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面膜勿入毀容“陷阱”:菌落超標或導致皮膚病
摘要: 敷面膜也要講科學 勿入毀容“陷阱”本報記者 李 禾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對17家企業生產(代理)的27批次不合格面膜進行了通告。隨后,檢測人員又對16家企業的
敷面膜也要講科學 勿入毀容“陷阱”
本報記者 李 禾
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對17家企業生產(代理)的27批次不合格面膜進行了通告。隨后,檢測人員又對16家企業的23個批次面膜進行了檢測,發現還有12家企業的18批次面膜菌落總數不合格。其中一款面膜樣品,其菌落總數超出標準限量值7200倍。
菌落超標可能導致皮膚病數據顯示,中國人年均敷面膜28億張,是世界上人均面膜消費量第一的國家。在各大電商平臺上,面膜銷量更是屢創新高。面膜的菌落超標會造成什么健康危害?其醫學原理是什么?消費者該如何選擇和使用面膜?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指示產品生產過程中受污染程度,間接反映出化妝品生產加工環節衛生狀況的優劣。
據《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2015年版)規定,眼部、口唇和兒童化妝品中菌落總數應≤500CFU/g或CFU/ml(每克或每毫升所含有的細菌群落總數)。作為自然界中廣泛存在的微生物,霉菌和酵母菌是作為評價化妝品衛生質量的指標之一。《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2015年版)規定,化妝品中的霉菌和酵母菌應≤100CFU/g或CFU/ml。
浙江省醫學會醫學美學與美容分會副主委、浙江省整形美容行業協會疤痕整形分會會長、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整形科主任李力群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面膜里含有的細菌主要會對皮膚造成損害,還會導致各種感染性皮膚病,包括痤瘡、毛囊炎、癤、癰、蜂窩織炎等。局部的感染與炎癥將導致皮膚損傷,病情嚴重的可能會殘留瘢痕,對容貌造成永久性損傷。
在網上,也有一些消費者使用面膜后出現嚴重過敏癥狀的視頻在熱傳。視頻中的受害者,臉部都出現了紅腫、起痘等,嚴重的甚至滿臉腫脹,眼睛都很難睜得開。更可怕的是,“在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皮膚局部的細菌感染是有一定概率會發展為全身性的細菌感染,如果診治不及時甚至可以發展為敗血癥,危及生命安全。”李力群強調。
皮膚抵抗力因人而異
李力群說:“根據不同面膜的細菌種類以及數量不同,不同人群皮膚抵抗力的差別,從而有了不同的表現。”其實,不合格面膜存在的問題不止于菌落超標。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公示顯示,不合格主要原因還包括檢出倍他米松、氟輕松等糖皮質激素成分。
據介紹,糖皮質激素屬于類固醇激素,其短期效果是可以收縮毛細血管,讓臉部發紅或膚質敏感的人,皮膚一下子變得白嫩,造成使用后皮膚特好的“假象”。但經常使用糖皮質激素產品,皮膚會形成依賴,刺激真皮層或基底層,細胞處于受損狀態而變得脆弱,加上皮膚缺水嚴重、毛孔不暢通等,有人會出現紅腫、返黑、發黃現象,甚至會有火辣辣的刺痛感等。
跳出各種美容“陷阱”
面對各種美容“陷阱”,消費者該如何選擇和使用面膜?
李力群指出,醫用面膜是采用無菌生產,包括凈化生產車間以及滅菌的原材料等,可以直接用于皮膚傷口,而常見的生活護膚品在生產的各方面都沒有如此嚴格的要求。因此,在選擇面膜上,如果是皮膚治療的需求,就應該前往醫療機構,遵循醫囑來選擇醫用面膜。若是平時保養護膚自行使用的話,正規大廠家生產的面膜是相對安全的,不要選擇各種小渠道售賣的“三無”產品。
“目前來看,面膜中所含有的成分非常雜亂。不過,醫用面膜配方精簡,不添加任何非功效的添加劑。不僅原料經過嚴格篩選,產品安全性和有效性都經過試驗和臨床驗證,作用機理更明確,簡單概括就是:成分明確、針對性強。”李力群表示,其他非醫用面膜成分種類非常多,功能上大致可分為清潔、保濕、修復、美白、除皺抗衰老等,消費者應根據自己皮膚狀況和需求選擇。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大河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