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蔡第十七屆重陽文化節開幕
摘要:本屆重陽文化節突出“登高賞菊敬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活動主題,弘揚中華孝道和敬老之風,倡導祥和穩定、誠信友善的社會風尚,以重陽文化節慶活動為載體,用內容豐富多彩、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傳承孝道美德和重陽習俗,擴大上蔡知名度,努力把上蔡打造成全國重陽文化的節...
駐馬店網(記者 張學偉 通訊員 宋永亮 肖喜鋒)10月10日上午9時,中國•上蔡第十七屆重陽文化節開幕,隆重表彰孝道家庭和孝心模范,近萬名觀眾見證盛大典禮。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河南省文聯副主席、河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程健君,駐馬店市委常委、宣傳部長 戚存杰,駐馬店市人大常委副主任聶勇,駐馬店市政府副市長何晞,駐馬店市政協副主席苗炳啟,駐馬店市政協原副主席徐群才,駐馬店市政府副秘書長邱新慧,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非遺處調研員周學海,中共上蔡縣委書記胡建輝,上蔡縣委副書記、縣政府縣長李衛明,中共上蔡縣委副書記李超,縣政協主席臧海聲等領導出席開幕式。
上蔡縣是中國重陽文化的發祥地。南北朝人吳均在《續齊諧記》講述農歷九月九日桓景帶家人登高避災的故事,開啟了中國重陽文化的新紀元。中央文明辦確定的7個傳統節日當中就有重陽節,2005年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把上蔡縣確認為中國重陽文化之鄉。截止目前,上蔡縣已經連續17年舉辦中國•上蔡重陽文化節。
近20年來,上蔡蔡縣一直致力于重陽文化的傳承和弘揚,曾先后被評為全國民政工作先進縣、全國老齡工作先進縣、全國敬老模范縣和全國五保供養工作先進縣。尤其是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上蔡縣貧困失能老人作為扶貧工作的重點之一,貧困家庭重度殘疾人集中托養的“上蔡模式”在全市、全省和全國推廣,中殘聯主席張海迪以“托養一人、解脫一家、脫貧一戶、溫暖一方”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對上蔡縣大加贊賞。去年以來上蔡縣探索嘗試的農村分散供養五保老人住房集中保障經驗,也越來越多地得到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認可的推崇,截止目前上蔡縣已經有50個行政村實現了原住危房五保戶(雙女戶)的高標準安全住房集中保障。
本屆重陽文化節突出“登高賞菊敬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活動主題,弘揚中華孝道和敬老之風,倡導祥和穩定、誠信友善的社會風尚,以重陽文化節慶活動為載體,用內容豐富多彩、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傳承孝道美德和重陽習俗,擴大上蔡知名度,努力把上蔡打造成全國重陽文化的節慶盛典地和孝文化傳承中心。
本屆重陽文化系列節慶活動包括,第二屆道德模范評選表彰、“壯麗70年•闊步新時代”廣場舞大賽、老年書畫展、老干部文藝匯演、“共和國故事匯”“六進”活動、“‘我們的節日’——重陽節道德講堂”、“先進模范”宣講、“三關懷一幫助”活動 、為五保老人義診康檢,“重陽文化”論壇及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文化展等。
在開幕式上,9名9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代表身著節日的盛裝,端坐在貴賓席的最前方,在少先隊員向他們敬獻鮮花表達祝福和敬重之后,等領導還為他們頒發了長壽金。與往年一樣,全縣所有90歲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都領有政府頒發的高齡補貼。
在開幕式上的表彰環節,東洪鎮張榆村的劉慧芳、臥龍街道麥仁社區于金科等10名孝心模范,黨店鎮大代村的付小井家庭、蔡溝鎮孔莊村劉軍家庭等10個孝道家庭,分別由胡潤慈善榜 “河南首善”朱新紅、“中國好人”陳紀青和“中華孝心敬老楷模”劉黑、“中國好人”劉續攀等道德模范頒獎。模范接力模范,孝道傳承孝道,兩輪頒獎引起現場雷鳴般的掌聲,建好孝道家庭當好孝心模范成為眾多觀眾的普遍心聲。
在開幕式上還演出了精彩的文藝節目。開場舞《中華孝道》氣貫長虹,為整個開幕式定下了孝善的總基調,情景劇《上蔡久久,情系重陽》、歌曲《我愛你中國》、戲曲聯唱、歌曲《陪你一起飛》《不忘初心》、武術《少年中國說》、歌曲《天耀中華》、朗誦《母親》、舞蹈《水墨丹青》以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詮釋了孝善之美、初心之真、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報國之行,壓臺歌曲《我和我的祖國》點燃了現場所有觀眾的熱情,大家不約而同起立高聲合唱,聲音響徹云霄,共鳴激蕩了每個人的心胸。
農民日報、河南日報、河南廣播電視臺、大河報、駐馬店日報、駐馬店廣播電視臺、天中晚報,人民日報海外網、鳳凰網、豫青網、映象網、駐馬店網、駐馬店廣視網,今日頭條、中視直播等20余家媒體報道了開幕式盛況。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