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加印:身殘志不殘自強奔富路
摘要:本網記者 徐 明 通訊員 陳遠志泌陽銅山鄉焦竹園村農民黃加印身殘志不殘,不等不靠、自強自立,通過領取扶貧工廠的電子原件在家加工,一家依靠辛勤勞動,一舉摘掉了窮帽子,
本網記者 徐 明 通訊員 陳遠志

泌陽銅山鄉焦竹園村農民黃加印身殘志不殘,不等不靠、自強自立,通過領取扶貧工廠的電子原件在家加工,一家依靠辛勤勞動,一舉摘掉了窮帽子,成為遠近聞名的脫貧典型。
今年42歲的黃加印,于8年前在秋收中遭遇車禍,導致胸腹部嚴重損傷,從此落下了下半身殘疾,失去了勞動能力,只能整日躺在床上。
黃加印一殘疾,家里的頂梁柱塌了,全家陷入了困境。當時,女兒還在上小學,兒子才幾歲,妻子的情緒一度很低落,對生活失去了信心。黃加印很樂觀,安慰妻子說:“雖然我殘疾了,不能干重活了,但是我還有雙手啊!再說,你能在周邊干點兒活,還有兄弟姐妹幫襯我們,不用愁,只要我們好好努力,日子就一定越過越好。”

不久,在親戚的幫助下,黃加印家蓋起了兩層樓房,搬進了新房子。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看到有人在繡十字繡,聽說能夠賺錢。“我其他體力活干不了,繡個十字繡還是可以的。”萌生了這個想法后,黃加印便研究起十字繡來。掌握十字繡的基本技巧并不難,可真要學刺繡,沒有老師、沒有原料,談何容易。于是,他買來針線、書籍和樣品自己摸索。照著樣品一針一針地繡,繡壞了重新再來,手指扎破了忍著痛繼續繡……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第一件作品誕生了。目前,他陸陸續續完成了十多件作品。“當時,主要是想不能浪費時間,想讓生命更有意義,能賣錢了就賣點兒錢!”黃加印說。
脫貧攻堅開展以來,黃加印一家納入了貧困戶。去年,妻子在周邊的的磚窯廠找到了一份裝車卸磚的工作,全家人的生活明顯好轉。去年秋天,村上建立了扶貧工廠,是一家電子元件廠,專門安置貧困戶在家門口就業。
一聽到村里有了扶貧工廠,黃加印很高興,第一時間報了名。工廠負責人看到黃加印身體不方便在廠里上班,就讓他把電子原件帶回家加工。
每天,黃加印就趴在堂屋的床上加工電子原件,有時干到晚上十點多,活多的時候凌晨兩三點就爬起來干活了。每隔兩天,黃加印就去扶貧工廠領活,雖然累點兒,但是能依靠自己的努力掙兒點錢,他感到很快樂,生命很有意義。

“今年,女兒上了北京交通大學,兒子在銅山街上了初中,兩個孩子都有教育補貼,妻子在磚場干活每月能掙2000多元,我一個月在家做活,多的時候能掙1500元,少的時候一個月也能掙600多元,還有低保和殘疾補貼,生活越來越好了。通過黨的扶貧好政策和全家的辛勤努力,俺家去年底終于摘掉了窮帽子。”
回憶這些年走過的路,黃加印笑著說:“殘障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夢想。因為沒有夢想而失落,人生處處‘山重水復’;因為有了夢想而奮進,人生時時‘柳暗花明’。在這偉大的時代,只要心中有夢想,只要辛勤勞動,坐著輪椅照樣能脫貧致富奔小康。”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