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陽縣河南村在改革中推動鄉村振興 白了枝頭 綠了山坡 紅了日子
記者高君瑞
冬日的暖陽下,一排排整齊的果樹漫山遍野,無邊無際。馬尾松夾雜其間,蒼翠依舊。站在泌陽縣馬谷田鎮河南村的一處山頭遠眺,滿目蔥蘢,綠色仿佛從未離開。
河南村位于馬谷田鎮東北部1公里處,屬淺山丘陵區。若把時間坐標拉長,你會看到另一個河南村:赤嶺荒山,土地貧瘠,在外人口中是個“鳥不來筑巢、雞不來臥窩”的地方……
2011年,河南村從建強村黨支部入手,依靠林果產業,不斷深化改革,著力破解發展困局。2017年,村級集體經濟從無到有,實現集體經濟收入9萬元。今年,河南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50萬元,實現了由亂到治、由窮到富、由差到美的華麗轉變。
昔與今巨變,荒嶺變綠山
從年長一輩的記憶中拼湊河南村以前的模樣,其畫面之暗淡,很是令人唏噓。
“到處是光禿禿的荒山,沒有一棵果樹。大家都是靠天種地,遇到干旱和陰雨天就絕收,全家一年到頭只有幾千元的收入。”村民余止景說。
馬谷田鎮是一個因瓢梨而興、因瓢梨而富的地方,在清代種植規模和影響就相當大,曾以其獨特的風味作為朝廷貢品聞名遐邇。然而,幾年前,地處林果之鄉的河南村還沒有一棵果樹,常年靠種莊稼生活,年年是麥茬豆、豆茬麥,收入微薄,村民生活極其困苦。
支離破碎的,不僅是經濟,還有生態。山上黃土裸露,水土流失。村內垃圾遍地,污水橫流。外村的姑娘不愿來,本村的姑娘都外嫁。河南村為此還戴上了“光棍村”和“軟弱渙散村”的帽子。
當貧窮與生態脆弱相伴而生,唯有改革,才是河南村發展的出路。
2011年,時年59歲的余永立當選為河南村黨支部書記。黨員和群眾的信任,讓余永立寢食難安。望著起伏的連綿荒嶺,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頭,多次召開村黨支部和村委會議,集思廣益尋找出路。最后,大家一致認為,依托瓢梨之鄉的優勢發展林果業,是振興河南村經濟的最佳選擇。
為調動村民種植果樹的積極性,河南村大力進行創新改革,開展“雙培、雙帶”活動,把黨員中的致富能手培養成村干部、把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全村56名黨員均分包聯系貧困戶。在黨員的帶領下,河南村群眾脫貧奔小康的激情空前高漲。
滴水穿石,目標明確,河南村的赤嶺荒山上,綠色開始頑強生長。
通過8年的努力,河南村共修建改造道路32000余米,堰塘10個,灌溉井17眼,荒坡改梯3000畝,新栽果苗180000余棵,綠化景觀道18000余米,植樹10000余棵,全村基礎設施進行了硬化建設,村容村貌煥然一新。2017年,村級集體經濟從無到有,實現集體經濟收入9萬元。
目前,全村豐水梨、晚秋黃梨、瓢梨、油桃等林果種植面積達3000畝,發展林果種植專業戶120戶,戶均增收2萬多元。同時,隨著鄉村旅游的興起,果農又有了旅游收入。昔日的荒山野嶺變成了“花果園”。
“村在果園里,人在畫中行”
每年三月,當梨花掛上枝頭,河南村就變成了白色的海洋。來到河南村攝影和賞花的人們絡繹不絕,讓這個寧靜的小山村,顯得熱鬧非凡。
河南村堅持把改革作為推動發展的“關鍵一招”,聚焦聚力鄉村振興,強長板、固底板、補短板,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多元化農村產業體系。
按照“有機、綠色、生態、循環”的發展要求,河南村黨支部把發展林果經濟作為建設美麗鄉村的重要抓手,把發展鄉村旅游作為果園建設的主要內容,在果園內建設了堰塘、道路、景觀等設施,形成了“果樹成行、魚塘相連、道路成網、亭臺點綴”的空間結構形態,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可憩可游的美麗果園示范村,有力地推動了鄉村旅游快速發展。
改革為河南村的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能。行走在河南村,村邊的池塘內,波光粼粼、魚兒歡跳;村外的果園里,果樹縱橫、十里飄香。山路環繞著果園,果園環抱著村莊,好一幅“村在果園里,人在畫中行”的美麗畫卷。
荒山披綠,凝結著河南村人的艱辛與汗水。如今,綠色開始回饋河南村。
余止景是最早一批受益者。望著自家的果園,他笑得合不攏嘴:“俺家種了10多畝梨樹,屬于村里最早一批果農,隨著自采游和合作社的興起,家里的梨供不應求。”
貧困戶余永有說:“俺家土地果園入股分紅、脫貧扶持入股分紅,不用勞動就有錢,真好!”
今年68歲的余永起,曾經極力反對發展林果經濟,如今自己的8畝果園給他帶來了豐厚的回報,年收入達5萬元。
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個發展理念如今刻在每個河南村人的心上。”馬谷田鎮黨委書記楊春瑞說。
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眼下的河南村,發展的底氣更足,發展的思路更明。
為了規范管理,獲得最大效益,村黨支部創新思維,大膽改革,積極探索多元化發展模式,壯大集體經濟,促進群眾增收。鼓勵村干部、成功人士、致富能手帶頭成立黨群創業服務社,村黨支部通過“黨群創業服務社+公司+農戶”的發展經營模式,把支部、公司、果農三者緊密結合在一起,對果園統一技術、統一管理、統一銷售,實現多方共贏。同時,河南村還采取了“黨群創業服務社+合作社+農戶”“黨群創業服務社+扶貧工廠+農戶”“黨群創業服務社+光伏發電+農戶”等模式,闖出了一條符合發展要求的改革新路子,取得了顯著成效。
“我們將繼續深化改革,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打造田園綜合體模式,帶動全村發展林果采摘、餐飲娛樂、旅游觀光為一體的旅游項目,真正把河南村打造成春賞花、夏戲水、秋摘果、冬養生的生態休閑旅游村,以旅游帶動產業發展,從而使農民腰包更鼓、日子更紅火。”余永立說。
山巒依舊起伏,山路蜿蜒不改,河南村的面貌已然天翻地覆,而河南村人改革發展的步伐,還在繼續前行。
責任編輯:XMX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