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雜物堵了“生命通道”
摘要: 冬季來臨 預防火災刻不容緩莫讓雜物堵了“生命通道”□全媒體記者蘇莉 見習記者徐小防 左蕊文/圖消防人員滅火現場。(資料圖)市民觀看消防宣傳展板。樓道內停
冬季來臨 預防火災刻不容緩
莫讓雜物堵了“生命通道”
□全媒體記者蘇莉
見習記者徐小防 左蕊文/圖
消防人員滅火現場。(資料圖)
市民觀看消防宣傳展板。
樓道內停放車輛。
私拉電線充電。
俗話說,“水火無情”,“賊偷一半、火燒全光”。冬季來臨,又到了火災的高發季節,大家注意防火了嗎?
今年消防日活動的主題是“全民消防,防治火災”。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不少市民的火災防范意識不強,小區消防通道被車輛、雜物“占領”, 消防設施不完善,不少市民缺乏相應的消防知識,令人擔憂。
調查:
部分小區消防通道被占
11月10日上午,記者來到市文明大道與慎陽路交叉口附近的天中第一城小區,看到每棟樓道單元門處,都配有標準的消防設備,樓梯口的公告欄內,張貼有溫馨提示,上面寫著:請居民不要將車輛停放在樓梯口。在小區的南部,專門有停放、充電的電動車車棚。“每天下班,電動車停放在這里充電,保安不間斷地巡邏,我們很放心。”附近居民說。
在市練江大道西段龍源小區內,記者看到小區內車輛擺放整齊,停車區域標有機動車、非機動車的停放位置,各個樓道、小區院內,都有消防設備。
記者來到位于市天中山大道與交通路交叉口附近一居民小區。在這里記者看到,私家車的數量不少,多數汽車“見縫插針”,隨處停放在小區的路邊,中間夾雜著一些四輪電動車和兩輪電動車。
“我們小區內的停車位太少了,根本滿足不了幾百戶人家的停車需求。沒辦法,大家只好把車停在樓與樓之間的空地上,有些人甚至把車停在消防通道上。要是發生火災或者出現其他緊急事件,那就很危險了。”該小區居民劉女士對小區消防通道經常被堵非常擔憂。
采訪中記者發現,該小區存在消防設施缺失、消防通道堆有雜物、電動車私拉電線充電等問題。
隨后,記者又來到位于市泰山路與學院路交叉口北的一居民區。該小區樓層屬于高層建筑,共有18層。記者上樓查看,每家每戶門口都配有消防箱,消防用具一應俱全。但在一樓樓梯口和一些業主家門口,電動車、兒童自行車、閑置的鞋架及廢紙箱隨意堆放在通道內。
走訪:
家庭防火意識欠缺
每次火災發生后,面對災后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當事人都是傷心難過,后悔不迭。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在平常生活工作中,很多市民認為火災離自己還遠,對消防安全問題不夠重視。
記者在多家小區內隨機采訪了幾位市民,對于記者提出的“如果你在家里時發生火災,要怎么辦?逃生中應該注意什么?如何使用滅火器”等問題,多數市民能答出“不能乘坐電梯”“用濕毛巾捂著鼻子逃離”這些常識,可如何使用滅火器、逃生中具體注意哪些事項,卻很少有人知道。
有市民表示,雖然在單位接受過消防知識培訓,但都是看教官在臺上演示,沒有動手操練過,所以并不確定自己真的會使用滅火器。
“如果發生火災,肯定是想著怎么快速跑出去,誰還考慮注意什么。逃命要緊。”市民張先生說。
市民魏女士家住21樓。當記者問起家里是否配備家庭消防器材時,她告訴記者,她是第一次聽說家庭也要配備消防器材。“家里沒有必要配吧,發生火災了就趕緊逃生。再說了,平時家里放著個滅火器也不吉利,沒必要。”魏女士說。
提醒:
這些消防知識要謹記
冬季寒冷干燥,用電、用火、用氣也比其他季節多,如果使用過程中操作不當,很容易引發火災。為此,市公安消防支隊提醒市民,要提高警惕,增強防火意識,熟記消防知識。
如果遇到嚴重火災,首先要保持鎮靜,馬上撥打119報警。報警時要講清詳細地址、起火部位、著火物質、火勢大小、報警人姓名及電話號碼,并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車。關閉火場附近的電器總閘,迅速組織人員疏散和自己逃生,千萬不可乘坐電梯。
如果發現室內外線路老化問題,應及時更換。各種電器的插座應遠離火源,電源線如有破損,應及時加裹絕緣膠布,防止出現短路。
定期請專人對液化氣罐檢修,不要使用不合格、不規范的液化氣罐。液化氣、天然氣泄漏,請記住斷氣、通風,忌火、不接打電話。
將家中雜物進行分類,將可燃、易燃物品進行密封包裝后堆放在地下室或者離建筑較遠、空曠的地方,確保此類物品不會接觸明火。
留心小區消防水池、室外消火栓、室內消火栓是否有水,消防設施是否完好有效。有條件的家庭可配備滅火器、獨立煙感器、燃氣報警器等。
清理消防通道和安全出口,經常檢查防盜窗上的逃生鎖是否壞掉,樓梯過道是否堆放雜物,逃生避難層是否被占用等,確保逃生通道暢通無阻。
經常學習消防知識,重點學習如何報火警、手機充電注意事項、油鍋火災撲救、如何防止意外火災等消防安全常識。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