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劇“文生”肖德美 從放牛娃到梅花獎得主
摘要:毛遂自薦 主演川劇《芙蓉花仙》 肖德美一邊跟著藍老師學戲,一邊在學校讀書練功。
“川劇里小生分武生、文生,但文生又分了很多類型,包括風流瀟灑、溫文爾雅、瓜嗲魅秀、氣派官紳、販夫走卒等,完全形成了自己的體系和程式功法以及代表劇目。”11月3日舉行的“肖德美川劇文生表演藝術專場”,從藝從教40年的肖德美帶領三位弟子及其他優秀青年演員,帶來了川劇《梅開孤嶼》《放裴》《周仁耍路》《懷玉驚夢》等片段,全方位展示川劇文生的魅力。
天賦異稟
從大巴山走進藝術殿堂
肖德美出生在大巴山一個地道的農民家庭,小時候他常與兄弟姐妹在山坡上放牛。雖然生活艱辛,但受父母影響,他們總是喜歡一邊放牛一邊唱山歌。“唱得最多的就是我們當地的民歌,如果有川劇演出,也會追著去看。”看著戲臺上演員表演生旦凈末丑,肖德美也會跟著他們一起“咿咿呀呀”,但他從沒有想過將來會從事川劇表演,并在這條路上闖出了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
時間來到1978年,那天是周五下午,放學回家取糧的肖德美,正巧在校門口遇見了巴中川劇團少年班招生。在同學們的鼓勵下,他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唱了兩句山歌,這副天然的好嗓子,瞬間獲得考官們的青睞。于是,13歲的肖德美從1000多名報名選手中脫穎而出,成為40余名川劇少年班學員之一,他的川劇之路就此開啟。
當年,能夠進劇團學川劇,無異于捧上了金飯碗,但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肖德美明白機會來之不易,所以他倍加珍惜,做早課、練基本功,從不放松。慢慢地,憑借自己的天賦與汗水和啟蒙老師張學煥的悉心指導,肖德美開始在巴中地區嶄露頭角。從工廠到學校,從鄉鎮到農村,他跟隨劇團走遍了四川的每一個角落。
數次拜訪
終成川劇名角藍光臨弟子
在巴中川劇團期間,肖德美曾鼓足勇氣數次拜訪川劇泰斗藍光臨老師,欲拜為師卻屢遭婉拒。“我拜藍老師拜了三次。第一次,我還在藝校讀書,聽說藍光臨老師來巴中演出,非常轟動,大家放碟子都在唱他的戲。我當時就萌發了一個想法,我要拜藍老師為師。”
那時的肖德美沒有任何人引薦,也不知道藍老師家住哪里,憑著一股拼勁兒,趕通宵坐火車來成都,“我按圖尋師,找到錦江劇場看到預告說晚上有《紅樓驚夢》的演出,我想老師一定會看這部戲,就買了一張底票。”演出開始了,拿票進場的肖德美在座位席一排排走,“走到倒數第三排,我看到藍老師就在那里!”年輕的肖德美按捺住內心的激動打了聲招呼,“我正準備給他說拜師的事兒時,他因為有事就跟身邊人一起出去了,也就失去聯系了。”第二次見面,肖德美打聽到藍老師在四川劇場演《懷玉驚夢》。這一次,他摸到后臺,見到了藍光臨,“我說,‘藍老師好,我是達州的,我想拜老師為師。’老師看到我說,‘你是達州的?我不收掛名學生。這樣,我要去演出了,你在下面看戲哈。”
不久,四川省川劇學校明星中專班招生,肖德美得知可以來成都學戲,欣然報名。“當時只有在全省得了一等獎的,才能進這個班。我只是在巴中得了獎,就跑到校長那里毛遂自薦。”憑一副好嗓子和身段,肖德美被破格錄取了。得知這一好消息,肖德美第一個想要分享的人,就是藍光臨老師。情真意切的千字拜師信,讓藍光臨感動不已,終收下了這個來自大巴山的放牛娃。“藍老師說,就是我那封信感動了他。那天中午在飯桌上,我唱了老師的《懷玉驚夢》,一百句唱完,師娘說‘有你們老師的味道’,就這樣,藍老師在飯桌上就把我收下了。”在恩師的悉心指導和自己的刻苦學習下,肖德美于1996年榮獲第十三屆梅花獎。
毛遂自薦
主演川劇《芙蓉花仙》
肖德美一邊跟著藍老師學戲,一邊在學校讀書練功。在此期間,肖德美看到川劇《芙蓉花仙》劇本,立馬喜歡上了這出戲。正在讀書的他,趕緊給成都芙蓉花川劇團團長寫信毛遂自薦,出演《芙蓉花仙》男主角陳秋林,僅僅一周時間完成該劇排演,并得到認可。
舞臺上,肖德美身材高挑俊朗、扮相儒雅優美、氣質青春活力、朝氣蓬勃,給人的印象深刻。他曾與五代“芙蓉”女主角聯袂演出三千余場《芙蓉花仙》,并攜這些劇目代表國家赴美國、德國、加拿大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演出。
肖德美對他所到的每一處演出場景都記憶猶新,“我們曾在日本演出一個月,很多觀眾都認識我了。”有一位觀眾謝幕后來后場找他握手,并激動地說:“我能握到肖先生的手,三天不洗手。”后來,《芙蓉花仙》被拍攝成川劇電視戲曲片,榮獲全國展播評比一等獎、全國電視劇“飛天獎”。
除了《芙蓉花仙》,肖德美在《詩酒太白》《草鞋縣令》《柳蔭記》《繡襦記》《碧波紅蓮》《飛云劍》《放裴》《懷玉驚夢》《水牢摸印》《逼侄赴科》《踏傘》等百余出大小劇目中擔綱演出,成功塑造了多位文生形象,備受戲迷喜歡。
他還是川劇界第一位碩士研究生,先后被評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四川省十佳演員、全國戲曲少兒小梅花獎指導教師,還多次獲得文化部頒發的“優秀園丁獎、優秀教師獎”。
2006年,肖德美考入中國戲曲學院MFA碩士研究生班,2008年被授予中國首屆藝術碩士學位。他編寫了論文《談川劇小生的表演藝術》,并出版有《川劇文生表演功法》,實現了從演員向學者的跨越。
封面新聞記者荀超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