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回來容易郁悶
摘要:劉敏受訪專家: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理精神科博士 汪天宇33歲的白領小李愛好旅行,旅行前總是做足攻略。今年年假他就在夏威夷享受了一把陽光沙灘,但十幾天愜意的生活很快
劉敏
受訪專家: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理精神科博士 汪天宇
33歲的白領小李愛好旅行,旅行前總是做足攻略。今年年假他就在夏威夷享受了一把陽光沙灘,但十幾天愜意的生活很快就結束了。旅行歸來投入工作時,他感覺陷入到一種莫名的傷感中,變得萎靡不振,強迫自己進入工作狀態,但總是集中不了注意力,工作效率低下,內心更是莫名地失落和空虛。小李還飽受時差的折磨,睡不好覺、酸軟乏力,甚至頭疼想吐,全身出現游走性疼痛。到醫院一查,醫生根據小李的癥狀與持續時間,診斷為抑郁癥,而這種抑郁出現在旅行后,故名“旅行后抑郁”。
“旅行后抑郁”非常常見,主要是由于長途旅行后,從“詩與遠方”回到“混沌茍且”,從自由散漫回到條條框框,從大好河山回到柴米油鹽,自然會有情緒落差。有些人并不能很快適應歸來后“原本的生活”,還對旅行地有非常強烈的情感依戀。當美好時光遠去,便會體驗到失落和抑郁。
所以“旅行后抑郁”特別“青睞”年輕白領,長途旅行、美好假期后,那些充滿了探險和新奇的美妙時光突然結束,又要回來面對復雜的人際關系、繁重的工作壓力、單調重復的工作,強大的反差讓白領們頓時束手無策。這時也許會出現抑郁、焦慮情緒,不僅對工作、學習帶來負面影響,還可能持續較長時間,讓人難以自拔。如果抑郁情緒持續時間超過2周,就要警惕是否患上抑郁癥。
并不是所有人長途旅行后都會出現“旅行后抑郁”,一般這類人群都有性格基礎,比如較為敏感多情。另外,為旅行付出了越多的心血,旅行越完美,反差越大,癥狀就會越明顯。
避免旅行回來后的郁悶,你可以試試改變旅行方式。既然長途旅行讓你與往常生活隔離太久,那就來個周邊游吧,在居住城市或是離居住地不遠的周邊城市來一場周末旅行,同樣可以邂逅美好。
要減少傷感,你可以趁著記憶還沒消退,寫寫旅行中發生的故事、當時的心情。留在紙上,也是留住旅行美好的一種方式。還要學會轉移注意力,不要老是局限在“我的旅行已經結束”這種悲傷的感覺上。讓自己每天的生活都豐富多彩起來,帶著在外旅行時的思維方式和態度去面對日常,你會更珍惜眼前的生活。▲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