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移”的獨立學院如何穩定下來
摘要:原標題:“漂移”的獨立學院如何穩定下來“中國高等教育即將進入‘戰國時代’。”日前,在揚州舉辦的全國獨立學院規范與轉型發展高峰論壇上
“中國高等教育即將進入‘戰國時代’。”日前,在揚州舉辦的全國獨立學院規范與轉型發展高峰論壇上,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秘書長、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張力表示。
今年是獨立學院發展20周年、《教育部獨立學院設置與管理辦法》頒布10周年。據了解,該活動由中國民辦教育協會、揚州大學主辦,全國近200所獨立學院500多名代表參會。
目前,眾多獨立學院面臨著完善體制機制和內涵建設、提升辦學水平和轉型發展的雙重任務。
與會眾多專家表示,整個教育服務新業態快速發展,營利性民辦學校也將出現,唯獨獨立學院定位不夠準確,處于“漂移”狀態。高等教育實現內涵式發展,堅持提高教育質量為核心,把人才培養作為最終目的,這才是獨立學院發展的“生存之道”。
“從體制外走向體制內”的辦學困境
張力發現,整個教育“十三五”沒有出現“獨立學院”這4個字,意味著獨立學院將規范轉型、發展,仍處于探討中。
廈門大學原副校長鄔大光認為,獨立學院發展總體上是從體制外走向體制內,一直面臨著如何“體制化”問題。
他表示,國內民辦高等教育,包括獨立學院跨越民辦教育“第一代”特征(捐資辦學)直接到“第二代”特征(投資辦學),投資辦學是中國民辦高等教育的本質特征。這就導致民辦高校 “先天不足”,也必然長期持續面臨“第一代”和“第二代”轉型當中的問題。
他認為,當前,國內本科教育面臨“被專業”“被計劃”“被選擇”“被大眾”的現狀,走向“第二代”具有一定難度,制度優勢和財力保障可以使硬件很快走向“第二代”,而更多的問題要靠觀念更新和具體做法來解決。獨立學院要想辦得水平高,必須考慮“第一代”人才培養模式和第二代體制相匹配。
中國教育學會會長、北京師范大學原校長鐘秉林認為,獨立學院發展彌補了高等教育公共財政不足,推進了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目前,獨立學院發展中仍存在政策預期模糊、法人屬性不清,出資方顧慮大、辦學經費不足,自主辦學受限、師資問題突出、院長管理權受限、內涵建設亟待加強等問題。
他指出,政府部門要將獨立學院的管理納入正常軌道,包括獨立學院教職職稱評聘、專項經費、獎優評優、學位授權審核、專業設置,教學評估等。
獨立學院轉設謹防不穩定因素
有專家指出,《民辦教育促進法》修改和實施,對于整個中國教育是重新洗牌,值得關注。
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山大學原黨委書記李延保認為,獨立學院要認真對照法律、法規,完善董事會和大學制度,規范辦學行為,不留隱患。
他說,對于依托重點大學、由民營資本投入的獨立學院,撇開母體學校進行轉制要特別慎重,因為師資隊伍和辦學傳統是人才培養質量的基本保障,社會聲譽是吸引生源的重要因素,轉設后落差太大,會引起校內外的不穩定。
李延保建議,獨立學院對學校發展進行科學定位,結合校情走差異化、特色化的發展之路。在獨立學院規范轉制以后,要接受教育部教學評估,辦學定位應是以本科教育為主的地方性、應用型大學。
他強調,既然《民辦教育促進法》修改已定,借助于規范整頓,舉辦者投資人必須認真依法依規完善資金的使用,營造一個干凈的獨立學院法人治理環境。
教育部發展規劃司高校設置與綜合業務處處長于洋指出,今年開始,高校設置工作的重點是鼓勵和支持獨立學院轉設,轉設中要把握好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妥善處理好獨立學院在轉設工作中涉及到國有資產、債權占比,推動學院應轉盡轉、應轉快轉、早轉早收益。
在中國民辦教育協會會長、民進中央原副主席王佐書看來,獨立學院與母體分離確定無疑,而且分離越快越好。獨立學院獨立有眾多條件,各學校要做好真正獨立準備工作,早主動早分離早穩定。
人才培養依舊是核心競爭力
“人才培養是高校的核心競爭力,與學校屬性無關。”鄔大光說。
王佐書也認為,教育質量永遠是學校的生命線,保證學校的教育質量是頭等大事。
李延保提出,要用足國家政策保障,進一步發揮民辦教育民、獨、優的比較優勢。
其中,“民”就是要用足民辦學校的靈活辦學機制。學校的管理機構和教學組織的治理模式可以因校而異,因需而異;“獨”是在人才培養模式上獨樹一幟,只要符合教育教學規定,在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有利于學生成長成才,都能去嘗試;“優”是要積極開拓社會各類優質資源為學校人才培養服務,開拓各類開放、合作辦學渠道。
江蘇作為全國最早探索獨立學院辦學模式的省份之一,在推進獨立學院的規范發展、科學發展上也有一定的經驗。
揚州大學廣陵學院院長殷新春表示,目前獨立學院遭遇一些困難和問題,其中一個重大問題就是師資建設,“建設優秀師資隊伍是培養人才的先決條件”。
據介紹,該院原先過分依賴母體資源,近兩年主抓崗位設置、教師引進、教師培養、教師考核這4個環節,以完備制度體系為抓手,推進自有師資隊伍建設。
江蘇省教育廳副廳長王成斌指出,新條件下,獨立學院要一步精準科學定位,能夠差異化發展,能夠進一步完善辦學的體制和機制,提升水平、質量和聲譽,培養社會所急需的各級各類人才。(李超 趙紅梅)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