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茨海默癥治療新方案!我國原創新藥獲批上市
摘要:新藥主要發明人、中科院上海藥物所研究員耿美玉(左三)和研發團隊在討論工作(2019年1月2日攝)。新華社發(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 供圖) 為期36周的3期臨床研究結果表明,“九期一”可明顯改善輕、中度阿爾茨海默癥患者認知功能障礙。

新藥主要發明人、中科院上海藥物所研究員耿美玉(前左)和研發團隊在一起(2019年1月2日攝)。 新華社發(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 供圖)
新華社北京11月2日電(記者陳芳、董瑞豐)記者2日從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獲悉,由中國海洋大學、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上海綠谷制藥有限公司研發的一款治療阿爾茨海默癥新藥已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可用于輕度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癥,改善患者認知功能。該藥為全球首次上市,將為患者提供新的治療方案。
這款名為“九期一”(甘露特鈉,代號GV-971)的原創新藥,由中科院上海藥物所研究員耿美玉率領的團隊堅持22年,在中國海洋大學、中科院上海藥物所與上海綠谷制藥的接續努力下研發成功。
阿爾茨海默癥俗稱老年癡呆癥,一旦患病,人的記憶力、思維判斷能力等會像被腦海中的“橡皮擦”慢慢擦去。據國際阿爾茨海默癥協會統計,目前全球約有4800萬患者,每3秒鐘還將增加一個新病例。隨著人口逐漸老齡化,阿爾茨海默癥的危害越發顯現。

新藥主要發明人、中科院上海藥物所研究員耿美玉(左三)和研發團隊在討論工作(2019年1月2日攝)。 新華社發(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 供圖)
全球用于臨床治療阿爾茨海默癥的藥物目前只有寥寥數款。各大制藥公司在過去20多年里相繼投入巨資研發新的藥物,大多宣告失敗。該領域已有17年無新藥上市。
據了解,共有1199例受試者參加了“九期一”的1、2、3期臨床試驗研究。其中3期臨床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和北京協和醫院牽頭組織、在全國34家三級甲等醫院開展,共完成818例受試者的服藥觀察。整個臨床試驗由全球知名的新藥研發外包服務機構艾昆緯負責管理。

治療阿爾茨海默癥的新藥產品“九期一”(甘露特鈉)(2019年11月2日攝)。 新華社發(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 供圖)
為期36周的3期臨床研究結果表明,“九期一”可明顯改善輕、中度阿爾茨海默癥患者認知功能障礙。與安慰劑組相比,主要療效指標認知功能改善顯著,認知功能量表評分改善2.54分(p < 0.0001)。不良事件發生率則與安慰劑組相當。
耿美玉介紹,臨床前作用機制表明,“九期一”通過重塑腸道菌群平衡,抑制腸道菌群特定代謝產物的異常增多,減少外周及中樞炎癥,降低β淀粉樣蛋白沉積和Tau蛋白過度磷酸化,從而改善認知功能障礙。靶向腦—腸軸的這一獨特作用機制,為深度理解“九期一”臨床療效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
責任編輯:王歡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