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科研的力量強健學校騰飛的翅膀
——訪上蔡中學董事長陳青海
摘要: 編者案:在12月27日駐馬店市教育教學工作會議上,上蔡中學(高中部)以同類學校全市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被授予市普通高中教學質量(管理)先進學校,并獲40萬元獎勵;高中文科
編者案:在
讓科研的力量強健學校騰飛的翅膀
——訪上蔡中學董事長陳青海
科研興教,教研興校,科研興則教育興,教研強則學校強。一個學校的教學和科研就好比汽車上的兩個輪子,一個輪子轉只能原地打轉,兩個輪子同轉方能滾滾向前。教育科研是學校發展的生產力,教育科研是學校騰飛的發動機,教育科研是學校卓越的催化劑。
作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陳青海在四十年引領企業創新發展中深知科學技術的重要性,深深體會到鄧小平同志所說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魅力之所在。走科技創新之路正是陳青海企業經營成功的最大法寶。
依靠不斷的科技創新和誠信經營走向成功之后,陳青海這個優秀農民企業家的內心并不充實。老家上蔡縣是一個人口大縣,常年有50萬左右上蔡籍人士在外地打工。一方面,受教育程度的有限,讓外出人員無法擺脫低收入困境,另一方面,因工作忙碌,外出務工人員子女得不到應有的關愛和教育,辦一所民辦學校的想法在他的腦海中萌生。這樣既可以為大量在外務工人員解除子女無人照管的后顧之憂,還能實現自己振興家鄉教育、回報家鄉人民的夢想。于是,
子女的教育是每個家庭的頭等大事,面對家長們對孩子成人成才的殷切希望,陳青海感慨良多。通過前期學習調研和向專家內行求教,他洞察到教育行業的發展現狀和存在的普遍問題,明確了必須站在教育的改革前沿,用科研的思維改變教育,用創新的方法科學管理,從而為學生的成人成才奠基。
一、用科研的思維管理,讓文化立校
用科研的思維管理,并不是說學校管理一定事事都立項課題,但事事都要科研理性的思維方式。從新聞媒體和教育者那里,陳青海得知每年高考前后,不少學校都曾呈現高三學生的“撕書”場景,那仿佛演變成為一場肆無忌憚的畢業禮。對于懷揣教育夢想的陳青海來說,這樣的景像痛心不已,也同時讓他對如何管理學校倍加警醒。
由于一些學校沿用傳統的教育模式,教學管理還停留在空耗時間、死拼體力的落后思維上。機械的卡、壓,造成了現在的學生求學與厭學并存,知識增長與身心煎熬同在,教育者期盼高升學率與精神緊張焦慮交織,這嚴重違背了教育教學規律。陳青??吹焦缘膽嚱逃龑W生身心摧殘的嚴重結果,他知道要走出這種誤區,必須追求辦學思維的科學性、合理性、前衛性,讓思維后的決策能經得起空域廣度和時域長度的檢驗,而不能僅憑經驗作辦學決策。
教育科研是促進學校改革和發展的第一生產力。陳青海深深地懂得,要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高質量的人才,讓學生事半功倍地高效學習,就必須確立教育科研的先導地位,對學校的教育教學理念、內容、模式、方法和管理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改革。只有堅持科學的全面發展的辦學文化,從科研思維的教育教學理念出發,實現成人成才的美好愿景,才能讓我們的校園不再焦慮,老師不再疲憊,學生不再身負枷鎖前行,才能打造一個身心愉悅、充滿朝氣、充滿活力的校園。
陳青海和他的領導團隊提出“五化”管理的理念,即以科學化為根本,民主化為基礎,創新化為動力,精細化為保證,人文化為歸宿。 強調教育教學組織凡事都要有科研理性的思維方式,要符合青少年的身心成長和教育科學發展的規律。比如,連續長時間學習一旦超出學生的生理心理承受極限,學習效率就會降低,就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身心俱疲等現象,所以學校安排每周末有半天自由活動時間,選擇在學生承受極限之前安排每月放假時間,每天中午安排學生一小時睡眠,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及左右腦功能的不同科學研制課表以利知識的學習鞏固,每天安排公共自習進行知識整合等。學校還與全國知名教育品牌衡水金卷達成合作協議,上蔡中學成為衡水金卷共建基地,這是衡水金卷在全國的第一家共建單位。借助金卷試題科研研發團隊,讓學生變苦為巧練、變練多為練精。正是遵循這些客觀規律,讓學生既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又能保證更加高效的學習。
