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踏實實落實足改方案,老老實實遵循足球規律
摘要:陳戌源8月當選足協主席時提出的“踏踏實實落實足改方案,老老實實遵循足球規律”,被認為是這次會議的主旨。
新華社北京12月25日電(記者馬邦杰 公兵 肖世堯)25日,中國足協在京舉行“2020賽季中國足球協會職業聯賽政策說明會”(以下簡稱“說明會”)。參加說明會的有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秘書長劉奕和中超俱樂部投資人或投資人代表。會議發布系列政策與措施,涉及俱樂部財務管理、后備人才培養、外籍球員引進與使用、職業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等,并提出“學習國際先進經驗,向亞洲近鄰日韓看齊”。
陳戌源8月當選足協主席時提出的“踏踏實實落實足改方案,老老實實遵循足球規律”,被認為是這次會議的主旨。
“四大帽”保障俱樂部、聯賽財務健康
說明會重申新賽季將嚴格執行“四大帽”政策,即對俱樂部的總支出、投資人注資、俱樂部虧損、俱樂部薪酬進行限額。“四大帽”政策2018年12月20日就已出臺,當時中國足協召集各中超、中甲、中乙俱樂部就如何開展職業足球俱樂部財務監管問題達成共識,形成四個財務約定指標。其中,各中超俱樂部2020年支出限額為11億元人民幣,薪酬支出不超過總支出的60%。
《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中規定:推動俱樂部形成合理的人才結構。制定俱樂部人才引進和薪酬管理規范,探索實行球隊和球員薪金總額管理,有效防止球員身價虛高、無序競爭等問題。
“四大帽”政策是對這一條內容的具體落實。陳戌源入主中國足協之后多次強調:我們很多俱樂部面臨極其嚴峻的財務健康形勢,投資人投資興趣下降、信心不足。他表示要采取措施保證中國足球俱樂部和職業聯賽的財務走向健康,實現可持續發展。
河南建業俱樂部董事楊楠表示:“對于任何一個俱樂部,如果長時間幾十個億虧損的話,都很難保證長期的投入。為了保證聯賽可持續發展,需要堅決執行這些政策。”
為確保“四大帽”政策得到不折不扣的執行,中國足協將進行嚴格監管,要求建立球員個人工資獎金年度申報制度,委托有資質的獨立第三方對俱樂部財務進行審計,同公安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外匯管理局等部委合作,加強對俱樂部財務監控,一旦發現“陰陽合同”等違章行為將嚴懲不貸。
許多國外足球聯賽都有明確的限薪制度。比如澳大利亞超級聯賽規定,每個俱樂部隊除兩名明星球員年薪不受工資帽限制外,所有23名注冊球員稅前年薪總額不超過320萬澳幣(約合1500萬人民幣)。據此,一些中超球員年收入可以支付澳大利亞超級聯賽一支俱樂部隊的薪水。歐足聯的財政公平競爭政策規定,下屬職業俱樂部2015年至2018年間最大虧損不能超過3000萬歐元(約合2.3億人民幣),否則將被處以禁止參加歐足聯組織的比賽或禁止引進球員的處罰。
“U21政策”釋放足球人才市場活力
中國足協在說明會上宣布了有關外援引進和后備足球人才培養的政策調整,明確規定:“2020賽季中超聯賽的外援政策調整為‘上4、報5、注6、累計7’,即每個俱樂部外籍球員同時最多上場4名,每場比賽報名5名,最多注冊6名,全年累計7名。”
由于“四大帽”政策實施,中超聯賽高薪外援數量會有所下降。足協想要通過增加外援人數確保中超聯賽的觀賞性和競爭力。
但外援數量的增加,是否會影響國內年輕球員的成長?《方案》中規定:“研究引進高水平外援名額限制等相關政策及決策機制,處理好外援引進與本土球員培養的關系。”為此,中國足協在說明會上推出了“U21政策”:取消U21球員轉會人數限制;聯賽比賽18人大名單中隨時報名預備隊或梯隊1至2名U21球員,不受30人大名單限制。
一位參與政策制定的人士表示:現在中國足球后備人才匱乏,但有的俱樂部卻出現了年輕球員積壓、沒有上場比賽機會的現象,而其他一些俱樂部卻又嚴重缺乏年輕球員。中國足協這次出臺的U21政策規定,U21球員隨時可以轉會,不受“轉會窗口”限制,可隨時報名參加比賽,不受大名單限制,有望解決年輕球員人才分配不均、缺乏上場機會的問題。
北京中赫國安俱樂部總經理李明表示,U21政策將推動中國年輕球員成長。他說:“發展青訓培養優秀球員,一直是俱樂部的根本。增加人才流動性,對于一些年輕球員的成長是非常有必要的。從足球本身的規律來講,他們需要更多高水平的訓練和比賽機會。”
