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餐+課后服務” 覆蓋濟南市主城區386所學校
摘要: 開展“食堂+配餐” 及“課后服務” 2018年12月27日,濟南市教育局發布《濟南市教育局關于進一步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將實施


開展“食堂+配餐”
及“課后服務”
2018年12月27日,濟南市教育局發布《濟南市教育局關于進一步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將實施學生課后服務向推進課后教育工作轉變和深化。
讓教育有溫度、城市有溫情。濟南市教育局局長王品木介紹,目前濟南市主城區386所學校,全部開展了“食堂+配餐”及“課后服務”,覆蓋率為100%,36.51萬名學生受益,主城區所有中小學校全部做到“兩項服務”全覆蓋、學生服務需求全滿足兩個100%,安排包括開放閱讀、自主學習等7大類活動共3341項,做到了學生“早到可進校,進校有事做,做事有指導,晚走有管護”,切實解決了家長后顧之憂。
此外,有溫度的濟南教育還體現在各個方面。2018年,濟南市實現中小學(幼兒園)冬季清潔取暖全覆蓋。下撥專項資金5000萬元,全面實施中小學、幼兒園冬季清潔取暖升級改造工程,確保廣大師生喝上熱水、吃上熱飯,溫暖過冬。
堵疏結合
治理教師有償補課
在師德師風建設中,濟南市教育局先后出臺《中小學教師師德考核辦法》和《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實施意見》,2018年查實有償補課在職教師108人,處理相關責任人36人。同時,堵疏結合,以“課后延時服務”“義教助學”“空中課堂”等取代“有償家教”,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
為進一步加強扶貧工作,健全困難學生資助體系,濟南市教育局積極推進重慶武隆、湖南湘西和山東臨沂教育東西部扶貧深度協作,共接收450名校長教師來濟培訓,派出210名骨干教師和校長支教。全市累計支出各級各類學生資助金2.93億元,受益學生13.9萬人,實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全覆蓋。
此外,濟南市全面實施《濟南市學校安全風險清單和責任清單》,筑牢安全防控體系。創新安全教育形式,密集開展應急演練,據統計全市中小學共開展各類集中應急演練4310次,參演師生340萬人次。投資780萬元,在全省率先實現全市中小學和普惠性幼兒園校方責任險全覆蓋,受益學生達到97.8萬人。
到2020年
濟南主城區建385所學校
2018年,濟南市出臺《濟南市中心城基礎教育設施三年建設規劃》、《濟南市中心城教育資源優化配置實施意見》等,至2020年計劃投資200余億元,在主城區建設各類基礎教育設施385所,其中幼兒園202所,小學100所,初中47所,九年一貫制28所,高中8所,全部建成后可為中心城增加基礎教育學位34萬余個。
據介紹,2018年濟南市中心城區已開工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134所、完工81所、新增學位7.1萬個(全市開工新建改擴建172所,完工151所),有效緩解了教育資源不足矛盾,濟南市教育設施配建機制經驗做法被省政府在全省推廣。2018年投入15.8億元專項資金用于消除大班額問題,開工率、完工率均居全省第一。
王品木表示,2019年濟南市教育局把“減負提質”作為工作主題,將進一步完善午間配餐和課后延時服務機制,完善疏堵結合治理在職教師有償補課工作機制。全面建立生均撥款制度,落實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政策,統一城鄉義務教育學生“兩免一補”政策,向城市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作業本。“提升省會教育的首位度,辦好有溫度有品質的濟南教育。”
學生早到可進校,進校有事做,做事有指導,晚走有管護……2018年,濟南市主城區386所學校,全部開展了“食堂+配餐”及“課后服務”,覆蓋率為100%,36.51萬名學生受益。濟南市教育局局長王品木表示,2019年將把群眾所需、所思、所盼作為教育工作的著力點,在“有學上、上好學、服好務”方面聚焦發力,使省會教育質量明顯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明顯提升,市民的教育獲得感明顯增強,辦好有溫度的濟南教育。(本報記者 李飛 潘世金)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