學校文化是一種內隱的、深層次的、但又是彌漫在整個學校全部生活時空中的一種無形的力量,這種力量決定著學校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成敗。如今“先進的文化、優秀的質量、嚴謹的學風.安全的管理、一流的服務”已成為上蔡中學的口碑和名片。文化立校,科學施教,質量興校,讓上蔡中學真正成為了優秀學子成才的沃土、學困學子圓夢的圣地。這里摘取18年高考幾個花絮為例:當年中考成績195分的張龍濤,高考以566分跨入一本大學;中招英語只有40多分的李江河,高招卻考了130多分,以優異成績與重點大學結緣;郟若涵:初升高物理只考40多分,班主任兼物理學科的
二、用科研的思維教學,讓課堂高效
高效課堂在于開發學生的學習力。 高效課堂是相對于“低效”、“無效”以及“負效”的課堂教學而言的。著名課程研究專家吳剛平認為,高效課堂的“高效”體現三個指向,即“效果”、“效率”和“效益”的結合。“效果”指教學結果和預期教學目標的吻合度,反映課堂的“扎實”,不能偏離或悖于教學目標;“效率”指取得的效果與投入時間、資源的關系,追求投入的消耗最低化和取得效果最優化,反映課堂的“充實”;“效益”是教學過程及結果的整體收益,反映課堂的“價值實現”,從整體上能實現學生的發展價值。高效課堂的產生是這三方面共同發揮作用的結果。
擺脫落后的填鴨式教學,如何讓課堂高效是如今的教育工作者關注的問題。陳青海和他的領導團隊也注意到,在課程改革當中,一些學校推行題海戰術,讓學生成為習題訓練的機器;而也有另一些學校限于課堂形式改革,推崇所謂的幾+幾+……的數字游戲等,課上空空,課下空空,陷入扭曲的教學思維。
陳青海說,用科研的思維教學,就是要根據校情、生情的和學生內在的需求,激活潛能,通過翻轉課堂、課堂前置等形式,把學生思考、研究和聽課及練習,吸收、消化和內化及活化結合在一起,正課后安排相應的自習,去吸收消化知識,去思、去感、去悟。運用“問題導學”,每堂課都要根據學生實際創建生活的情境和問題的情境,通過搭建這樣的平臺,設身處地的融入情境,使知識成為內化于心的知識,融入生活血脈的知識,而不是外在的知識。
學校認為,好課重在效益、效率、效能,讓學生會學、樂學、創學。一節課能否成為“好課”,體現在學生學習時的自主程度、探究程度、合作程度,也就是課堂氛圍、學生參與課程目標完成率。好課的六大共性可以歸納為:學生為主的課、動靜結合的課、充分展示的的課、遵循流程的課、師生互動的課、注重情感的課。他們在教學中遵循“低重心、密臺階、小坡度”的原則,找準切入點,找準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讓學生跳一跳,夠得著,而不僅僅是自上而下的灌輸知識。教學真正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知識的內容,悟出知識的精髓,從而讓知識在根本上吸收、內化、活化、再升華。設計接地氣,學生有靈氣,課堂有生氣。這也正是當前新一輪課程改革所強調的重在提升學生素養的要義所在。
方向對了,成績自然斐然,僅從初中部驕人的戰績便可見一斑。建校第一年:在2014—2015學年度下學期,七年級素質測試中,學校總分位居全縣第一。有8名學生進入全縣前10名;發展第二年:2016年12月,八年級縣素質測試,學??偡治涣腥h47個中學第一名,語文、物理居全縣單科第一名,數學第三名,英語第二名。其中學校有3名學生入圍全縣前10名;崛起第三年:2017年中招綜合成績全縣第一!數學、物理、化學、政治、歷史均雄踞榜首;衛冕第四年:2018年中招,綜合成績總平均分488.1分,比第二名高出27.32分,九科中六科全縣第一,總排名再獲全縣第一。
三、用科研的思維教育,讓德才共贏
教育教學要適應社會未來的發展人才的需要,不僅要培養知識型人才,更要塑造創新型人才;不僅要鍛造高考成績優秀的學生,更要造就社會上人格完善的公民。
用科研的思維管理學校不能局限于眼前,而是要在追求學校的全面發展上下功夫,在追求學生的均衡發展上做文章,在學生成人成才上共贏共重,不僅實現學生學業上的提升,能力上的提升,同時更要有素養上的提升,人文上的提升。