“政策聯合工作組”確保多方利益訴求
中國足協在發布這些政策之前,與俱樂部等利益相關方進行了反復溝通。此舉也得到了俱樂部的贊許。
上海申花俱樂部董事長吳曉暉對此感受深刻。他說:“中國足協反復征求俱樂部的意見,包括足協主席和秘書長在內都反復聽取大家的意見。這反映了我們新一屆足協在聽取意見和更接地氣方面是做得非常好的。”
“起初足協的一些設想我們覺得缺乏可操作性,經過溝通,中國足協進行了調整,我覺得這也是進步。”吳曉暉說。
中國足協還在說明會上推出了一個新機構——“職業聯賽政策聯合工作組”,表明未來的工作思維邏輯。
職業聯賽政策聯合工作組將由中國足協、職業俱樂部、財稅專家、法律專家等專業人士構成,主要負責細化職業聯賽的相關政策。一位足協內部人士表示,他們期待通過成立這樣一個由社會多方專家組成的工作組,確保將來出臺的政策能夠體現更多利益相關方的訴求。
如果職業聯賽政策聯合工作組能夠按照設想運轉,將是中國足球在決策方面取得的一大進步。
本次說明會沒有就大家關注的入籍球員公布任何政策。據悉,足協正在細化優化有關方案。這也是職業聯賽政策聯合工作組的一項重要工作。
“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確保股權結構優化
“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是一個大家期盼已久、千呼萬喚終于出爐的決定。中國足協在說明會上公布了相關決定:“俱樂部應在2021賽季開始前完成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改革;屆時俱樂部名稱若未能通過中國足協認證,俱樂部將不被授予聯賽準入資格。”
《方案》規定:“優化俱樂部股權結構。實行政府、企業、個人多元投資,鼓勵俱樂部所在地政府以足球場館等資源投資入股,形成合理的投資來源結構,推動實現俱樂部的地域化,鼓勵具備條件的俱樂部逐步實現名稱的非企業化。完善俱樂部法人治理結構,加快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立足長遠,系統規劃,努力打造百年俱樂部。”
中國一些職業足球俱樂部由企業冠名,長久以來飽受詬病,被認為“企業廣告色彩太濃”,俱樂部受制于企業母體,股權結構不合理,缺乏獨立造血存活的能力。
中超俱樂部在說明會上聯合發布公約,表示“保證在2021賽季前完成名稱中性化改革”。此舉如實現,將是中國職業足球向前邁出的一大步。
中國足球明確“學習日韓”
中國足協在說明會上明確:管理能力向日韓學習,競技水平向日韓學習。
今天學西班牙,明天學德國,中國足球此前朝秦暮楚的做法,也頻頻被外界質疑。實際上,身邊的榜樣往往最易學習。日韓足球,尤其是日本足球的發展思路與碩果,大家有目共睹。對于中國足球來說,現階段最主要的任務是沖出亞洲,不再盲目高攀歐美強隊,明確向日韓學習,表明中國足協的思路愈加清晰務實。
只是,我們學習日韓足球的具體方法需要進一步明確。這些年來,中國足球多次考察日本,卻沒取得“真經”。前日本足協主席川淵三郎甚至無奈地表示:“這么多次考察,都白來了,中國足球沒有任何提高。”
上海申花俱樂部技術總監吳金貴認為,日韓足球大有值得我們學習之處。他說:“自從1993年中國足球和日韓同期進行職業化改革以來,日韓足球已經走在亞洲足壇的前列。我們有過輝煌,但是更多的是讓大家失望。我們需要借鑒日韓成功經驗,發揮我國自身優勢,把中國足球運動水平搞上去。”
他表示,日本實行雙軌制發展計劃,推行“國家少兒足球企劃”,僅山梨縣就有70萬名幼兒園兒童得到了親近足球、親近運動的機會,這對日本足球無疑是巨大的推動,對于夯實日本足球金字塔意義深遠。此外,日本每個職業俱樂部都有自己的培養體系,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和青年隊到職業隊,足協也鼓勵有條件的孩子去歐美足球發達國家留學。
吳金貴說,通過對日韓足球的調研發現,制定具體發展規劃,做好普及、提高、強化,是足球健康發展的必經之道。
這實則也是足球最根本的發展規律。知易行難,中國足球如何能落實足改方案,遵循足球規律,確實需要廓清好高騖遠、急功近利的陋習,踏踏實實、老老實實地從最根本處做起。
責任編輯:張亞美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