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陽縣農村公路嬗變記
摘要:□牛金元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泌陽縣組建地方公路管理所,主要管理縣道、鄉道、村道,該所后來改稱為泌陽縣農村公路管理所。我作為這個管理所的第一任所長兼黨支部書記,
□牛金元
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泌陽縣組建地方公路管理所,主要管理縣道、鄉道、村道,該所后來改稱為泌陽縣農村公路管理所。我作為這個管理所的第一任所長兼黨支部書記,數十年來,既經歷了過去農村公路的坎坎坷坷,又度過了改變農村公路面貌的艱辛歷程,實現了全縣農村公路脫胎換骨的嬗變,迎來了璀璨的春天。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由于地處山區,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泌陽縣交通閉塞,經濟滯后。境內既無鐵路又無國道,縣城遠離周邊城市,三條主要縣道全為“路無五米寬,下雨泥巴粘;過河沒有橋,車行水中竄”的沙土公路,至于其他的縣道和鄉道,路況更為糟糕,晴天是“揚灰路”,雨天是“水泥路”,晴通雨阻。1998年發生重大洪澇災害,泌陽首當其沖,橋梁坍塌、路面沖垮,不是“搓板路”就是“斷頭路”,一位客商行車泌陽,被困三天繞不出縣境。當時,泌陽縣在駐馬店地區九縣一市中,路況倒數,實屬最“背”不過的地方。據說,那時期地委派誰來泌陽縣當領導,就好似“支邊”一樣,大都不愿意去。
面對落后的泌陽縣農村公路面貌,上任后我真是苦不堪言,因為當時有人對修路很不感興趣。記得曾有人講:“山區有沙土,晴雨能對付,不修柏油路,農民也能富。”因此,“老背”不修路的壞印象,在全區乃至全省都是比較出名的。當時,京廣鐵路以東的諸縣,搶抓機遇,大修水泥公路或者柏油公路,唯獨泌陽熱衷于沙土養護,對鋪設柏油公路行動不積極,成為全區唯一沒有柏油公路的山區貧困縣。有一次,地區交通局召開各縣地方公路管理所所長會議前點名時,一位老領導調侃地喊道:“‘老背’來了沒有?”弄得我很不好意思。
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當泌陽舉棋不定,徘徊不前時,徐群才同志來泌陽接任縣委書記。他主政伊始,就下決心在泌陽大干一場,把交通建設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徹底改變農村公路面貌。他在全縣公路建設的動員大會上,慷慨激昂地講:“與外縣相比,泌陽的確落后了,我們承認落后這個事實,但是不甘心落后,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要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如果我們不痛下決心徹底改變現狀,就會愧對戰爭年代在泌陽流血犧牲的革命先烈們,愧對泌陽縣近百萬的父老鄉親,更愧對上級黨和政府對我縣四個班子領導的信任。要徹底改變面貌,就必須轉變觀念、解放思想,搶抓機遇、背水一戰,全民參與、大辦交通,以鋼刀刮骨的勇氣,真正做到泌陽不背,推動全縣經濟大發展。”言必行,行必果,他是這樣說的,也是腳踏實地這樣做的。緊接著,縣委、縣政府制定了“泌陽縣公路網發展規劃”“泌陽縣農村公路發展和升級改造計劃”,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為政委、以縣長為指揮長的公路建設指揮部,常抓不懈。之后,一屆接一屆、一茬接一茬,始終保持農村公路建設規劃的連續性,大打公路建設的翻身之仗,才出現了今天可喜的局面。
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使我們在農村公路建設中邁出了艱難的第一步。泌陽縣屬于山區貧困縣,底子薄,困難大。加之當時國家正處于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之中,對貧困縣的交通扶貧撥款十分有限,而如果要求入不敷出、寅吃卯糧的縣財政切出一塊可觀的資金去發展農村公路事業,也很不現實。怎么辦呢?我們公路交通部門的做法就是“堅持兩個緊緊依靠”,一是緊緊依靠各級黨委、政府,二是緊緊依靠廣大人民群眾。