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河英雄王彥秋
摘要:寒冬清晨,氣溫低至零下5攝氏度,一中學生不慎落入冰河,生命垂危。他不顧病體,飛奔到河邊,破冰救人。
冰河英雄
——記遂平縣煙草公司職工、退役軍人王彥秋
記者 劉 陽 閆海峰 代廷偉 文/圖
軍功章也是全家的驕傲。
寒冬清晨,氣溫低至零下5攝氏度,一中學生不慎落入冰河,生命垂危。他不顧病體,飛奔到河邊,破冰救人。
這一感人的場面并非是電影鏡頭,而是前不久發生在遂平縣城的真實故事。
連日來,遂平縣煙草公司職工王彥秋冰河救人的英雄壯舉被廣為傳頌,社會各界紛紛為這名英勇的退役軍人點贊。
面對生命危險,是什么力量讓他不顧個人安危,舍生忘死英勇救人?1月11日,記者來到遂平縣,探訪這一英雄壯舉背后的故事。
面對冰河,奮勇一躍
“三九四九,凍死貓狗”。雖然才是二九的第三天,但零下5攝氏度低溫的清晨,朔風凜冽,天寒地凍,遂平縣城南的汝河水面結的冰有幾個銅錢厚。
遂平縣城老南關大橋東西兩側的汝河公園里,一些老人不懼寒風在晨練。那天早晨7時20分左右,天還沒大亮,王彥秋從橋南附近天香閣小區的家里剛走上橋,就聽到橋東側發出“有人落水了”“救命啊”的呼救聲。這時,他迅速跑到橋北東面大約200米的事發地點。在部隊學習過下水救人知識的他,脫下棉襖和毛褲,身子一躍破冰下河將落水者救上岸。
一米七多的個子, 膚色黑紅透白,結實干練,這是記者在遂平縣人民醫院病房見到王彥秋的第一印象。“我沒事兒,前幾年還練習手掌劈磚。只是腿上幾處被冰割破,現在已經好了。”王彥秋擼起袖子和褲腿給記者看,只見他的胳膊和腿上有10多處傷痕,小腿上兩處血痂還沒掉。
親歷者介紹感人的救人場景。
幾位晨練的老人看到此景,一邊呼救一邊尋找樹枝進行施救。
王彥秋趕到時,驚慌失措的女學生越掙扎水越深??赡苁且驗榇┲鸾q服有一些浮力的緣故,女生的頭還露在水面上。
縣城老南關大橋西側汝河建了一條橡膠壩,壩下河水減少,但水面還有幾十米寬、兩三米深。女學生已在河道中間,生命危在旦夕。
刺骨的冰水,幾乎把他的手腳凍僵,好不容易接近了目標,但水的浮力將他們一次次沖散,王彥秋一把沒拉住她,自己被帶入水中嗆了幾口水。女生神智雖然還算清醒,但身體早已凍僵,給救援帶來了很大的難度。
他全然不顧寒冷徹骨、不顧冰碴傷人,一邊安慰一邊使出全身力氣接近女生,終于在離女生半米處抓住她的衣服,慢慢拖動移向北岸。
王彥秋用另一只手掌破冰開路。靠近岸邊,他抓住伸過來的樹枝將女生拽上岸。王彥秋后來說,那時他已感到體力不支,但仍咬牙堅持。
遂平縣中醫院的救護車、遂平縣應急救援局的救援車也趕到了現場。
在遂平縣中醫院,經檢查女學生除受凍感冒之外,無其他大礙。
被救女學生的家人要厚謝王彥秋,被他婉言謝絕了:“救人是應該的。”
然而,在場的人們并不知道王彥秋是個病人,2018年12月27日,他從玉山鎮煙草站值班回家,感覺身體不適就到遂平縣人民醫院檢查,沒想到查出來血壓、血糖有些高,還有急性腎炎,于是就住院治療。1月1日晚,王彥秋回家洗澡、換衣服。1月2日早晨返回醫院的途中,便發生了這舍身救人的一幕。
拿出當年的立功受獎證書,王彥秋心潮澎湃。
在遂平縣人民醫院病房里,王彥秋還在輸液。面對絡繹不絕的慰問看望者,不善言辭的他靦腆地笑著,只是說:“不救的話,過不了心里這道坎兒。”
正在查房的醫生打趣道:“彥秋,你做了很多人做不到的事情,你就是我們心目中的英雄。”
“現場情況緊急,為了救起落水者,我必須上!這是一名共產黨員和退役軍人的職責和擔當,沒啥可猶豫的。”王彥秋說起當時的情況很平靜。
軍營生活,練就俠肝義膽
“王彥秋的英勇壯舉并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他那一刻的挺身而出,是忠誠本色迸發的力量。王彥秋是我們部隊的尖兵,執行各項任務時,他總是沖鋒在前,從沒有因為危險而后退。”當年與王彥秋一個連隊的正陽縣戰友萬延平一臉自豪地說,“王彥秋在部隊榮立三等功一次,還受過六次嘉獎。”
“王彥秋做這樣的事兒,我們一點兒不驚訝,他在部隊時就愛幫助別人。”一起從遂平縣參軍入伍的戰友趙振中如是說。
