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郎文字最風流 ——讀沈勝衣《滿堂花醉》
摘要:《滿堂花醉》每篇文章的標題,也都令人有驚艷之感:《只憐他后庭梅瘦》《四時佳日好水滴》《人在江湖看水云》《負暄看碎影,冷暖總關心》《悠揚之水,載來源頭的詩意》……每一個名字都是作者的一番匠心獨運,是作者對所讀作品深刻的理解,是對那一片悠然情緒傳神的概括。沈君把這戲稱為‘書房活計’。”
□趙炯
嶺南沈勝衣是個雅人。多年以來他潛心讀書,沉醉書頁間,就像一只在書房潛泳的水鳥,每次游出水面,抖落點點滴滴的水珠,才有了這些光彩剔透的沈郎文字。他出版了《滿堂花醉》《書房花木》《閑花》等多部作品,在各報刊開設過《植物書話》《南歐文藝》《電影和流行歌曲》等多個專欄,這樣閱讀與書寫,自有其桃李不言的芬芳,給予人恒久的慰藉。
《滿堂花醉》所寫的,均是沈勝衣最為心醉的文人作家,從沈從文到周作人,從谷林到董橋,乃至阿索林、納蘭性德、黃碧云,沈郎稱他們為“心水”。沈郎潛心書房,評咂品篤,就像一只“水鳥”,一路鳴唱,低回沉吟。而對于“心水”,沈郎始終注重著“他們沉吟的那一面”,“他們是一道道悠揚的流水,幽幽地安守著心靈”。
他說“沈從文是我的摯愛。這樣與自己生命深切相關的‘大愛’‘大美’,是難以言說的,尤其公開示人。沈從文那樣的‘詩意美好’;而詩,乃是至高無上的境界。”他說錢鐘書“學問與才情之外,更重要的是見識。這方面與我,尤覺‘滿堂花醉’——就是說,錢氏的許多妙論,都是言我心所欲言,或者我心底潛意識中本有此傾向,經他錦心繡口地說出而成為清晰的觀念。讀這樣的會心之論,常覺足當浮一大白。”他說董橋的文章“有一種微微搖曳的風情,也像花枝”;說魯迅“于無聲處,心事浩茫”;說海明威的“曾經滄海”;說毛姆越過了刀鋒……作者讀得深入穩實,寫得平和澄澈,透著親厚暖實,文淡如菊。
《滿堂花醉》每篇文章的標題,也都令人有驚艷之感:《只憐他后庭梅瘦》《四時佳日好水滴》《人在江湖看水云》《負暄看碎影,冷暖總關心》《悠揚之水,載來源頭的詩意》……每一個名字都是作者的一番匠心獨運,是作者對所讀作品深刻的理解,是對那一片悠然情緒傳神的概括。
戴蓉在書的序言《折翅而飛》中說:“他(沈勝衣)和大多數人一樣,從學校出來,做一份平常的工作,侍奉雙親,應酬親友,結婚,帶孩子……一般家常男子負擔的壓力和瑣事,他一樣也不少。可是他沒有漸漸變成發胖、脫發、言語無味、晚上把孩子哄上床就坐在電視機旁打瞌睡的人。沈君一如從前買書看書,寫下一疊一疊的讀書筆記,其中大多是他的買書筆記和讀書心得,也有時事評論和日常的喜樂。筆記里還配著自己相應的圖片、照片、心愛的書畫印制品以及藏書票,非常的賞心悅目。沈君把這戲稱為‘書房活計’。”
在這樣生存壓力極大的浮躁喧囂里,能有這樣一個人,能那么認真地買書讀書,做一些“書房活計”,看了總能令人有一些感動,有一些向往。
社會的節奏越來越快了,人們的壓力也與日俱增,誰還能有這樣的閑情逸致流連于文字呢?誰還會肯僅僅為了天氣好而去買一本書呢?誰還會僅僅因為愛好就去做一些不切實際的薔薇色的夢呢?可是沈勝衣卻說“不斷的寫啊寫啊,只是求其心安。在那樣的時刻,我才感覺到自己生命的完整。”他還用一句比喻宗教的話來自喻自己的讀書寫字生活:“是的,它不值得。但如果沒有他,其他的更不值得。”其實就是這么簡單,只是為了心安,只是為了讓自己的生命更加完整,只是為了讓我們的人生更加值得,我們才讀書。
總有一些文字,注定要讓我們怦然心動,讓我們穩妥地安放自己的心緒。歲月如利箭一般穿透所有的浮華,只有這些文字能留下,能溫暖一代又一代的情懷。有了這樣的閱讀,生命才擁有了精神上的豐厚。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