在爭取項目資金修建縣鄉公路時,我們發揚“跑百趟腿,登千家門,說萬句話,爭一塊錢”的精神,不怕跑腿受累落埋怨,更不怕擔風險受處分,千方百計為籌措農村公路建設資金去跑、去要、去爭,并以黨性做保證,顯示出共產黨人坦誠、擔當的高風亮節。比如,在1995年修建泌陽至羊冊四級油路工程時,為爭取及早立項,分管交通工作的縣委常委、副縣長譚光郁帶領我們赴北京、山東等地找熟人、托關系,爭取政府領導和業務部門的重視和支持,終于使這個計劃外的以工代賑項目提前立項,并按時破土動工。這條長達32公里的縣級公路涉及西北8個鄉鎮,使30多萬人民群眾受益。回憶在當時黨中央、國務院還沒有提出減輕農民負擔的情況下,當時的政策是以工代賑的配套資金,受益鄉鎮必須自籌,受益群眾必須民工建勤。飽受了“行路難”之苦的泌陽人民,深刻明白了“要致富先修路”“公路通百業興”的哲理,煥發出極大的筑路熱情。他們有錢的出錢頂工,有力的出力干活,很快完成了工程配套資金和民工建勤任務。再如,1996年在泌陽縣河城區段沿河旅游公路的修建中,各鄉鎮的民工建勤大軍3萬多人,他們食宿工地,頂風冒雪,夜以繼日,沒有人喊聲苦,沒有人說聲累,從未發生為此告狀的不穩定事情。由此可見,廣大人民群眾對公路建設都是通情達理的,對縣委、縣政府的正確決策是積極響應的。
萬事開頭難。當時,上級對農村公路不下撥養護經費,主要依靠征收拖拉機養路費作為養護農村公路經費的唯一來源。在組建農村公路管理所以前,拖拉機養路費是縣交通局委托縣公路段代征的,他們每年代征的拖拉機養路費收入還不到10萬元,而且當時是“收支兩條線”政策,代征收的養路費全額上交地區,而后地區按“五五分成”的比例返還。用返還的5萬元去完成全縣260多公里的縣鄉公路養護任務,資金缺口龐大,返還的這點養路費只能算是杯水車薪。為了給縣鄉公路籌集較多的養護資金,我深感責任重如泰山,因此,我在走馬上任時,首先向縣交通局和地區縣鄉公路管理處立下了“軍令狀”:到年底完不成60萬元征收任務,就主動引咎辭職。軍中無戲言。當時建所時,縣編委只給了7個人的編制,在人員嚴重不足的情況下,為了保證完成征收任務,我在報經縣政府同意后,從縣交通局工程隊中借用21名職工作為臨時代征員,將全縣24個鄉鎮劃分為7個工作片區,按照“兵選官、官挑兵”的辦法,各片區先選出一名片長,之后優化組合。人員確定以后,實行包干承包責任制,完成任務者獎勵,完不成任務者處罰。不嚴格執行政策,甚至違法亂紀者,輕者辭退,重者依法依規追責。俗話說:“人叫人動人不動,改革調動積極性。”我這一“招”真靈驗,到年底完成了65萬元的征收任務,超額5萬元,我受到了地區縣鄉公路管理處的嘉獎。之后,我又按照“改革、創新、發展”的工作思路,連年實現工作創新,第二年完成了110萬元,第三年完成了160萬元,第四年完成了205萬元……泌陽縣征收的拖拉機養路費直線上升,在全區各縣市名列前茅。在一次總結表彰大會上,時任地區交通局局長段太龍夸獎說:“老牛干工作就像老黃牛那樣拉車不松套,少說多做,埋頭苦干,一直有使不完的牛勁兒呀!”在公路養護方面,我采取“借船出海”的辦法,首先借用鄉鎮政府的力量,組織好勤工建助,并幫助各鄉鎮先后成立農村公路養護站,建議由鄉鎮政府的交通助理兼任養護站站長,每個站選配5至7名農民工擔任養護員,勞動報酬從所里的養護經費中給予適當定額補助,并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開展創建五好養護站活動,努力打造“文明樣板路”的精品路段。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泌陽縣的農村公路面貌不斷為之改觀。
高樓大廈平地起,公路嬗變換新顏。2010年底,縣鄉公路柏油路由零公里增加到710公里,村道水泥路由零公里突破到1666公里,公路密度增加到76公里/每100平方公里,國家公路建設投資由九十年代初期的120萬元增加到86億元。近年來,全縣的公路建設一直步入“新起點、大跨度、超常規”的快車道,特別是滬陜、新陽、焦桐三條高速公路在泌陽境內縱橫交錯,八十米寬的高邑、陳莊兩條高速引線路連接縣城,大大拉近了泌陽與周邊城市的距離。昔日,廣大農民“行路難,難于上青天”;現在,縣、鄉、村三級農村公路網絡已經形成,村村通、戶戶通,千家萬戶連北京。人們駕車東行一個小時能到達駐馬店,西行一個小時到達南陽,南行一個小時到達信陽,北行一個小時到達平頂山。泌陽徹底摘掉了“老背”這個帽子,撤縣劃市步伐不斷加快,成為“山清水秀,人杰地靈,四通八達、豫南要衢”的好地方,“泌陽不背、山溝不土”,已由過去諷刺性的戲言變成美好的現實。讓流淌西去的泌水母親河去見證這個偉大的歷史嬗變吧!
責任編輯:w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