的壯觀場面記憶猶新,也會對工地上熱氣騰騰的大鍋飯回味悠長。
在上世紀的大集體時代,“社會主義好,人多力量大”是常掛在人們嘴邊引以為豪的口號。的確如此,為了充分發揮社會主義人多力量大的優勢,每年冬、春農閑季節,公社、大隊常常會組織大型勞動,修大壩、挖水渠、鋪公路、植樹造林、平整土地,工程規模宏大,上陣社員眾多。
熱火朝天的工地上,歌聲嘹亮,彩旗飄揚,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社員,你追我趕、士氣高昂,那陣勢不亞于當年的人民戰爭。“斗得高山低了頭,斗得河水讓了路”,可以想象,老人家“敢教日月換新天”的“人定勝天”精神是多么豪邁。
這樣大規模的會戰,往往離不開大鍋飯。為了搶工期、爭進度、得先進,很多生產隊要組織幾個精干的婦女,專為上工的勞力做飯,好讓他們吃飽、吃好、多干活。
你千萬別以為做大鍋飯是一項簡單的粗活,其實,這可是一項既費力又費神的活,還有一定的技術含量。一是要供應幾十口子干了半天重活、已餓得像狼掏一樣的勞力吃飽肚子,做少了可不行;二是蒸出的好面饃是否筋道,大米飯是否軟硬適中,熬出的菜湯是否咸淡可口,這可是要當場接受眾多食客評判的。當然,大多數時候,早已餓得肚子咕咕叫的社員,一看到平日里很少見到的好面饃、大米飯,還有肉片湯,立馬就狼吞虎咽起來,哪還有心思去品嘗飯菜、挑肥揀瘦呀?
日頭早已過午,歇工的號子才遲遲響起。早已又累又餓的一群漢子,來不及洗手擦臉,就一窩蜂似的涌到大鍋旁,一手抓起磚頭大的好面饃,一手端著一大海碗肉片湯,就地癱坐在地上,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不大一會兒,一大堆大白饃和一大鍋飄滿肥肉片子的菜湯,便被這群勞力風掃殘云般吃了個精光。
這群干最累農活、受生活折磨最重、活在社會最底層的農民,心中依然不乏樂觀——吃飽喝足后,他們便迫不及待地點燃用最劣質煙葉卷成的、大拇指頭般粗的“喇叭頭”,噴云吐霧、相互取笑、開起粗俗的玩笑來,工地上不時爆發出粗獷的笑聲······
不大一會兒,上工的號子就響了起來,這群勞力便個個精神十足地奔向火熱的勞動工地。
記的當年我們村里有位婦女隊長,40多歲,長得五大三粗,皮膚又黑,綽號“女老包”。她性格豪爽、作風潑辣,很有組織能力,常常負責勞動工地的伙食。她領著婦女做出的大鍋飯既好吃、又實惠,遠近聞名。有幾次,工地指揮部的幾位公社領導慕名前來品嘗,吃后贊不絕口。因為這,她被公社點名并被推薦到縣里參加勞模表彰大會,還有幸和縣長握手、照相。
“女老包”開會回家后,高興得逢人便講縣長長得多好看、臉有多白、手有多軟乎……為此,她還和小心眼的丈夫鬧起了矛盾。后來,“女老包”吃公家飯的娘家哥出面,把她訓斥了一頓才算罷休。一直到今天,早已成了老太婆的“女老包”,仍不時被鄉親們拿這件事揶揄取笑。
在那個特殊年代,人們改造大自然的力量確實令人驚嘆。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