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鑄魂黨旗紅





黨建領航,永葆奮斗初心和忠誠底色。
近年來,西平縣牢牢把握推進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以從嚴治黨的政治擔當、先行先試的創新勇氣、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不斷創新黨建工作模式,馳而不息抓好黨建工作,“紅色引擎”迸發強大發展動力,為高質量黨建引領西平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西平縣先后被確定為“全省基層組織建設先進縣”“全省基層四項基礎制度建設示范縣”“全省黨代表工作室試點縣”“全省發展黨員工作聯系點”。
以加強黨的領導為“魂”,實施“筑底強基”工程,提升政治領導力
近年來,西平縣建立了縣委主管、組織部主責、黨建辦主抓、縣直工委和各鄉鎮(街道)黨(工)委具體抓的“縱到底、橫到邊”的黨建工作體系。
扣緊責任鏈條。縣級黨員領導干部以上率下,實行包鄉聯村責任制,每季度到聯系點調研指導工作。在各鄉鎮,構建黨委書記、副書記、組織委員和組織干事抓黨建工作主業、主責、主體、主力“四位一體”的黨建工作格局。
用好學習利器。落實“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建立“周二集中學習日”制度,按照“發展需要什么學什么,干部成長缺什么學什么”的原則,針對性開展學習教育。
嚴肅政治生活。推行“雙記實”和“主題黨日”制度,每月25日“主題黨日”活動,推行“3+X”模式,通過圖像如實記錄活動開展情況,形成“月月有活動、支部齊動員、黨員全參與”的濃厚氛圍。
以建強組織體系為“根”,實施“紅色領航”工程,提升組織覆蓋力
西平縣按照有利于發揮黨組織作用、有利于黨員教育管理、有利于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原則,創新黨組織設置形式。
加強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積極統籌各界扶貧力量,在基層組織設置上進行創新,把第一書記、幫扶責任人、幫扶隊員、鄉鎮包村干部、村“兩委”成員、農村黨員、社會各界人士“七支隊伍”進行整合,在全縣250個行政村成立了脫貧攻堅工作聯合黨支部,設立黨小組1147個,涵蓋黨員19604名,已研究解決實際困難問題1400多件,統籌協調扶貧項目81個。
加強“兩新”組織黨建。建立29個黨建工作指導站,按照區域化管理強覆蓋、職業化培育強隊伍、規范化建設強引領、互融化黨建激活力的工作機制,不斷為“兩新”組織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加強“互聯網+”黨建。縣財政投入200萬元打造“智慧黨建”平臺,從基層黨建、教育培訓、服務管理、干部人才、扶貧等內容著手對基層黨建工作進行動態跟蹤,使其成為傳播黨的理論知識的前沿陣地。
抓好“產業鏈”黨建。采取村企聯建等形式,把支部建到農村新型經營主體,形成以村黨支部為基礎、產業型黨組織為補充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構架。目前,已設立盆堯鎮于營村企業聯合會、五溝營鎮海藍牧業等“產業鏈黨支部”27個。
以發揮組織優勢為“基”,實施“貼心服務”工程,提升群眾凝聚力
西平縣著重從陣地、平臺、組織、經費等方面入手,整合組織資源、發揮組織優勢,提高黨組織的吸引力和向心力。
建強村級黨建陣地。著力打造融黨群教育、決策議事、便民服務、商務流通、事務協調于一體的綜合服務陣地。2018年以來,縣財政投入專項資金1041萬元,按照不低于300平方米的標準,新建村室53個。
建好便民服務平臺。著力打造縣、鄉、村、組“三級四層”綜合便民服務平臺306個,將國稅、地稅、民政、財政等32家110余項審批服務事項全部納入縣黨群服務中心,今年以來共辦理各類服務事項3萬余件(次)。
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借鑒蘭考縣后進村整頓“六步工作法”,按照班子配備到位、培訓幫扶到位、安全維穩到位、建章立制到位的原則,由縣級黨員領導干部掛點聯系,派駐整頓工作隊,著力治“軟”、治“窮”、治“亂”、治“散”。近年來,先后整頓轉化軟弱渙散村黨組織33個。
