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后“工作微信”回還是不回?算不算加班?
摘要:下班后,“工作微信”該不該回?
【焦點關注】下班后,“工作微信”該不該回?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為工作增添不少便利,但也帶來了不少煩惱。近日,浙江寧波一職工王女士因為在下班時間未及時在微信工作群內匯報工作而遭到辭退,盡管在寧波市總工會的幫助下,王女士成功維權拿到了應得的賠償金,但這一事件所引發的網絡熱議卻未降溫:下班后,面對這種“緊急工作微信”回還是不回?職工能否拒絕?下班時間回復微信算不算加班?
單位無權要求職工下班后有事必回
2017年7月,王女士進入寧波某飲品店工作,擔任店長職務。2018年7月2日22時23分,王女士所在單位負責人在工作微信群上要求在10分鐘內發當月營業額,不發就辭退。王女士因懷孕較早入睡未及時回復,10分鐘后,單位負責人在微信工作群上通知王女士已被辭退。第2天在王女士去店里上班時,單位告知其已被辭退,并拒絕向王女士支付上月的工資。
王女士于2018年7月24日到寧波市總工會職工服務中心求助,服務中心為其聘請律師,提供法律援助。負責法援的劉律師指出,《勞動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加上公司并未書面告知王女士解除勞動合同等程序不合法,王女士的單位系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在律師的幫助下,王女士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要求單位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雙倍工資等。2018年8月7日,王女士所在單位主動聯系劉律師與王女士進行調解,最后,王女士拿到了1.8萬元賠償金。
該事件一經媒體報道,便引發了熱議,下班時間沒有及時回復工作微信屬于嚴重違紀嗎?對此,寧波市總工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單位無權要求職工下班后有事必回。據《勞動法》第三條規定,勞動者享有休息休假的權利。下班期間,職工理應得到充分休息。用人單位應該尊重職工的休息權,不應隨意侵占職工的休息時間。
用下班時間完成工作任務應屬加班
另外一方面,更多網友熱議職工能不能拒絕下班時間的工作“緊急回復”?
網友“淺倉小南”就對下班后在工作微信群里談工作十分反感。“已經下班了,而且事情也沒著急到必須立刻解決,卻要求必須回復。我感覺自己的休息時間被‘綁架’了。”她說。
從事銷售工作的包先生也表示,因為這些即時通信工具,自己已經成了“7×24小時”全年無休的公共客服了。“客戶不分時間、假日,只要有事微信留言就能找到你!以前打電話我還能裝沒接到,微信簡直逃都逃不掉!不論休假還是下班,都感覺不到放松,壓力非常大。”
網友“阿涼”發帖說:“寧愿在辦公室加班,因為回家后還是避免不了電話微信找上門,根本不分工作日還是節假日。想要認定為加班,但是既沒有證據,又都是碎片時間,維權太難!”
下班之后,職工有義務“時刻準備著”接收指令、通知并及時回復嗎?如果占用時間較長,是否屬于隱形加班?上海市律師協會勞動法業務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唐毅認為,理論上職工有權拒絕用人單位在下班時間發布的工作指令。至于是否算加班,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九條規定:“勞動者主張加班費的,應當就加班事實的存在承擔舉證責任。”現在很多單位實行加班審批制,只有經過公司審批的延時工作才屬于加班。但如果公司在職工下班后布置工作,且明確要求職工在明天上班之前完成,這種要求,顯然需要職工利用下班時間完成,應屬于加班。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大河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