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蔡:建生態親水城圓百姓宜居夢
摘要:一座城市,有了水便彰顯生動和靈氣。上蔡,古蔡國的立國之地,境內百里平疇,水資源豐富,有大小河流40多條,本不缺水,但其城池卻選在不受洪水侵擾的高聳之地,故城西垣高臺之上的蔡侯望河樓,為九九重陽節登高的起源地,也是縣境內海拔最高處。
記者 陳司 通訊員 胡家豪
一座城市,有了水便彰顯生動和靈氣。
上蔡,古蔡國的立國之地,境內百里平疇,水資源豐富,有大小河流40多條,本不缺水,但其城池卻選在不受洪水侵擾的高聳之地,故城西垣高臺之上的蔡侯望河樓,為九九重陽節登高的起源地,也是縣境內海拔最高處。
因城處高地,無碧水穿過或環繞的上蔡縣城也就成了一座“缺水”型城市。
如今,這里發生的新變化和呈現的新景觀,正在“顛覆”人們對這個城市的認知。
清晨,上蔡縣城北新區鳳凰公園內,跳健身舞的、打太極拳的、環湖快步走的、拉板胡的、吹小號的……暢享生活,釋放激情,這里成了上蔡市民的新去處。
陽光透過樹梢,灑在曲徑通幽的林蔭道上。樹林里,一支婉轉悠揚的薩克斯曲《為你等待》裊裊傳出。湖邊的木質棧道上,愛美的女子憑欄而倚,用手機玩起了自拍。岸邊的蘆葦叢中,不時有鷺鳥飛進飛出。一陣涼風襲來,波瀾不驚的湖面蕩起層層漣漪,風吹草動,浮光躍金。
時值盛夏,華燈初上,是鳳凰公園一天中最熱鬧的時候。璀璨的燈光將湖面映照得流光溢彩,人們三三兩兩或成群結隊,扶老攜幼來公園里休閑、健身、納涼,談天說地話未來。
被喻為上蔡縣新的城市會客廳、景觀新地標的鳳凰公園,是上蔡縣2017年度第一批集中開工的社會事業類項目。公園占地面積262畝,總投資2.05億元,項目2018年10月建成,于2019年春節前正式對市民開放。該公園為開放式公園綠地,按照“一軸一帶兩區五組團”的規劃設計理念進行高標準、高品位建設。園內林木蔥郁,綠草如茵,并建設有人工湖。
該公園最初名為市民公園,因地處鳳凰溝一帶,加之園內人工湖的設計形似一支金鳳凰,寓意古蔡都的涅槃重生,最終定名為鳳凰公園。
緊鄰公園北側,建設有總占地面積約168畝的市民廣場。根據規劃,上蔡縣的“三館一中心”(科技館、城市規劃展覽館、圖書館和文化藝術演藝中心)也將于今年下半年在這里陸續開工建設。
在上蔡縣,不只是鳳凰公園才有這樣的美景。
近年來,上蔡縣以新型城鎮化為引領,搶抓納入全省百城建設提質縣機遇,以“兩園”(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兩河”(杜一溝、宿鴨湖引水工程)、“兩路”(周南高速連接線、駐上快速通道)、“一中心”(濱湖新城)為重點,不斷完善公共配套服務設施,勾勒一幅現代城市發展的新藍圖。
在該縣縣城東部,南北并行有5條溝渠,因其為東漢時上蔡縣令杜詩率眾所挖,人們將其從西向東依次稱為杜一溝至杜五溝,這也是該縣“五龍鎮”名稱的由來。
其中,距離縣城最近的杜一溝,曾經是一條臭水溝,每逢夏季,這里更是惡臭難聞。
為有效解決杜一溝污染嚴重和排澇能力不足的問題,改善城區周邊生態環境,2018年,上蔡縣啟動了總長16.9公里、計劃總投資8.5億元杜一溝綜合治理工程項目。經過一年的建設,工程已初見雛形,碧波粼粼的湖面,每天都吸引了不少的垂釣者。堤旁,栽種的各種綠化樹搖曳生姿,為過路的行人和前來賞景的人們送去綠蔭和清涼。
該項目由北向南,分上段和中段,開挖建湖;下段開挖清淤,擬建節制閘一座。整個項目景觀工程包括護坡、欄桿、綠地、濱水景觀步道、自行車道、景觀橋、觀景廣場、休閑廣場以及處在東環與南環交叉處的杜詩濕地公園。
著眼打造上蔡的生態之心,文化之眼,上蔡縣于2018年10月開工建設濕地公園項目。該項目地處上蔡縣東環大道與南環大道交叉處,總占地面積1000畝,系杜一溝綜合治理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濕地公園最大亮點是,建有占地面積48.37畝的微曝氣垂直流人工濕地。這是濕地凈化工程的核心部分,也是最具特色的處理工藝,集水質凈化與景觀美化功能于一體。項目建成后,將會形成持續、高效、穩定的水質凈化系統。
