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日京劇表演藝術家吳汝俊訪閩
摘要: “我們又見面了,這說明我與福建有緣,與黃檗文化有緣。”
吳汝俊(中)與福建黃檗文化人士合影。 著名旅日京劇表演藝術家吳汝俊訪閩,圖為吳汝俊(中)與福建黃檗文化人士合影。周立強攝
中新網福建福清10月16日電(鄭松波)“我們又見面了,這說明我與福建有緣,與黃檗文化有緣。”14日晚,旅日京劇表演藝術家吳汝俊從東京飛抵廈門高崎國際機場,一下飛機與前來接機的福清黃檗文化促進會會長林文清如是說。
這是兩人一周內第二次會面,上一次是林文清赴日交流在東京會面。近年來,發源于福建福清的黃檗文化在中日間重新得到各界重視,雙方民間文化友好交流熱絡不斷。
吳汝俊(左二)與福建黃檗文化人士交流。周立強 攝
吳汝俊現為東京京劇院院長。吳汝俊出生于京劇藝術世家,父親是著名作曲家、京胡演奏家吳樂常,母親是著名京劇老生演員吳鳳樓。
在濃厚的藝術氛圍熏陶下,吳汝俊4歲學戲,9歲學琴,逐漸成為一名京劇表演藝術家。
1989年,吳汝俊到日本發展。在日本,他與妻子陶山昭子共同為傳播中華文化、促進中日友好交流而努力。
吳汝俊廣泛吸收京劇各大流派所長,創作出獨特的“吳氏青衣”唱法。其中,他自編自導自演的新京劇《貴妃東渡》,作為北京市慶祝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獻禮節目,廣受贊譽;他用新京劇演繹的《則天大帝》,從14歲的武媚娘演到83歲女皇,跨越花旦、青衣、小生、老生、老旦,開創舞臺演出先河;2016年,吳汝俊創作的《愛心觀音》,以觀音菩薩的成佛歷程為故事內核,表達了愛人、愛蒼生、愛世界的大愛精神……“藝術是人類共同的語言。我把中國人和平、善良、仁愛的思想融入到藝術創作中,讓不同國家的觀眾通過藝術,來了解中國的歷史和文化。”他表示。
2008年春,吳汝俊擔任北京奧運會日本站火炬傳遞的火炬手。2008年秋,為了表彰吳汝俊為中日文化和友好所做的貢獻,日本天皇特別邀請吳汝俊參加秋季“皇宮游園會”。2009年初,吳汝俊全程陪同新任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來華訪問。
2009年中,日本郵政省出版了一套吳汝俊的郵票,是近年來中國民間人士形象首次登上日本郵票,這是對吳汝俊多年來推動中日友好的肯定贊揚。
福建黃檗文化人士日前赴日交流,拜訪吳汝俊(右二)等旅日僑界人士。周立強 攝
如今,黃檗文化又成為吳汝俊傾心助力弘揚的中華文化內容。“我現在是一名黃檗文化的義務宣傳員。”吳汝俊認為,身體力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是每一位身處海外的中華兒女應盡的責任。而通過文化交流,又引發不同國家人民內心的共鳴,達到心靈契合,增進感情。
明末清初時,福建福清黃檗山萬福寺隱元禪師東渡日本,傳播中國先進文化和科學技術,后形成“日本黃檗文化”,對當時的日本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完)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中國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