加大經費保障力度。全縣村級組織運轉經費和服務群眾專項經費為每村2.5萬元/年,社區3萬元/年;按照不低于當地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倍的標準,把村干部工作報酬提高到支部書記2000元/月、村委主任1600元/月,其他村干部1200元/月。
以強化黨員隊伍為“本”,實施“先鋒引領”工程,提升社會號召力
西平縣注重發揮黨員先鋒作用,按照“選拔、培養、使用”的原則,不斷充實壯大基層黨建工作力量。
打造務實重干的村干部隊伍。扎實推進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五項工程”,采取1個村培養2名以上村級后備人才的“1+N”模式,通過業務培訓、赴外地參觀學習和跟班學習等形式建立動態培養機制。
打造素質過硬的黨員隊伍。利用縣委黨校黨建文化園、豫坡集團黨史展覽館等黨員教育示范基地,每年累計教育培訓黨員5000余人次;開展各類大型宣講50余場次,輪訓黨員干部2萬余人次。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增強,干事創業精神得到很大提升。其中,一名支部書記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一名支部書記被選為全國人大代表。
打造擔當作為的幫扶隊伍。引導1484名省、市、縣優秀共產黨員,黨務工作者和“兩代表一委員”以及6400余名優秀干部投身脫貧攻堅一線;動員5728名農村黨員與8162名貧困群眾結成幫扶對子;93名企業家對口幫扶63個貧困村,救助學生500多名,捐款捐物100多萬元,提供就業崗位1500多個。
以服務鄉村振興為“要”,實施“固本強村”工程,提升發展推動力
西平縣積極推進農村人才振興,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增強基層黨組織服務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關心關愛駐村第一書記。今年以來,組織全縣500名駐村工作隊員參加各類培訓10余場;縣財政給予每人每年1萬元工作經費和每人每月1500元生活補助;為所有駐村第一書記、幫扶隊員、責任組長購買100萬元的人身意外傷害險,讓廣大駐村干部安心工作。
做好鄉土人才聯絡回歸。縣委主要領導親赴廣東與500余名西平籍務工人員開展親情聯誼活動,激勵大家帶技術回鄉、帶項目返鄉;以“共謀發展、同慶新春”為主題召集100名鄉土人才開展座談交流。目前,已有251名鄉土人才被納入村級后備人才庫。
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財政投入資金2280余萬元,扶持61個貧困村發展集體經濟;投入資金841.2萬元,打造集體經濟發展試點村7個。在化解“空殼村”方面,已有51個村結合農村清產核資,盤活了資產,實現了集體經濟收入零突破。
以打造特色亮點為“路”,實施“品牌黨建”工程,提升自我革新力
西平縣加大教育培訓、黨員管理、人才隊伍、特色品牌等方面創新力度,提高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和戰斗力。
強化教育培訓革新。由縣委黨校統籌管理,結合“萬名黨員進黨校”活動,統一調配師資力量、經費等資源,依托全縣237所基層黨校,整合紀檢監察、組織、宣傳、政法、教育等部門力量,分批分類推進,提高教育培訓的多樣性、實效性。
加強黨員管理革新。引入“互聯網+”模式,以鄉鎮、村為單位建立流動黨員微信群,定期發送學習內容、聽取思想匯報、收繳黨費;在“智慧黨建”平臺開辟專欄,實時了解全縣工作動態。
推進人才隊伍革新。推行干部使用“三不”原則,真正讓基層一線成為檢驗干部素質與作風的“試金石”。強化黨員“種子”人才隊伍建設,建立“黨員種子人才資源庫”,引導320余名優秀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和智力技術優勢,帶動黨員群眾干事創業。
推動黨建品牌革新。在全縣農村基層黨組織中開展“四個堡壘”創建活動,通過把創建情況與表彰獎勵掛鉤、與村干部經費報酬掛鉤、與村內群眾受益掛鉤、與支部書記培養使用掛鉤,激發村級干部的拼勁、韌勁。
歲月流金,黨旗飄揚。如今,在黨旗的引領下,西平上下正以干事創業的熱情、動真碰硬的豪情、奮發有為的激情,積極譜寫更加壯麗的跨越發展新篇章。
組稿:丁振邵陽王斌圖片由西平縣委宣傳部提供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