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山大 “公奔私”基金經理欲回流
摘要: “如果這種情況延續,公司快活不下去了?!?/p>
“如果這種情況延續,公司快活不下去了。”近日,老王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訴苦。三年前,他辭去公募基金經理的職務,借助“粉絲”的力量設立了一家中型私募基金。但現在他表示,如果時光倒流,自己絕不選擇“公奔私”。
對于老王的大倒苦水,許多私募基金經理感同身受。在上一輪的短暫牛市中,受“事業”的誘惑,大批基金經理離開公募行業,或單干,或合伙,跳入了私募基金的擴張潮。但始料不及的是,隨著A股的深度調整,令他們開始懷念公募基金行業的溫暖。
清盤紛至沓來
王亞偉的千合資本旗下某產品日前清盤,在私募基金圈引起不小的震動。在交流中,許多私募基金的負責人向記者表達了悲觀的預期:在資管新規的約束下,如果A股市場繼續低迷,私募基金更大的清盤潮或將到來。
格上理財數據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全市場私募產品清盤達到4045只,創出5年來新高。另據中國基金業協會的統計數據,截至10月底,私募基金總管理規模為12.77萬億,相較上個月,規模下降312.95億元。這是基金業協會自2015年1月公布私募基金備案數據以來,總規模首次出現下降。
“照這個趨勢下去,私募基金行業的洗牌會非常劇烈,不少中小私募可能會倒在黎明前。”老王說。
上海某私募基金的負責人指出,盡管私募基金的激勵機制遠較公募基金靈活,但其劣勢也同樣明顯,如缺乏雄厚的股東背景、產品發行硬約束較多、存在較高的清盤線等。雖然在牛市的時候收益會高于公募基金,但在熊市的沖擊下卻很容易陷入生存危機。
不僅如此,相較于公募基金行業嚴格、透明的管理制度,私募基金行業的灰暗色彩會更濃厚一些。此前,就頻頻曝出部分“公奔私”的明星基金經理在產品設計和管理費提取上“坑”了客戶,讓私募基金的形象頗受影響。在市場低迷的時候,這種負面影響令眾多中小私募生存更加艱難。
“回歸夢”困難重重
眾多中小私募掙扎在“生死線”上,令大批“公奔私”的基金經理們懷念公募行業的美好時光。但是,從記者了解的情況來看,“公奔私”的基金經理想回流至公募基金公司,困難重重。
上海某公募基金公司高管表示,從業績情況來看,很多“公奔私”的基金經理在離開公募投研平臺后,其投資能力的“光環”就消失了。這表明,在公募基金公司里,投資業績是整個投研團隊通力合作的結果,并不完全是個人能力的展現。所以,對于基金公司來說,現在越來越注重內部人才的提拔,以及整個投資、研究雙輪驅動的平臺建設,對于明星基金經理的熱衷度大幅下降,并不需要引進那些想“回流”的“公奔私”基金經理。
不過,伴隨著公募基金公司設立條件的放寬,通過設立公募基金公司的模式,可以實現基金經理們的“曲線回歸”。近年來,部分大型私募基金設立公募基金公司,以及基金經理離職后參與設立新公募基金公司的案例屢見不鮮。這些帶有“私奔公”色彩的基金公司們,通常會將專戶業務作為發展重點,頗有點“公”與“私”相融合的味道。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中國證券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