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慧平:托養中心就是我的家
“托養中心新來個做護工的小姑娘,這些年她一直一個人照顧母親和奶奶,特別孝順,你們來采訪一下吧。”昨日,平輿縣老王崗鄉貧困家庭重度殘疾人托養中心的負責人陳學鋒聯系記者。
當天上午,記者在老王崗鄉托養中心二樓見到了這個名叫鄭慧平的小姑娘。樂觀、陽光是鄭慧平給記者留下的第一印象。面對記者,她略有一絲拘謹。隨著交流的深入,小姑娘逐漸打開了話匣子,講起了自家的往事。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1993年,鄭慧平出生于平輿縣廟灣鎮鄭樓村,家里有7口人,奶奶是肢體一級殘疾,母親是精神一級殘疾;父親沒有文化,平時靠打零工補貼家用。鄭慧平是家里的老大,從小就照顧奶奶、母親和兩個妹妹、一個弟弟。雖然日子貧寒,但很溫馨,從小操持家務讓鄭慧平變得遠比同齡人早熟。
隨著年齡的增長,家里的狀況逐漸好轉,鄭慧平似乎看到了越來越清晰的未來。2012年8月,19歲的鄭慧平在平輿縣職業中專畢業后到上海打工,有了一份相對穩定的收入,開始為家里攢錢,并像其他女孩一樣幻想未來。
打擊接二連三
2013年的一次體檢查出她患了腎積水、腎結石。經醫生確認后,高達十幾萬元的手術費用如晴天霹靂,將鄭慧平的美好計劃擊得粉碎。她不敢告訴家人,只能偷偷地買藥進行簡單的治療。
意外并沒有結束。2015年10月,鄭慧平的父親鄭海龍因高燒住院,被確診為肺癌。因籌不夠治療費用,急需住院的父親一直在家靠藥物保守治療。
2016年大年初六,趕回老家的鄭慧平因持續高燒被送進平輿縣人民醫院。直到此時,她隱瞞了3年的病情才被家人知曉。父親鄭海龍毅然把家里所有積蓄拿給了她,并堅持“女兒不治好病自己絕不住院治療”。鄭慧平含淚在醫院接受了手術治療。
盡管還在術后恢復期,出院后的鄭慧平立即將在家硬撐著做農活的父親送進了病房。但由于錯過了最佳治療期,在醫護人員的全力救治下也僅僅延續了兩個多月,父親便離開了這個命運多舛的家。
父親的去世讓鄭慧平痛不欲生,奶奶因承受不住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痛苦而突發腦梗住院治療,尚未成年的弟弟也因無法接受這一切而選擇了不辭而別,巨大的壓力使鄭慧平患上了抑郁癥,無法排解的苦痛讓這個23歲的農村小姑娘心力交瘁。
扛起家庭重擔
2018年,鄭慧平擦干眼淚,毅然決定用瘦弱的肩膀挑起家的重擔。她辭掉上海的工作,讓剛成年不久的小妹外出務工,自己回到了家中開始精心照顧母親和奶奶的生活。
令鄭慧平心存希望的是國家扶貧政策的落實,自2016年全面脫貧攻堅開始后,她家就開始接受來自政府和社會的援助。了解到鄭慧平家的情況后,幫扶責任人、駐村第一書記趙書杰與村干部一道說服鄭慧平帶著母親和奶奶住進了老王崗鄉重度殘疾人托養中心,專職護理母親和奶奶兩個人。
未來充滿希望
提到現在的生活,鄭慧平非常開心和滿意,不僅母親和奶奶能夠得到醫療和生活保障,而且在托養中心,自己的腎病治療也非常方便。
“托養中心就是我的家。我在這里可以全心照顧母親和奶奶,而且管吃管住,一個月還有2000元的工資,這樣可以攢點錢給她們買點水果吃。”
鄭慧平很慶幸自己聽從了第一書記和村委干部的勸說,現在生活得很幸福,只是提起父親,她依舊會哽咽流淚。
“托養中心的人對我非常好,俺的日子會越來越好的。”鄭慧平說。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