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05秒敗光100億!瘋狂購物其實是種心理病
摘要: 不管你是“雙十一編外人士”還是“囤貨癌”重度患者,“雙十一”凌晨你肯定被刷屏了:2018年,天貓“雙十一”成交額100億,2分0
不管你是“雙十一編外人士”還是“囤貨癌”重度患者,“雙十一”凌晨你肯定被刷屏了:2018年,天貓“雙十一”成交額100億,2分05秒,比2017年快了56秒。
“雙十二”、圣誕節、元旦,接踵而來的節日讓網上賣家挖空心思推出熱賣方案,臨近年底了,獎金紅包都發到手里,不差錢,就差逛街的時間,所以網購成了購物季的首選方式。“明明知道一些東西買回來也是閑置,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幾乎所有網購狂人都無奈。
哈醫大四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張磊晶介紹,以上這些行為,在心理學上稱為購物癖,屬于沖動控制障礙,缺乏理性的消費觀念,自我控制能力和判斷能力差。因為網購能懶散地做到很多事情,網絡的虛擬性又滿足了社交恐懼,從臨床上看,喜歡網購的人,社會系統會有些不健全,喜歡將自己封閉享受虛擬性及網購帶來的安全感。其實,當感覺到自己網購上癮需要改善時,真正需要改善的是社會功能和人際交往、價值取向。
避免網購癮,關鍵在于轉移注意力,分散一些注意力不讓網購成為填補空虛生活、舒緩壓力的唯一渠道。當你上網購買商品時,稍作遲疑也利于避免網購上癮,多問幾句“是不是需要?”、“買后用得上嗎?”等。想購物了,改變一下方式,到商場走走,可能就會理智很多。或讓親友設置賬號密碼,在監督下進行購買行為。當然,如果情況嚴重可求助心理醫生。
健康時報特約評論員周人杰:琳瑯滿目的誘惑下,人,容易失去判斷的理性。這點,筆者深有體會。前不久,筆者造訪阿聯酋的“迪拜MALL”,號稱全世界最大的商場,比首都機場三個航站樓加起來還要龐大,幾乎裝下了各國的商品元素。這種消費至上的氛圍下,不少人推車、拎包瘋狂奔跑、刷卡,筆者亦遭“免稅”的壓迫感,咬牙買了兩只箱包。待回到酒店,冷靜下來,想想大概沒有必要買。況且,事后發現國內的價格,居然還便宜了500元……
迷失自我,如吸毒般成癮,此種購物、特別是網購的習慣,顯然背離了消費的初衷,也有害消費者的身心健康。可能有人說,要的就是這種花錢的感受。其實,這仍然是不成熟的消費觀。網絡視頻欄目《曉松奇談》里邊講,成熟社會對衣物、車輛等,已經沒有那么崇拜,舒適、簡約的綠色生活,反而會增加幸福感。劇烈轉型中的中國,需要盡快走出這股“商品拜物教”;作為消費者的個體,也需要告別“消費控”,從“商品的仆人”變成“自己的主人”。
參考資料
①中新網微信公眾號:2分05秒敗光100億!雙十一午夜朋友圈里,哪個是你?
②健康時報2012年12月20日 :年終盤點之繁忙季——應酬購物別成雞肋
③健康時報2014年11月27日:購物狂歡下的幸福迷途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