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報》助我在文學路上展翅飛翔
摘要:此后,我經常向《天中晚報》投稿,在《天中晚報》的幫助和鞭策下,無論生活多么的困苦、工作多么的不順,仍筆耕不輟,用一支筆記錄著自己的苦痛悲歡,并不斷地向外投稿、發表,迄今已發表小說、散文、詩歌、文學評論等共計80余萬字。
□齊云軻
初識《天中晚報》是在2005年那個宜人的初秋。離開老家,懷著一個單純而又遠大的夢想來到駐馬店求學,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中文系辦公室發現了這份很有意趣的報紙。很快,報紙里豐富多彩的內容吸引了我,而我最愛讀的是里面的副刊。副刊里發表的作品,短小耐讀,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
那之后,一有機會我就到中文系辦公室或學院報刊閱覽室去尋這份報紙讀,讀得最多、最認真的還是副刊。從開始讀時起,我就在心里默默又堅定地立下一個志向:我得在這張報紙上發表作品,逐漸實現我從初中時就樹立的文學夢想。于是,我便一邊如饑似渴地讀著報紙副刊和文學書籍,一邊偷偷地用稍顯稚嫩的筆觸寫著自認為是小作文的東西。半個學期下來,就寫了20多篇,挑揀出自以為還不錯的幾篇進行認真、反復的修改。改后,按照老師在課堂上講的那樣,放在課桌下面壓著,十天半月后拿出來再修改。每篇小作品經過一兩個月的反復修訂,認為可以了,我就工工整整地謄抄一遍,到郵局去寄。
作品寄出后,心里就涌動著無限的期待,盡管也明白發表的可能性不大,但我還是天天去看報紙,看看有沒有自己的東西。就這樣一邊焦急而又耐心地等著、盼著,一邊又不停地寫著、投著。過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直至快畢業了,也沒見自己的作品發表。心里雖有些失落,但也未完全失去信心,反思后認為自己的寫作能力還是有待提高,就轉移了不停寫作的方向,開始以讀書為主,為自己充電。于是,寫作不再強求篇數,更加注重作品的思想性和可讀性。
經過不斷的努力成長,2011年的正月十六,我的一篇散文《又到離家時》終于發表在了《天中晚報》上。這是我在報紙上公開發表的第一篇作品,所以記憶深刻。這篇文章是在這年正月初九我離開新蔡老家到汝南打拼后,夜里思鄉心切難以入眠時起床寫的,字里行間流淌著親人間難以割舍的溫情和依戀。也許正是因為有真情實感,所以被編輯老師選中,在投稿短短一周后就發表了。首次見到自己的文字變成鉛字躍然紙上,我內心的激動和歡喜是難以言表的,仿若看到一盞文學的燈燭在前方閃爍,給我以無限的希冀和暖意。
此后,我經常向《天中晚報》投稿,在《天中晚報》的幫助和鞭策下,無論生活多么的困苦、工作多么的不順,仍筆耕不輟,用一支筆記錄著自己的苦痛悲歡,并不斷地向外投稿、發表,迄今已發表小說、散文、詩歌、文學評論等共計80余萬字。我也得以由文學愛好者順利加入了省作協和中國散文學會,文學之路愈發寬廣。
責任編輯:XMX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