隨著杜一溝綜合治理項目和杜詩濕地公園項目的實施,著眼讓老百姓享有更舒適、更有品質的居住環境,教育、醫療、社區服務配套更完善,2018年,上蔡縣委托北京土人規劃設計公司規劃設計了北至蔡州大道、南至興業路、東至東環城路、西至春雨路,總占地面積9平方公里的濱湖新城項目。
該項目按照“一心、一軸、環廊、六片區”的空間結構,進行規劃設計。在濱湖新城核心區中央公園以東,還將重點打造特色水島商業街區。
依山傍水的好環境,引來了好項目。建業城、安恒御府、公園道一號棚戶區改造等一批項目紛紛進駐,縣婦幼保健院與協和醫院正在加緊遷建項目建設。完全建成后,一個面向未來的宜居新城,將以獨特的濱水新城風貌,成為上蔡城市發展的創新引領區。
為認真貫徹省、市政府《關于實施四水同治加快推進新時代水利現代化的意見》,著力解決上蔡縣區域內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水災害問題。上蔡縣委、縣政府擂響“四水同治”戰鼓,啟動了計劃總投資29.2億元、分期實施的供水節水與水系治理項目。該項目是集防洪除澇、水資源優化、水污染防治、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濱水景觀營造于一體的綜合性工程。該項目分三期建設,分別是一期引水工程、二期城區生態水系工程、三期縣域河湖連通工程與河道治理工程。目前,正在實施的項目一期從宿鴨湖上游引水進入上蔡工程將于今年底前建成通水。
為讓綠滿上蔡、四季常青成為魅力上蔡的靚麗底色,上蔡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積極投入森林河南生態建設。
在上蔡縣城西環臥龍大道的西側,“四十五里臥龍崗”的腹地,總占地面積2800畝、總投資5.6億元的上蔡森林公園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之中。
該項目于2018年7月立項建設以來,在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和相關單位部門通力配合下,項目呈現推進速度快、建設質量高的特點。
該項目在功能定位上,以生態文明與重陽文化相結合,森林城市與鄉村綠化美化相結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原則,重塑自然山水環境,塑造上蔡西部森林生態核心。
在建設上,該項目充分利用特殊的地貌環境,以森林養生、森林游憩的生態模式,強化生態過程的生態性、趣味性、藝術性,在改善縣城生態環境的同時,為市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休閑旅游場所。重點打造“一脈、雙湖、六區”,建成后將成為上蔡名副其實的“森林氧吧”。
因為區位,上蔡人把公園里以“城市激情”為設計基調建設的陽春湖和以“修身養身”為設計基調建設的靜秋湖,稱之為上蔡西湖。
城在林中、四面建湖的上蔡,成為一座呼之欲出的綠色生態親水城市,上蔡市民的幸福指數迅速攀升!
年輕時在外工作、現年72歲的王先生,退休后毫不猶豫選擇了回鄉。
“要聽戲,我就給你們拉一曲歡快的《朝陽溝》,也算是贊贊家鄉美吧!”在鳳凰公園,會拉板胡的王先生頗為自在地說。
堅持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于城市建設之中,按照“以水潤城、以綠蔭城、以文化城、以業興城”的城市發展理念,傾力打造駐馬店、漯河、周口三市之間區域性中心城市,千年古縣、河南省十大古城上蔡,漸次掀開了“一城春色四面湖”的大美畫卷,奏響了一曲城水相融、人水相依的磅礴樂章。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