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詩的四種平仄結構形式 ——從徐夤回文詩說開去
耿瑞
近日,深讀唐代詩人徐夤《江天曉日》(筆者命名)回文詩,感覺作者不僅用回環往復的筆法給讀者展現了福州江海相連、空天曉日、山寺漁帆的美好景象,還為我們學習研究格律詩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請看回文詩:
潮隨暗浪雪山傾,遠浦漁舟釣月明。
橋對寺門松徑小,檻當泉眼石波清。
迢迢綠樹江天曉,靄靄紅霞海日晴。
遙望四山云接水,碧峰千點數帆輕。
其詩倒過來讀如下:
輕帆數點千峰碧,水接云山四望遙。
晴日海霞紅靄靄,曉天江樹綠迢迢。
清波石眼泉當檻,小徑松門寺對橋。
明月釣舟漁浦遠,傾山雪浪暗隨潮。
這首回文詩主要有四個特點。一是物象多。潮、橋、云、天、山、水、帆、檻、浪、雪、遠浦、漁舟、明月、釣客、寺門、松徑、泉眼、石波、綠樹、江面、海日、紅霞、碧峰等二十多個景物。二是意境美。浪潮如雪山傾倒,明月下遠浦漁翁垂釣,小橋流水,曲徑通幽,松蔭寺門,檻外清泉,激石跳波,江天初曉,綠樹隱隱,海日初出,紅霞燦爛,四山環抱,碧峰卓卓,云水相接,帆船點點。好一派寺浦釣月,江山曉日景象。有動有靜,有點有面,有高有低,有大有小,有遠有近,有多有少,明暗、紅綠、藍白色彩明麗,意境開闊,韻味無窮。可以說,每一句詩都是一幅美麗的山水畫。三是對仗工整。“橋對寺門松徑小,檻當泉眼石波清”和“迢迢綠樹江天曉,靄靄紅霞海日晴”。頷聯名詞“橋”對“檻”、“寺門”對“泉眼”、“松徑”對“石波”,動(副、介)詞“對”對“當”,形容詞“小”對“清”。頸聯名詞“綠樹”對“紅霞”、“江天”對“海日”,形容詞“迢迢”對“靄靄”、動詞“曉”對“晴”。四是倒著念也是原景原意的詩,也同樣具有前邊說的特點。
除回文詩外,還可調整詩句組成另外兩首詩。我們將原詩標序為第一首,將回文詩標序為第二首,調配的詩即第三首、第四首。請看筆者調配的第三首:
明月釣舟漁浦遠,傾山雪浪暗隨潮。
清波石眼泉當檻,小徑松門寺對橋。
晴日海霞紅靄靄,曉天江樹綠迢迢。
輕帆數點千峰碧,水接云山四望遙。
請看筆者調配的第四首:
遠浦漁舟釣月明,碧峰千點數帆輕。
迢迢綠樹江天曉,靄靄紅霞海日晴。
橋對寺門松徑小,檻當泉眼石波清。
遙望四山云接水,潮隨暗浪雪山傾。
欣賞之余,我們會發現這四種形式可以代表七律詩的四種平仄結構形式。筆者分析研討如下:
我們將七律的首句平仄結構形式作為七律詩的一種形式,那么回文詩第一首的首句“潮隨暗浪雪山傾”,平仄結構形式為平平仄仄仄平平,即平起押韻(平聲)式。平用字母P代替,仄用字母Z代替,此式可標為PPZZZPP,即PP式。這里第一個P代表首句的第二個字的平聲字(一般律詩句“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首句的第一個字是平是仄可以不論。第二字該平必平,該仄必仄),第二個P代表句尾平聲字。
七律詩確定了第一句的平仄結構形式,第二句就好辦了:與上句對(反)。此式上句為PPZZZPP,下句對(反)則應為ZZPPPZZ。但第一首詩的第二句“遠浦漁舟釣月明”則為ZZPPZZP,這是為何?因為偶句必押韻(除首句押韻外,其他奇句是不押韻的),這個下句尾字必須用P(平聲字),調后這個句的平仄結構變成了ZZPPPZP,在律詩里,每句的后三字平仄是比較嚴格的,不允許出現PZP(“孤仄”,兩平夾一仄)。為此倒數第三個字也要用Z(仄聲字)。調平仄后首聯比較如下:
PPZZZPP(平平仄仄仄平平)(首句)
ZZPPZZP(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二句)
第二句定了后,那么第三句(奇句)就要與上聯的偶句相粘(相同)了,即平仄結構與上聯的下句同。如果這樣粘的話,第三句的平仄結構就是ZZPPZZP。但奇句尾字必須用仄聲字,進而這個結構的尾字P就必須換成Z了,即后三字為ZZZ。這樣就出現了結構的“三仄尾”ZZPPZZZ。律詩“三仄尾”是大忌。那么這就需要將后三字調平仄了。如將倒數第二個字調為平聲字即ZZPPZPZ,又會出現律詩的另一大忌“孤平”(兩仄夾一平ZPZ)。這就要在倒數第三個字上調平仄了,即將Z調為P,調平仄后該句式為ZZPPPZZ,符合了律句要求。該詩的第三句“橋對寺門松徑小”用平仄代表字母PZ標出就是PZZPPZZ,按“一三五不論”說,它屬于ZZPPPZZ的變格,也是符合上述格律要求的。從這句平仄結構來看,前四字平仄結構與上句同,與尾三字平仄結構相反。再比較一下可見,奇句(一聯中的上句)與上聯的下句是前粘后不粘的關系:
ZZPPZZP(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二句)
ZZPPPZZ(仄仄平平平仄仄)(第三句)
那么第四句的結構即頷聯(第二聯)的下句或叫對聯(下聯,又叫對句),當然也是與上聯(上句,又叫出句)平仄結構相對了,即PPZZZPP。此式的第三句、第四句(頷聯)的平仄結構對比如下:
ZZPPPZZ(仄仄平平平仄仄)(第三句)
PPZZZPP(平平仄仄仄平平)(第四句)
而該詩的第四句“檻當泉眼石波清”,用PZ標出則為ZPPZZPP,與標準式PPZZZPP不同在首字和第三字的平仄上,按“一三五不論”說,這也符合要求。
七律的第五句、第六句、第七句、第八句以此類推,再遵循起承轉合與對仗要求去寫,一首七律詩也就創作出來了。
從第二首回文詩的第二個平仄結構形式(首句“輕帆數點千峰碧”)看,則為PZ式(首句平起不押韻式),即PPZZPPZ。以下各句的平仄結構,按照以上方法一樣可以推演出來,這是律詩的第二種形式。
第三首詩則為七律的第三種形式ZZ式(首句仄起不押韻式)即ZZPPPZZ(首句“明月釣舟漁浦遠”,“明”與“釣”按“一三五不論”對待)。以下各句平仄結構按照上述方法依此類推。
第四首詩則為七律的第四種形式ZP式(首句仄起押韻式)即ZZPPZZP(首句“遠浦漁舟釣月明”)。以下各句平仄句式按照上面所說照推就是了。
總結以上七言律詩的四種平仄結構形式分別是PP式、PZ式、ZZ式、ZP式。五言律詩也是如此。絕句是八句律詩的前四句或后四句,或叫上片(闕)下片(闕)。學寫律詩就這么簡單,人人可學,一學就會。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