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蔡:大干苦干實干 繪譜出彩新畫卷
摘要: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該縣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全縣頭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和最大政治任務,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集全縣之力、聚全民之智,圍繞“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如何退”等問題,建立健全組織領導、責任落實、政策支持、資金投入、監督檢查、考核評估一整套工作體系和運行...
記者 陳司 通訊員 曹耀強
70年,在奔騰不息的歷史長河中,不過一瞬。
然而,70年的崢嶸歲月,卻給這片土地留下太多的印記。
千年古縣、河南省十大古城、秦丞相李斯故里、中國重陽文化之鄉……一張張閃亮的文化名片背后,是一個傳統農業大縣,人口大縣,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的困惑:如何讓一個人口多、底子薄、基礎差、包袱重的落后縣盡快實現彎道超車,涅槃重生。
70年風云激蕩,70年逐夢前行。70年來,上蔡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大干、苦干、實干,敢教日月換新天,繪譜出彩新畫卷。
歷經滄桑的古老土地,正踏著新時代奮進的號角,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縣呈現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城鄉面貌日新月異,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的喜人局面。
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科技富民強縣示范縣、全國尊老敬老模范縣、全國民政工作先進縣、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省級文明城市、省級衛生縣城、省級園林城市……一項項來之不易的榮譽稱號,成為千年古縣的嶄新城市名片。
工業經濟奏凱歌 家門口圓了就業夢
機聲嗡嗡,響個不停。位于上蔡縣產業集聚區的河南華倫玩具有限公司針車車間里,數百名工人正在精心縫制玩具。
來自上蔡縣蔡都街道辦事處吳橋社區的韓芳,到華倫玩具有限公司工作已有10個年頭。之前,她曾先后在深圳、上海等地的服裝廠、電子廠工作。
“在家鄉的工廠打工,離家近不說,并不比在外地掙錢少,工作之余和家中的老人、小孩在一起,其樂融融。”活潑開朗的韓芳,不僅說出了全廠數百名姐妹的心里話,也是大多數上蔡人選擇在本縣務工的重要考量。
上蔡農產品資源豐富,是個典型的平原農業大縣。以工補農,以工帶農,工業是最急需補齊的短板。
近年來,上蔡縣緊緊抓住發達地區將產業向內地轉移的戰略機遇期,堅持不懈實施開放帶動戰略。該縣把工業經濟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和依托,圍繞壯大傳統主導產業和培育新興戰略產業,延鏈補鏈,招大引強,不斷推進招商引資取得新突破。立足于農業大縣、人力資源大縣的優勢,著力引進資源加工型、勞動密集型項目。
漫步上蔡縣產業集聚區,一條條新修的寬闊道路,一棟棟新穎氣派的標準化廠房,一個個熱火朝天的項目工地,立刻讓你感受到,這里是一個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匯集之地。一個個“好吃”“好穿”的項目讓人目不暇接。
上蔡縣產業集聚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致力推動農副產品加工、制鞋服裝兩大主導產業做大做強,持續打造百億級產業集群,目前,該縣以大程面粉、久久農科、閩商食品工業園等為代表的農副產品加工產業集群已擴展到35家;以榮光鞋業、澳祥皮業、雄安制鞋等為代表的鞋業集群已發展到46家。
在壯大主導產業的同時,上蔡縣加大新興產業培育力度,相繼建成投產了以誠鑫醫藥膠囊、國能上蔡生物發電、三公利華、圣美陽光、上繼電器、上升光電、智強電子等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促進了產業轉型升級。
始建于2006年初的上蔡縣產業集聚區,規劃面積16.88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已達11.8平方公里,入駐項目160個,安排就業3.68萬人。經過10多年的發展,現已成為全省二星級產業集聚區、中國制鞋產業基地、全國最大的布膠鞋生產基地、全球最大的毛絨玩具生產基地。
