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縣留盆鎮脫貧攻堅走出新路子
摘要:” 近年,該鎮立足實際建立鎮級電子商務館1個,村級電商服務站點20個,成立了河南豫汝于成商貿有限公司,將留盆鎮“一村一品”進行整合,統一在電商平臺上宣傳和銷售,依托鎮電子商務館,通過線上、線下兩種渠道收集、展銷汝南縣本地各類名吃、手工藝品等,為留盆變蛋、周莊文玩葫蘆、南海...
特色產業助農富 電商助力奔小康
——汝南縣留盆鎮脫貧攻堅走出新路子
優質花生種植基地。
來料加工車間。
金秋9月,汝南縣留盆鎮天高云淡,秋高氣爽。即將收獲的花生散發著誘人的清香;長勢良好的優質紅薯,綠油油的藤蔓下裂出一個個“大嘴巴”,預示著又是一個豐收年;大冀、馮亮、孫莊等村來料加工車間內機聲“噠噠”,留守婦女們來料加工忙;電商產業園,部分村民在忙著銷售自家的產品,享受著互聯網帶來的便利、紅利。這是近年來,該鎮黨委、政府立足實際,不忘初心,真抓實干的結果。
立足實際 引鳳筑巢助脫貧
留盆鎮本沒有工業企業,是一個勞務輸出大鎮,每年外出務工人員一萬多人,留守在家的大多是婦孺、老人。如何讓在家的婦女就近就業,增加收入,擺脫貧困,是鎮黨委、政府亟待解決的問題。該鎮經過多方考察,確定把“來料加工”作為重要扶貧、增加村民收入的產業。
通過招商引資,該鎮先后引進了汝南縣騰達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汝南縣恒仕達服飾有限公司、汝南縣好運來服飾有限公司等戶外休閑產品加工和服裝加工企業入駐,建設來料加工車間10多座,實現了留守婦女、貧困人員在家門口務工的愿望。同時,為使每個務工人員都能夠熟練掌握操作流程,提高技能水平和熟練程度,讓群眾真正通過辛勤勞動掙到可觀的收入,該鎮自籌資金對“來料加工”人員進行培訓,至目前,共舉辦“來料加工”培訓班8期,培訓人員700多人次。同時,把“來料加工”人員納入農民培訓補貼范圍,按照務工人員的出工天數,每天補助20元,連續補貼3個月。
51歲的邱井蘭告訴筆者,她在這里干一年多了,活兒不累,都是電動縫紉機,計件算賬,每月最少能掙2000元,多時能拿到3000多元。
目前,留盆鎮9個來料加工生產車間產銷兩旺,已創產值2000萬元,共吸納務工人員300余人,其中貧困人員86人,月工資2000元左右,上半年已發放工人工資120余萬元,員工技術培訓補貼30萬元,為300余名“來料加工”工人繳納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對21名表現突出的務工人員每人獎勵價值2000元的電動車1輛,發放獎金2萬元,對45名優秀員工每人獎勵“四件套”一套,對300余名務工人員在春節、“三八婦女節”發放了大米、油和衛生紙等生活用品。
因地制宜 發展特色產業助農富
留盆鎮位于汝南東北部,村民6.8萬多人,土地8.7萬畝,是一個相對人多地少的村莊。村民大多以種植小麥、玉米等傳統農作物為主,每畝土地年收入不足千元。
近年來,該鎮黨委、政府引導村民調整產業結構,加大優質花生種植面積。通過多方考察,引進河南正花食品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采用“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為種植戶免費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鋪設4個花生收購站點,暢通銷售渠道。目前優質花生種植面積已達2萬畝。
該鎮還鼓勵農民種植紅薯、藥材、花木等作物。目前,該鎮依托大余村余大寨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田莊村李紅鋒種植合作社等專業種植合作社種植紅薯8000多畝。
合作社統一注冊商標,組成紅薯產業聯合體,統一質量和標準,對外統一銷售,推廣多樣化品牌,發展口感好,品質優,大小適中的紅薯品牌。
同時,該鎮還積極鼓勵村民發展農產品深加工。目前已有紅薯、蘑菇等深加工項目,紅薯梗、紅薯粉經過精深加工,產品遠銷日本、韓國。積極搭建粉條、粉面、粉皮(“三粉”)銷售平臺,“三粉”年產量達30萬斤。
搭建電商平臺 讓農產品搭上互聯網“快車”
“真方便,我把自己做的‘留盆變蛋’拿到‘愛心購’網店上賣,一個凈賺三毛錢。”村民馮明啟笑得合不攏嘴,“三四個月做了五、六萬個變蛋,算下來差不多能賺近兩萬元呢!”
近年,該鎮立足實際建立鎮級電子商務館1個,村級電商服務站點20個,成立了河南豫汝于成商貿有限公司,將留盆鎮“一村一品”進行整合,統一在電商平臺上宣傳和銷售,依托鎮電子商務館,通過線上、線下兩種渠道收集、展銷汝南縣本地各類名吃、手工藝品等,為留盆變蛋、周莊文玩葫蘆、南海饞嗜豆漿、留盆休閑體育用品和服裝、花生、竹編、塑編、毛織品等民間工藝等更快、更好走出留盆、闖出河南提供堅實保障。
該鎮通過電商平臺上線5個品牌,帶貧80戶,戶均增收500多元。2019年汝南縣首屆電商扶貧年貨節在留盆鎮電商物流園召開,留盆鎮電商物流園被授予“黃淮學院大學生農村電商實踐基地”、“市縣老促會電商扶貧調研基地”。汝南縣電商扶貧模式成為全國扶貧工作先進典型。(鄧丹華 李東鋒)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