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足年貨過大年
摘要:□全媒體記者 鄧丹華 文/圖 王橋村大集。年年有“魚”。購買花卉。挑選春聯。“老板,來1斤黑木耳、2斤黃花菜。”1月30日上午,記者來到汝南縣羅店鎮王
□全媒體記者 鄧丹華 文/圖
王橋村大集。
年年有“魚”。
購買花卉。
挑選春聯。
“老板,來1斤黑木耳、2斤黃花菜。”1月30日上午,記者來到汝南縣羅店鎮王橋村大集,看到村民王毛妮正在趕集辦年貨。
王橋村大集是羅店鎮的一個村集。當天,像王毛妮一樣趕集置辦年貨的村民有很多。記者隨王毛妮在趕集的人群中艱難穿行,卻被兩條隊伍擋住了去路,原來是領快遞的“長龍”。“我在外地打工時買了當地的土特產,讓家人嘗嘗鮮。”“我在廣州為家人買了新衣服,為孩子買的玩具。”領快遞的村民臉上溢滿了幸福。
“饃筐、箅子都是我用高粱稈編的,價格便宜。”70歲的王橋村村民徐春霞與其他趕集的村民不一樣,她是來銷售自己編的炊具的。
“當家的,‘福喜臨門、萬事如意’掛飾春聯,掛在家里肯定漂亮。”村民郝留帶著老婆孩子,在賣春聯的小攤前左挑右選了半個小時。一旁,一位退休教師現場用毛筆書寫春聯,也引來大家的圍觀。一副春聯墨跡未干,就被一名村民花15元錢搶走了。
“白菜2角錢一斤,青椒5元3斤。”在集市一隅,記者感嘆菜價的便宜。村民王來賓說,這是他自家種的,既新鮮又便宜,大家都很喜歡。
“大嬸,該過年了,還不歇歇?”“過年了,我們就圖個忙活勁兒、紅火勁兒!”記者看到,一位老人一手掂著條大魚,一手提著一大塊肉,笑呵呵地走過來。經詢問得知,她的孩子最近幾天要回來過年,她就提前準備食材,過年的時候吃。
“現在宰魚很方便。”談起自己的魚生意,村民王安民打開了話匣子,“以前是手工操作,一個集還賣不了100斤,現在用機器宰魚,一天能賣1000多斤。”
“媽媽,要這盆花。”在一花攤前,幾名村民正在挑選花卉。村民曹小娟說,買一盆金橘,綠油油的葉子配上黃橙橙的小橘子,非常喜慶。“每天都能賣出二三十盆。”看著手中的鈔票,花店老板彭艷芝高興地說。
“他爸,咱中午吃點兒炒涼粉,下午再逛逛,就把年貨辦齊了。”聽到炒涼粉,一下勾起了記者的饞蟲。走,排隊吃炒涼粉去,下午繼續和村民們一起逛年集。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