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赫迪:一串故事一首歌
摘要:□全媒體記者 許 靜 文/圖2月26日,駐馬店技師學院派駐確山縣竹溝鎮西王樓村第一書記陳赫迪因突發急性心肌炎住進醫院重癥監護室。熟悉他的人都說,小伙子是因為勞累病倒的。
□全媒體記者 許 靜 文/圖
2月26日,駐馬店技師學院派駐確山縣竹溝鎮西王樓村第一書記陳赫迪因突發急性心肌炎住進醫院重癥監護室。熟悉他的人都說,小伙子是因為勞累病倒的。3月2日,記者趕到西王樓村,采訪了技師學院駐村工作隊、西王樓村黨支部書記和村里的群眾,聽到了一串感人的故事。

陳赫迪(右)在工作中。
建立電商平臺做起“銷售員”
眼下,駐馬店技師學院駐村幫扶工作隊與西王樓村合作社聯手建立的電商平臺,經營形勢一天比一天好。村里人數著鈔票咧嘴笑:“電商這家伙把俺村的土特產變成了錢,中,管用!”
西王樓村山清水秀、物產豐富,當地的土特產更是質優價廉,但由于地處淺山丘陵區,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好東西無處賣,更賣不上好價錢。
2017年底,駐村不久的陳赫迪經過認真調研,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建立電商平臺,利用學院的信息和眾多教職工的人脈資源為貧困戶當代言人和推銷員,幫他們銷售土雞、野蘑菇、粉條、蜂蜜等土特產。這個提議得到了學院領導的贊成和支持。
說干就干,陳赫迪和隊員們先深入各貧困戶的家中,根據其種植、養殖情況,整理出30多種土特產,掛在網上出售。同時,隊員們把銷售信息發送在學院教職工微信群里,供教職工下單訂購,待駐村隊員周末回家時,直接把大家訂購的土特產帶回,送到教職工手中。隊員們還根據訂單情況,引導貧困戶確定種植、養殖品種和規模。這下好了,西王樓的土特產成了搶手貨,群眾的收入提高了,日子好過了,干勁也更大了。
精準幫扶一戶都不能少
2018年夏季的一天下午,陳赫迪帶領西王樓村全體干部前往趙溝村貧困戶李栓家,幫其搬家。
李栓是個殘疾人,和近90歲的老母親一起生活,家里兩間瓦房在2015年就被定為危房。政府幫他建了新房,但他對國家的幫扶政策缺乏了解和認識,擔心其中有什么問題,又加上性格執拗、脾氣倔強,一直居住在老房子內,拒絕搬入新房。隨著雨季的到來,老房子出現開裂、變形等問題,隨時有倒塌的可能,一旦倒塌,后果不堪設想。陳赫迪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和村干部多次上門做其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就為一個目的,讓李栓和母親搬離危房、脫離危險。陳赫迪等村干部的不懈努力終于打消了李栓的顧慮,可又一個難題擺在了李栓面前,老母親不久前跌倒受傷,剛從醫院出來,行動離不開輪椅。作為殘疾人,李栓又幫不上忙,咋辦?陳赫迪當場表示,村干部幫他們搬家,于是,10余名村干部和駐村隊員在陳赫迪的帶領下,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忙碌,終于將李栓家的物品全部搬到新房。
今年52歲的熊海龍是熊老莊人,妻子因病去世,留下三個孩子,還有一個單身哥哥和他一起生活,日子過得異常艱難。怎么讓熊海龍家脫貧致富呢?陳赫迪和村干部們根據熊海龍家的情況想門路、選項目。因為熊海龍養過牛,又住在山邊,就鼓勵他養牛。可熊海龍家太窮了,根本無力拿出本錢,咋辦?陳赫迪便去信用社做擔保,幫熊海龍貸款5萬元,讓熊海龍養了20頭牛,又種了20畝紅薯。2017年,熊海龍家脫了貧。
陳赫迪還依托學院優勢,將村里曹小龍、王世浩等5名輟學的孩子送進技師學院就讀,并幫他們在學院食堂勤工儉學。去年7月,曹小龍的父親去世,臨終前拉住陳赫迪的手說:“陳書記,多虧您!孩子有門技術,以后就有碗飯吃,我死也瞑目了。”
特色種植產業扶貧闖新路
西王樓村位于確山縣竹溝鎮西部,全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49戶106人。主要致貧原因是因病、因殘和自身發展動力不足。陳赫迪與脫貧幫扶工作隊進駐后,采取多種舉措,著力改善西王樓村容村貌,大力實施脫貧攻堅,帶動村民脫貧致富。
為了讓西王樓村貧困戶脫貧致富,陳赫迪帶領幫扶工作隊多次參觀考察、反復論證,決定依托技師學院打造西王樓扶貧蔬菜種植基地,通過“幫扶單位+合作社+農戶”的模式,促進蔬菜產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駐馬店技師學院有在校生8000余人,學校餐廳蔬菜消耗量巨大,能拉上這個“大買主”,獲利定然可觀。陳赫迪就通過學院領導與餐廳老板對接,洽談協商向其供應優質蔬菜事宜,終于以誠意打動餐廳老板。餐廳老板表示,支持駐村工作隊的扶貧工作,與西王樓村農業合作社簽訂合同,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餐廳優先使用西王樓的蔬菜。隨后,經過充分考察、論證,確定首個扶貧蔬菜種植基地面積5畝多,種植蔬菜品種為蘿卜、上海青、大白菜、黃心菜等,然后逐步擴大面積,直至帶動全村大面積種植,形成規模化的支柱農業產業,打造特色蔬菜品牌。扶貧蔬菜種植基地由西王樓村合作社與貧困戶簽訂種植合同共同經營,合作社負責進行技術指導、跟蹤服務和保價銷售,貧困戶提供勞力和土地,銷售利潤合作社與農戶三七分成。陳赫迪又多方聯絡,協調企業贊助,并讓合作社聘請專家擔任顧問、對農戶進行技術培訓。同時,約法三章,所種蔬菜必須綠色天然,不施任何化肥和農藥;價格公道,服務優質;銷售所得,全部用于定點幫扶。
去年8月22日,西王樓扶貧蔬菜種植基地開播。在他們的辛勤耕耘、精心管理下,西王樓扶貧蔬菜種植基地里的蔬菜生機勃勃、長勢喜人,當年就獲得好收成。群眾賣了菜,數著鈔票,笑得合不攏嘴,紛紛打趣:“這下,咱頭上這頂貧困戶的破帽子該扔了吧!”“這多虧陳書記和幫扶隊。”“走,咱請他們喝一壺!”
重任在肩,夙興夜寐。長期的操勞侵蝕了陳赫迪的健康,2月26日,他因突發急性心肌炎住進了醫院重癥監護室。他的病牽動著西王樓村父老鄉親的心,大家紛紛到醫院探望。
記者連線正在醫院接受治療的陳赫迪。他托記者轉告大家:“我的病情大有好轉,盼望早日回村工作,決不辜負組織的重托和大家的厚愛。”
責任編輯:wtt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