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編辦深化“放管服”改革釋放新活力
摘要:為企業“松綁” 為群眾“解絆” 為廉政“強身”市委編辦深化“放管服”改革釋放新活力本報訊 (通訊員 趙新武)近年來,市委編辦
為企業“松綁” 為群眾“解絆” 為廉政“強身”
市委編辦深化“放管服”改革釋放新活力
本報訊 (通訊員 趙新武)近年來,市委編辦圍繞為企業“松綁”、群眾“解絆”、廉政“強身”的工作思路,切實把“放管服”改革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政府效能,激發經濟社會發展活力,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得到企業和辦事群眾的認可。
為企業“松綁”。為營造一個更加寬松的經濟社會發展環境,市委編辦把精簡行政審批事項作為為企業“松綁”的“當頭棒”,嚴格依照國務院、省政府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文件,根據法律法規的立、改、廢、釋情況,并結合機構改革,持續加大取消和下放市級行政審批事項。2014年以來,我市先后對市級行政審批事項進行了5輪清理,行政審批事項由2014年的260項減少到2018年的107項,精簡59%。目前,市級保留的107項行政審批事項,全部為依據法律法規設定的行政許可。本著“為群眾辦好事,讓群眾好辦事”的原則,市委編辦還在全省率先開展了行政審批標準化工作,著力解決行政審批不夠規范、自由裁量權過大、審批效率低的問題,企業滿意度逐年提高。
為群眾“解絆”。過去,一些政府部門工作人員,群眾觀念意識淡薄,把開具“無謂證明”當作權力的象征,把索要各類證明,作為刁難辦事群眾和“免責牌”的手段。為搬掉這些不合法、不合規、不合理的“絆腳石”,2016年市委編辦開始清理規范“無謂證明”,解決基層群眾“辦事難”等問題。要求市政府各部門面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開具的各類證明及蓋章環節,凡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原則上一律取消。通過減證便民專項行動,最大限度地方便群眾,全面優化營商環境,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進一步增強。據統計,市級共梳理各類證明材料201項、取消186項、保留15項,精簡93%。2018年,市委編辦還牽頭組織開展了審批服務事項“一次辦妥”和“三級十同”梳理工作,為我市“一網通辦”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尤其是開展鄉鎮審批服務事項梳理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為群眾辦事打通了“最后一公里”,方便了廣大偏遠地區群眾辦事。
為廉政“強身”。“暗箱操作”是政府工作人員滋生腐敗的重要根源之一。為打造一個陽光政府,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市委編辦把編制權力和責任清單作為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要手段。按照“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的原則,市、縣、鄉三級政府全部建立了權責清單制度,并在市政府網站和各部門網站向社會公開。尤其是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了鄉鎮政府權責清單制度,受到省里表揚。據統計,至2018年底,市政府各部門行政職權3754項全部編制權責清單,并對外公布,接受社會監督。通過編制公布權責清單,將政府各部門的行政職權,包括職權名稱、設立依據、辦理條件、承辦部門和科室聯系方式、辦事流程等,全部以清單形式向社會公布,讓群眾對政府各部門的權力范圍清清楚楚,有效防止權力“暗箱操作”,有效鏟除了滋生腐敗的土壤。同時,市委編辦還開展清理“紅頂中介”工作,進一步減少不必要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無法定依據的一律取消。對已取消的中央指定地方實施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一律不再作為行政審批的前置條件。對保留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要明確辦理時限、工作流程、申報條件、收費標準并對外公開。至2018年底,清理“紅頂中介”63項、保留14項,加快推進中介服務機構與主管部門脫鉤,切斷了利益關聯,斬斷政府部門滋生腐敗的鏈條。
責任編輯:dr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