一座現代化的產業新城,在古城上蔡悄然“隆起”,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招商引資的主平臺、改革創新的示范區、農民轉移就業的主陣地。
以鄉村振興為總抓手 著力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草木蔥蘢、瓜果飄香的夏日,走進上蔡縣田野、村莊,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幅幅秀麗田園、大美鄉村的生動圖景。
位于上蔡縣城西部的億民糧食產業聯合體無土高科技蔬菜溫棚里,辣椒、番茄、豆角、西瓜等不僅長勢好、產量高,而且無公害,上市后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在該縣邵店鎮劉岳村苑國華創辦的全市第一個家庭農場——盛唐家庭農場,參觀通道兩側,紅的、白的、粉的月季花競相開放。每天來葡萄園觀光采摘的游人絡繹不絕。
在上蔡縣涌現眾多美麗鄉村中,黃埠鎮小王營村可謂首屈一指。時下的上蔡縣農村,無論走到哪里,都能看到干凈整潔的村道,各種設施完善的村級文化活動廣場,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路燈下,村民休閑散步、翩翩起舞。
生產發展了、環境變美了,全縣群眾的口袋越來越鼓,精氣神越來越足。
黨的十九大以來,上蔡縣立足農業大縣實際,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講話精神,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出臺了《關于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著力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精心譜寫鄉村振興的新畫卷。
圍繞農業強,該縣以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按照“四優四化”的要求,加快農業種植結構調整。2018年,全縣新增土地流轉面積達55.6萬畝,土地托管面積達10萬畝,秋季糧經比例52∶48。現代畜牧業加快發展,牧原集團年出欄100萬頭生豬、首農集團年出欄1萬頭肉牛、正興生態牧業年出欄5萬只肉羊等養殖場項目開工建設。
圍繞農村美,該縣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集中力量開展“三清一改”,創建“四美鄉村”示范鄉鎮1個、“四美鄉村”示范村35個。研究出臺《境內干線公路綜合整治方案》,對縣域內11條干線公路開展綜合整治。2018年,成功創建全省“四好”農村路示范縣、農村人居環境年終考核總評中居全市第二位。
圍繞農民富,該縣加快發展特色種植、養殖業,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因地制宜發展各類農產品加工業和鄉村扶貧車間,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廣大農民通過發展高效農業、流轉土地、就地務工、外出打工等渠道,增加了收入。2018年,全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42元,增長9.1%,高于城鎮0.6個百分點。
大手筆擘畫新藍圖 演繹城市建設交響曲
盛夏傍晚,華燈初上,是上蔡鳳凰公園一天最熱鬧的時候。勞累了一天的人們,扶老攜幼,來這里休閑、健身,談天、說地。走累了,可以坐在湖邊的石頭上歇歇腳,靠在湖邊的欄桿上吹吹涼。
鳳凰公園位于上蔡城北新區,始建于2017年初,建成于2018年10月,2019年春節前正式開園。公園的北側,是占地168畝的市民廣場。
在上蔡縣,除了鳳凰公園以外,群眾大型休閑文化活動場所還有早些年建成的蔡明園公園、英雄廣場,在建的有杜詩公園、濕地公園、森林公園等,規劃建設的大型場館有科技館、城市規劃展覽館、圖書館和群眾文化藝術演藝中心。
“幾年沒回來了,上蔡縣城的變化,簡直讓人認不出來了!”這是多數上蔡游子回鄉后發出的驚嘆。
近幾年,上蔡人對縣城的變化感受最為真切。
一是城市框架規模擴大了。該縣扎實推進四環建設,全長32公里的環城道路相繼建成通車。目前,縣城建成區面積39平方公里,城鎮化率38.7%。一個規劃面積70平方公里、60萬人口規模的城市框架基本形成。
二是城市變綠、變美、變亮了。縣委、縣政府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按照“以水潤城、以綠蔭城、以文化城、以業興城”城市發展思路,對城市進行規劃、建設和管理。全縣上下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以公共綠化為重點,道路綠化為骨架,實施規劃建綠、拆墻透綠、建景增綠,點、線、面全面推進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環城防護林帶新增造林綠化面積1960畝;城區綠化覆蓋率42.9%,成功創建“省級園林縣城”。