王彥秋的父親和哥哥都是軍人,他小時候隨軍在軍營長大,最大夢想就是當兵。
1984年10月,他應征入伍來到曾被中央軍委授予“對越自衛反擊戰阻擊英雄連”的原廣州軍區55集團軍165師某連,擔任機槍正射手。他軍事素質過硬,無論是單杠還是5公里越野成績都是優異。后來,他所在部隊接到命令要開赴前線,他寫了請戰血書并寫好了遺書,由于戰事變緩沒有成行。
1985年10月,因部隊整編,王彥秋調到廣州軍區41集團軍164教導師某連,干過基建、帶過新兵,當過連隊文書、上士班長,無論在哪個崗位,他都嚴謹細致、盡職盡責,高質量、高標準地做好工作。
1986年,他所在部隊負責廣州中山大學新生軍訓,抽調的教官中就有王彥秋,他們來到中山大學為大學新生軍訓,為期一個月。軍訓結束,由于表現突出,王彥秋受到所在師嘉獎一次。
“我們的戰友來自五湖四海,廣東、廣西、貴州的都有,離家遠思鄉情濃,如何在伙食上進行調劑,成為炊事班班長的一項重要任務。”萬延平說,“王彥秋主動申請到條件更艱苦的炊事班任班長,負責200多人的伙食,一日三餐不重樣,動了不少心思。”
萬延平告訴記者,記憶最深的是新兵剛入伍時,誰有個頭疼發熱或者訓練中出現狀況都會引起王彥秋的注意,讓其享受炊事班專門為病號做的一碗雞蛋面。
“別小看這碗雞蛋面,里面是彥秋滿滿的情誼。一兩個荷包蛋,不稀不稠的面條,常常讓戰友吃得心里熱乎乎的。”萬延平念念不忘當初王彥秋做的那碗雞蛋面。
1987年10月,因為工作認真負責、后勤保障有力,王彥秋榮立個人三等功。
王彥秋與趙振中在一個軍營不一個連隊,但兩個連隊的炊事班在一個四合院里。所以,他倆經常碰面。“我家是農村的,條件不好,每次遇到困難找他借錢,他從未拒絕。他家里條件也不好,但是他特別會省。”趙振中深情回憶說。
“他總是這樣,不顧及自己。病又那么重、水又那么深、天又那么冷,差一點兒就把他自己‘擱’里頭了。”趙振中說起救人的場景自己至今還害怕。
面對戰友們關切的話,王彥秋說:“從當兵到現在,這是危險離我最近的一次。之前也經歷過一些緊急情況,但都是經過充分準備的,包括這次下河前的脫衣服準備。再說,需要我們挺身而出,就不容猶豫、不能退縮。”
退役三十年,一直在助人
1989年春節前,從軍近五年的王彥秋退役回到家鄉,后被安置到遂平縣煙草公司工作。遂平縣煙草公司是一個先進的團隊,連續多年保持“河南省文明單位”榮譽稱號,曾出現先進典型“全國模范煙草專賣干部”劉富忠,他忠于職守,面對不法分子的威逼利誘,一身正氣、大義凜然,在為維護國家利益同不法分子的搏斗中壯烈犧牲。
退伍不褪色的王彥秋,近三十年來,從煙草倉庫保管員到煙草倉庫主任,從卷煙倉庫主任到配送中心主任,從煙草科副科長到工會副主席,從煙草科黨支部書記到玉山鎮煙草站工作人員,每一步都邁得很堅實、走得很鏗鏘。前些年,年年獲得縣煙草公司優秀共產黨員和先進工作者。近幾年,為了推送幫助年輕人進步,他主動放棄中層領導位置和評先晉級指標。如今,雖然已年過半百,他仍是縣煙草公司里年輕職工的導師和楷模,既是單位工作的中流砥柱,更是身邊群眾信賴的人。
在同事劉海眼里,王彥秋工作中是一個拼命三郎。“以前,他作為遂平縣煙草公司煙草配送中心主任,很多事情親力親為,很多店主對他的評價也很高,那么沉的箱子,都是他一箱一箱扛著送下去。無論風刮日曬還是雨雪撲面,他每天早上7時開車到市區配貨,一年四季從未間斷。前段時間在一起閑聊,得知他因常年勞累患有肩周炎,我們都勸他歇一歇,可是他以工作為重,不肯休息,更不肯閑著。”劉海說。
“那段時間,彥秋即使不陪著送貨的同事下鄉,也要在單位等著所有的配送車輛安全回到單位,才肯回家吃飯。彥秋說不看到他們一個個都安全回家心里不踏實。”王彥秋的妻子張云補充說。
“王彥秋是一個熱心人,他幫助人的事兒講不完。”采訪中遂平縣煙草公司經理周韶光對記者說,“去年機構改革,王彥秋主動要求到玉山鎮煙草站上班,每天早上起來打掃院子,給大家做飯,収煙葉時負責打包常常忙到夜里11時多,次日仍然早早起來干。無論工作崗位如何變動,他都是不知疲倦、任勞任怨、兢兢業業工作。”
