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味道
□殷天堂
1976年中秋節那天中午,我放學回到家發現來了客人,是潢川縣傘陂鄉農村的妗奶帶著兩個親戚來了。她們知道我家里在村里是窮困戶,就在路過小集鎮時買了三斤豬肉。
妗奶對我娘說:“人多,中午做紅薯芝麻葉豆面條吧。”我娘看看已近晌午,就用勺子挖豆面,兌麥面,開始揉面,用三尺長的搟面杖搟面片,面片圓圓地鋪了一案板,然后折疊起來用刀切成條,撒上面粉,堆放在桌子角上。妗奶把兩個拳頭大小的紅薯削皮后用刀切成筷子粗細的長條。我娘切了半碗肉,熱鍋炒肉,迅速撈起,放到一個瓷碗里。大鐵鍋添了半鍋水,用玉米秸稈燒滾,豆面條在滾水中翻滾后,再往鍋里丟下紅薯條,把鍋蓋子蓋上燜一會兒,把肉放進去,把芝麻葉放進去,撒上蔥花和姜末,滴些小磨香油,用勺子一攪拌,一鍋香噴噴地紅薯芝麻葉豆面條就做好了。
我雙手端著大白瓷碗坐在門口,一只腳伸在門里,一只腳伸在門外,叉著兩腿吃飯吃了三大碗。娘和妗奶看我狼吞虎咽的吃相,都抿著嘴笑。我娘啃著玉米面涼饃說:“慢點吃,吃完,鍋里還有,今個管飽啊。”
我又吃了一碗,終于吃飽了,不吃了。“咦,這咋還起不來了呢?”我摸摸肚皮,肚皮撐得圓鼓鼓的。我將褲腰帶松了松,還是沒能站起來。我像一只旱鴨子,一搖一晃地上學去了。母親生怕我摔跟頭,就喊道:“看好路,慢點走,別慌。”沒走到學校,我就真的在平路上摔了一骨碌兒,我連忙從地上爬起來,把路過的同學笑岔了氣。
如今,大魚大肉吃膩了,總是渴望我娘做的紅薯芝麻葉豆面條的味道,每每想起,我就嘴饞流口水兒。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