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一年闖紅燈超5次 將被列入“黑名單”
摘要: 14種交通失信行為將被聯合懲戒闖紅燈一年超5次 列入“黑名單”為加快公安交通管理領域的信用體系建設,近日,福州市交警支隊制定了《公安交通管理領域聯合懲戒實
14種交通失信行為將被聯合懲戒
闖紅燈一年超5次 列入“黑名單”
為加快公安交通管理領域的信用體系建設,近日,福州市交警支隊制定了《公安交通管理領域聯合懲戒實施細則(試行)》。昨日,交警部門對實施細則進行了解讀。
相比2017年7月下發執行的《公安交通管理領域聯合懲戒工作實施方案》,實施細則新增了對非機動車多次交通違法的懲戒內容,進一步擴大了懲戒范圍。
14種交通失信行為將被列入“黑名單”
交警人士表示,實施細則的聯合懲戒對象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及規范性文件規定,經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認定存在嚴重違法失信行為,并被列入公安交通管理領域“黑名單”的道路運輸企業、車輛及相關人員。道路交通安全領域失信主體存在14種情形之一(詳見圖表)的,按照規定程序列入“黑名單”。
相比2017年7月下發執行的《公安交通管理領域聯合懲戒工作實施方案》,實施細則新增了對非機動車多次交通違法的懲戒內容: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一個季度內發生闖紅燈、不按道行駛、違法載人等交通違法行為2次以上或者一年內累計發生5次以上;外賣、快遞非機動車駕駛人一個月內發生違法2次以上或者一年內累計違法5次以上,將被列入“黑名單”。
各部門可采取
多種聯合懲戒措施
據了解,除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對失信主體依法予以處罰外,各有關部門還應依照有關規定,對聯合懲戒對象采取一種或多種懲戒措施。
交警部門采取的處罰措施主要有:
對發生道路交通違法的當事人和道路運輸企業采取罰款、吊銷、行政拘留等行政處罰措施。
對吸毒駕駛機動車的駕駛人注銷駕駛證。
對記滿12分被降級的駕駛人,以及在有人員死亡的交通事故中負有同等以上責任的駕駛人,注銷其最高準駕車型駕駛資格。
對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或者機動車登記證的,收繳駕駛證,撤銷許可,3年內不得申請機動車駕駛證;收繳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撤銷登記,三年內不得申請機動車登記。
對在機動車駕駛人考試過程中有賄賂、舞弊行為的,已經通過考試的其他科目成績無效;申請人在一年內不得再次申領機動車駕駛證。
跨部門聯合懲戒措施有:
將失信當事人的失信記錄作為辦理車輛保險業務及厘定相關費率的參考,對其采取提高費率、實行最高費率或增加風險費率、附加條款等措施。
將失信當事人的失信記錄作為金融機構對失信當事人融資授信的參考,進行必要限制。
對從事客貨運、危險品運輸失信主體,吊銷其從業資格證件。對從事營運的大中型客貨車駕駛人被吊銷從業資格證件的,3年內不得重新申請參加從業資格考試,并督促運輸企業解除聘用客運駕駛人。
對渣土運輸車(建筑垃圾運輸車輛)駕駛人和運輸企業在從業、準運、通行以及通行證辦理方面予以限制。
通過“信用中國”“信用福州”“信用交通”等網站,依法向社會公布失信主體信息。
對失信主體參評文明單位、道德模范,依法予以限制。
行業協會商會對會員失信行為進行警告、通報批評、公開譴責等。
相比《公安交通管理領域聯合懲戒工作實施方案》,實施細則新增了最后兩項跨部門聯合懲戒措施。交警人士介紹,嚴重交通違法行為作為失信行為,納入個人不良征信記錄,行為人除了接受公安機關的處罰外,還將與個人信用、職業準入、車輛保險等掛鉤。
交警部門已導入
8561條“黑名單”信息
昨日,記者從福州市交警支隊獲悉,公安交通管理聯合懲戒工作自去年開展以來,交警部門已將8561條被列入公安交通管理領域“黑名單”的數據信息導入福州市聯合懲戒獎懲系統和福州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相關部門根據工作方案確定的內容,對“黑名單”中的失信主體實施懲戒。
失信主體列入“黑名單”的有效期,原則上為自發布之日起2年,有效期滿系統自動修復。對交通失信記錄有異議或其他原因需要修復信用記錄的,由當事人向屬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提出書面申請。
失信主體可主動申請消除失信行為。對于1年內參加文明交通志愿服務活動滿30天的,或因見義勇為被市級以上表彰評為先進個人的,可以對交通失信信用記錄進行修復。
林春長
責任編輯:lyx
(原標題:中國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