學校以“進來一個,雕琢一個,成功一個”的辦學理念為指引,以“個性鮮活,身心兩健”培養目標為基石,全心全意做教育,千方百計謀發展。學部領導緊跟時代的步伐,追隨前沿的理念,以小學部為例,在短短三年多的時間里,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讓家長放心,讓社會滿意的成績。其中,在2017-2018學年度上學期由縣教育局舉行的四年級詩詞競賽中,四年級代表隊榮獲全縣第一名,六年級數學競賽中,六年級代表隊榮獲全縣第二名。2017-2018下學期五年級縣競賽中,語文全縣第一,數學全縣第一,總分全縣第一;六年級詩詞競賽全縣第三,數學全縣第三,總分全縣第三。其他各項成績、指標均遙遙領先于同類學校。
陳青海認為,舊教育觀念的殘余思想,造成我們現在的教育太浮躁,教師為了學生在知識上取得優異成績,“善意”的逼迫學生去死摳書本,固執的認為學生成績的提升發展只有死做題這一條路可走。 學生成了被動消極的機器,學習成了沉重的負擔。這不僅束縛了學生的思想,而且扼殺了學生在其他方面的天賦。
大千世界的魅力在于萬事萬物的多樣性。同樣,社會的多元化需求也需要尊重每個孩子的個性發展,不能“千人一面”,教育要注重人的多元化的培養,為孩子張揚個性和特色提供豐富的舞臺。為此,學校成功引入著名特級教師、衡水教育名士陳春芝優秀科研成果——中學生潛能開發的實踐與研究,大力倡導“成功是成功之母”理念、沒有發展不了只有尚未發展的理念、沒有差生只有差異的“三大育人理念”;大力推行“三大工程”:即暖心工程、導學工程、筑夢工程。上中教育人形成這樣的共識:教師的責任就是幫助每個學生找到他適合奔跑的跑道,還要努力讓他在這一跑道上跑出最快的速度。教育要關愛每一個幼小的心靈 ,尊重每一個獨立的個性,教誨每個孩子懂得自尊,激勵每個學生充滿自信,引領每個學子健康發展,助力每個夢想走向成功。
科學巧雕琢,弱苗結碩果。在第一屆高中所招生源普遍基礎知識薄弱、中招成績較差的情況下,經上中三年的培育,很多同學在高考中考出了理想的成績、走進了心儀的大學。2017年首屆高考,當年招收的中考成績在全縣3000名之外的648人高中畢業生,11人被985、211名校錄取。文考、藝考全面輝煌,升入一本高校113人,二本升學率72.1%,??粕暇€比率100%。更有7名學子走出國門,負笈海外,被英國、澳大利亞、東南亞的高等學府錄取。高中部文科語文組、文科數學組、文科綜合組、理科數學組被評為“市先進學科組。首戰便創造了“低進高出”的驚人奇跡。
陳青??傉f,沒有人格修為的成長,就不是也不可能是教育真正的成功。教育重分數而不唯分數,要在傳授學生文化知識的同時,讓學生擁有健全的心智、健壯的體魄、良好的終身學習習慣。學校高度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和個性化能力的培養,不以一個參照體去評價所有的學生,高度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思維類型,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還給學生思維的自由,創造民主、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使智能傾向不同的學生都能表現自己,得到發展。讓陳青海最感欣慰的是,從校園走出的上中學子不僅知識豐厚了,成才了,而且家長都認為孩子知理了,懂事了;四年砥礪,四年前行,上中不僅教學成績令人刮目相看,而且素質教育亦是精彩紛呈:全縣舉行的四、五、六年級語文、數學競賽、古詩詞競賽上中小學部均名列前茅;河南省慈善杯作文大賽、曹燦杯朗讀大賽、外研杯英語大賽中學校多名學生獲省、市級金獎;男女足球隊在市長杯、縣長杯足球比賽中多次奪冠……
陳青海最后說,孩子不僅是一個家庭的希望,更是一個國家的希望。教育為根本,科研為利器,就一定能為學校插上騰飛的翅膀,就一定能為國家鑄就民族的希望。
面對已經取得的不俗戰績,全身心投入心愛教育的陳青海并不滿足,他懷有著一顆強烈的求索之心。在他看來,盡管已有了些許“看家本領”—— 創辦之初的招賢納士,聘請原縣一中及其它名校優秀教師、縣名師工作室名師吳松山、丁小苗、黃劃宇、田小燕等優秀教師加盟,并從鄭州一中、濮陽油田外聘優秀教師馮付長、唐立、王向明等眾多骨干,組成了強大優質的教師團隊;盡管已有了幾條“興家妙計”——赴首都北京向教育專家請教、到牛校衡中修名師之徒、訪四川綿陽拜名校為師,博采眾長,廣納百川,借得巨人肩膀登攀,借得名家高臺望遠……但陳青海知道,辦好一所家長和社會滿意的學校,僅憑這一切,還遠遠、遠遠不夠。他說,元旦已過,他就要帶著30多人的骨干教師團隊,到河南牛校鄲城一高拜師學藝,探尋他們每年考取幾十個清華北大的秘訣。春節前,還要帶上包括優秀學生在內的上中學習團隊,再赴全國牛校衡水一中取經探寶……陳青海還有更大更高的夢!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