趙書芳膝下無兒無女,退休后回到西平老家一個人居住。前些年,不論是擔任公司工會副主席還是調整到其他工作崗位,只要接到趙書芳的求助電話,王彥秋都會義無反顧地趕到西平為她排憂解難。在趙書芳生病住院期間,王彥秋忙前忙后聯系醫生救治,又找來護工對她進行悉心照料,轉到市區醫院后,王彥秋也是經常去探望,直到趙書芳去世。
1997年,戰友趙振中因女兒患病找王彥秋借錢。雖然當時王彥秋手頭并不寬裕,但還是二話不說湊了500元錢遞到趙振中手上:“別嫌少,拿著給閨女治病,不用還了。”
“孩子病治好后,我帶著女兒提著禮物到彥秋家致謝。他既是我的戰友,更是我生活中遇到困難時第一個想起的人。”趙振中感慨地說,“多年來,無論遇到什么困難,王彥秋都會全力相助,我們二人的友誼保持至今。”
聽說王彥秋冰河救人,遂平縣煙草公司退休職工孫秀燕告訴記者:“王彥秋這次可不是第一次救人。”
在部隊激情燃燒的歲月(右三為王彥秋)。(資料圖片)
1993年夏天的一個中午,孫秀燕在煙草公司院內給門前的小菜園打藥不慎中毒。恰巧王彥秋從樓上下來看到她口吐白沫,又聞到濃濃的農藥味兒,立即騎上自行車把孫秀燕送到遂平縣人們醫院急診科搶救,經過洗胃治療,保住了性命。
“他不讓對外說,所以同事也很少有人知道這件事情。”孫秀燕說。
王彥秋同樣平淡回應:“遇到誰有困難幫一把,都是應該的。提那些陳谷子爛芝麻的事干啥?”
“這個社會充滿了正能量,人們還是歡迎做好事兒的人。”王彥秋告訴記者,“做人要將心比心,誰都可能遇到無法自救的情況,見義勇為是做人的基本道義。不論是誰落難,不論何時何地,我都會盡力去幫助別人,絕不會袖手旁觀。”
一個好人,帶動一家好人
在采訪王彥秋河冰救人過程中,記者發現除了家庭熏陶、部隊教育、單位培養等社會好風尚之外,王彥秋小家庭的一個現象十分引人注目。
王彥秋于1987年入黨,在遂平縣人行上班的妻子張云也有10年黨齡,兒子王晨曦于2012年在遂平一高高三時已成為預備黨員,如今已有7年黨齡。一家人有著共同的價值取向和人生追求。
張云的同學張賀玲在朋友圈里發了這樣一條信息:遂平煙草公司王彥秋勇救落水學生,為他點贊!這是我同學的老公!俗話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前年的冬天深夜,小云從市區回來,看到清河橋有個彳亍走路的女子,聯想到我在朋友圈里發的消息,及時聯系溝通,幫助走失多天的女子找到了親人。
原來,2017年10月的一個夜晚,張云從市區走親戚回來到清河橋上,突然看到一個女子淋著大雨雙手抱肩似無目的地走著,她心想:有誰會在雨中這樣走呢?很快聯想起同學張賀玲前幾天在朋友圈里發的一個精神不太正常的女親屬走失的信息,立即給張賀玲打電話告知核查。張賀玲的親屬很快趕到,果然是已經走失4天的那位女子。
無獨有偶。2017年11月份的一個夜晚,張云在單位加班到深夜騎電動車回家,看到一個光腳女子在縣城老南關大橋由北向南而行,便停下車子上前詢問。原來,這是一個娘家在外省的女子,那晚再次遭到家暴,萬念俱灰,欲投河自盡。張云左勸右勸,終于勸通女子回頭,把女子送到一個好友家。
張云還是著名“吳房義工”團隊的一員,做義工已經10年了。這幾年,張云一直在資助一名貧困學生,目前這名學生已上到大學二年級。
兒子王晨曦,品學兼優,在高中、大學都是學生干部,還是一名與母親一樣的社會志愿服務者,帶動更多的人參與到志愿者服務工作中,服務家鄉人民,為河南人爭光。
“爸爸很平凡,但爸爸就是我心中的英雄!”王晨曦這樣評價父親,“爸爸對我的言傳身教,讓我今天對他的舉動一點兒也不覺得驚訝。”
王晨曦說:“小時候,我們一家三口外出遇到乞丐,他都會讓我和媽媽在一旁等著,自己去附近買來水和食物遞給他們。有一次,我們在醫院門口看到一個快要分娩的孕婦上臺階困難,我們就主動上前攙扶。我知道爸爸不完美,可是救人的這一刻他是完美的。他既是我心目中學習的榜樣,更是我的驕傲。”
這份親情,深入骨髓、血肉相連;這份愛心,溫暖大家、凝聚人心。
一個好人帶動一群好人,一群好人托起一座“好人之城”。如今,好人事跡層出不窮,人人爭當好人,已成為駐馬店這座文明城市的底色,彰顯著文明的溫度。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