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遇冷業績普虧 定增基金生存艱難
摘要: 曾經依賴于火熱的定增市場,在投資者眼中“遍地撿錢”的定增基金,如今隨著監管的嚴控和市場的轉冷如今已風光不再。
曾經依賴于火熱的定增市場,在投資者眼中“遍地撿錢”的定增基金,如今隨著監管的嚴控和市場的轉冷如今已風光不再。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近日,華安基金發布公告表示,準備轉型旗下一只定增概念指數基金。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更是有超10只定增基金宣布轉型,而弱市之下大批定增股破發,定增基金業績也難以幸免。有業內人士表示,在定增項目難選和退出不暢的雙重影響下,定增基金可能會成為被逐漸冷落的產品。
超10只定增基金年內轉型
10月10日,華安基金發布“關于華安中證定向增發事件指數證券投資基金(LOF)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表決結果暨決議生效的公告”,公告表示,該次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于10月9日審議了《關于華安中證定向增發事件指數證券投資基金(LOF)轉型并修改基金合同等相關事項的議案》,審議事項獲持有人100%同意通過,基金名稱修改為華安創業板5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聯接基金,于10月10日上午10:30復牌。而對于給予份額持有人贖回或賣出的轉型選擇期時間安排,華安基金表示,選擇期自10月11日起至11月7日止。
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9日,華安中證定向增發年內凈值增長率虧損33.46%,在60只可查詢到數據存續定增基金(份額分開計算,下同)中年內業績墊底。此外,銀華鑫盛定增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也將于10月14日到期,相關提示性公告表示,10月15日,該基金自動轉型為上市開放式基金(LOF)。
事實上,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超過10只定增基金宣布到期或主動轉型,而這其中,不乏此前主打定增產品線大戶的身影,九泰基金便是其中之一。9月28日,九泰基金發布公告稱,旗下九泰銳豐定增兩年定期開放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轉型為靈活配置型基金(LOF)的基金合同生效。除九泰銳豐外,九泰銳誠定增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也于今年6月發布公告表示擬作出轉型。在轉型方案相關事項說明中,九泰基金指出,本基金是一只定增主題型基金。鑒于《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證監會公告[2017]9 號)及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出臺的完善減持制度的相應細則發布后,本基金面臨在封閉期結束前無法將解禁股票全部減持、導致定增投資策略不能繼續執行的風險,因此,通過將本基金轉型為非定增主題型的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有利于基金資產的流動性管理和投資運作,從而更好地維護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
在格上財富研究員張婷看來,多數定增基金都是在2016年成立,隨著減持新規的出臺,限制了解禁比例,拉長了解禁時間,解禁時間延長到2-3年,而很多定增基金都是18個月開放,延長退出時間增加了定增收益的不確定性,獲益難度加大,因此很多定增基金不得不轉型。
監管嚴控業績不佳
正如張婷所講,定增基金由盛轉衰與定增市場監管政策變動影響不無關系。2017年2月17日,證監會再融資新規實施,表示取消將董事會決議公告日、股東大會決議公告日作為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定價基準日的規定,明確定價基準日只能為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發行期的首日,從發行端收緊定增。
證監會指出,定增定價機制選擇存在較大套利空間,廣為市場詬病。定增股票品種以市場約束為主,主要面向有風險識別和承擔能力的特定投資者,因此發行門檻較低,行政約束相對寬松。但從實際運行情況來看,投資者往往偏重發行價格相比市價的折扣,忽略公司的成長性和內在投資價值。過分關注價差會造成資金流向以短期逐利為目標,不利于資源有效配置和長期資本的形成。限售期滿后,套利資金集中減持,對市場形成較大沖擊,也不利于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2017年的再融資新規從定價機制、規模、頻率三方面對定增市場作出限制。
而同年5月末監管再度加碼,下發減持新規,為火爆的定增市場澆上冷水,“定增股東限售期解禁后,集合競價12個月內減持不得超過50%”等一系列硬性指標將定增基金獲利空間進一步壓縮,其中對股東限售期解禁后退出機制的限制成為最大掣肘。
也有業內人士強調,去年5月從退出端加大對定增市場的限制,定增股票第一年最多能賣出50%的股票,剩余部分還要再等一年才能清算。由此,定增市場迅速降溫之下,定增基金的策略失靈,外加近兩年來股指下挫,大批定增股出現破發,業績也因此表現不佳。
Wind數據顯示,定增基金的業績也逐漸由正收益轉為虧損。在2015年、2016年風生水起的定增基金,成立2、3年以后,如今最高虧損幅度已超40%。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發現,截至目前,成立以來凈值虧損超過20%的定增基金共有8只,其中,最為嚴重的是國投瑞銀瑞盛混合(LOF),虧損幅度達到42.3%,而曾經的“定增大戶”財通基金、銀華基金在這8只產品中也分別占據3只和2只。
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10月9日,在有60只可查詢到業績數據的存續定增基金中(份額分開計算,下同),銀華、九泰、財通和博時4家基金公司共成立產品28只,占到總數的46.67%。其中,銀華基金有6只,2只年內凈值增長率為正,4只為負;博時基金有9只,3只為正,6只為負;九泰基金有7只,6只為負;曾經的“定增王”財通基金共存續6只產品,如今業績全部為負,截至目前,表現最差的財通多策略福享成立以來凈值虧損已達到25.95%,年內虧損也達到了20.13%。
在張婷看來,業績的普遍下滑是由于在2016年成立的多數定增基金在3000點以上,而今年市場大幅回調,導致定增解禁股走弱,甚至很多定增基金出現踩雷的現象,導致基金收益出現回撤;另一方面,減持新規對于解禁時間以及減持比例的要求,也導致了操作難度加大,對收益造成一定影響。
退出遇窘生存艱難
有魚基金高級研究員王驊表示,目前市面上的定增基金除以18個月為主外,還有2年期和5年期產品,而根據新規,定增鎖定期一年后最多只能賣50%的定增倉位,如果考慮參與定增的預留期限,18個月的封閉期顯然有些倉促,整體的投資期限就要延長。如果限售股占比過高,基金資產變現能力較弱,投資者可能無法進行贖回操作,尤其是大額贖回操作。但是,受再融資和減持新規的影響,定增發行的難度加大,定增由賣方市場已經轉為買方市場。
對于定增基金的當下處境,有基金公司內部人員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新規下發后產品退出渠道不暢,定增基金出現贖回難題,眾多基金管理人需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去進行投資者情緒的排解,且銷售窘境目前仍難解決。
而在未來走勢和投資策略方面,張婷強調,未來定增基金的操作難度加大,如果不是特別好的項目或者高折價率,機構可能不愿意參與,而對于優質項目獲取能力較強的基金公司則更有優勢。目前很多到期的定增基金轉為LOF基金,未來的主要收益在二級市場投資收益,和定增項目選擇有一定的區別,因此選擇時需要注意。
王驊也對定增發展持悲觀態度,在他看來,一些優秀的上市公司定增破發,會存在一定的投資機會,但目前市場整體估值水平處于底部區間,具備長期投資價值的個股數量不少,考慮到實施定增項目的個股并不很多,是否出現股價較增發價格折價不是選股的主要考慮因素;另外,定增個股又普遍跌破增發價,不能單純依靠個股跌破定增價格就判斷買入后具備安全邊際。在定增項目難選和退出不暢的雙重影響下,定增基金可能會成為被逐漸冷落的產品。
北京商報記者 蘇長春 實習記者 劉宇陽/文 高蕾/制表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北京商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