三是產城融合效果日益凸顯。該縣堅持產城一體、相融共生發展。160個項目花落上蔡,與之相伴而生的是海麟·黃淮商貿中心、城市新天地、中原空港物流園、惠民村鎮銀行、建業城、碧桂園、上蔡中學、縣婦幼保健院等一大批高端商住、教育、醫療、金融、物流項目也紛紛落地。
四是城市輻射力、引領力增強。城西建設有京港澳高速引線,向北規劃建設周駐南高速通明大道高速引線,向東已經規劃G345(原S331)周駐交界至上蔡縣城段公路改建工程,向南有S223(原S206)改建工程。項目全部建成通車后,將極大提升中心城區與對外交通系統銜接的便捷性,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支撐。
一個生態宜居、富有活力的新上蔡正在向人們走來。
不破樓蘭終不還 奮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火紅七月,進入一年一度的“燒烤”模式,而上蔡縣各級黨員干部撲下身子、邁下步子,走鄉村、入農戶,查弱項、補短板,真扶貧、扶真貧的熱度卻絲毫未減。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近期,上蔡縣鄉、村兩級組織開展的脫貧光榮戶、優秀共產黨員家庭、遵紀守法模范、熱心公益模范、美麗庭院模范、孝賢之家等先進典型評選表彰活動,也是一浪高過一浪。
“沖鋒求全勝,出師必凱旋;不破樓蘭終不還,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2019年是上蔡縣實現脫貧摘帽的總攻之年、決勝之年。該縣成立脫貧攻堅9大戰區、16個硬仗指揮部,迅速打響了脫貧攻堅的總攻之戰。
時間過半,決勝脫貧攻堅進入倒計時。眼下,上蔡縣分戰區開展的“清零提升”成效督察工作,也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之中……
上蔡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也是河南省貧困人口最多、脫貧任務最重的縣區之一。截至2015年底,全縣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村129個、貧困人口29461戶90182人,貧困發生率6.93%。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該縣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全縣頭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和最大政治任務,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集全縣之力、聚全民之智,圍繞“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如何退”等問題,建立健全組織領導、責任落實、政策支持、資金投入、監督檢查、考核評估一整套工作體系和運行機制,組織帶領全縣廣大黨員干部群眾聚力政策落實、補齊基礎短板、發展扶貧產業、創新破解難題,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扎實開展,減貧工作成效明顯。至目前,產業發展方面,全縣建成種植業扶貧基地440個,規劃建設大中型養殖場64個,建成光伏扶貧電站347座,以各種小加工為主的扶貧車間106個,吸納1200多名貧困家庭勞動力就近就業;實施就業扶貧“八大員”工程,安置貧困家庭勞動力9400名。基礎設施建設上,通村道路、農村安全飲水、生產生活用電、廣播電視信號通、寬帶通、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標準化衛生室全達標;全縣建成重度殘疾人集中托養中心32個,集中托養619名重度殘疾人;危房改造即將實現“清零”。
數據表明,2016年,該縣貧困人口9.01萬人,至2018年減至2.9萬人,3年時間累計減少6.11萬人,連續三年每年平均減貧2.03萬人,貧困發生率由2015年底的6.93%下降到2018年底的2.03%,172個貧困村中149個已實現出列。
“脫貧摘帽是一場沒有退路的背水之戰,是一場檢兵驗將的沖刺之戰,是一場攻堅拔寨的決勝之戰。”上蔡縣委書記胡建輝信心堅定地表示,“我們緊跟黨中央的令旗走,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2019年底所有貧困村出列、貧困縣脫貧摘帽的目標就一定能夠實現!”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