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氏三姐弟助力家鄉教育美名傳
摘要: 許時梅、許時瑞、許時琴三姐弟是驛城區老河鄉西趙崗二河莊人。21年前,身在異鄉工作的三姐弟為回報桑梓,慷慨捐資20萬元錢,為家鄉建了一棟教學樓,孩子們從此結束了在低矮
許時梅、許時瑞、許時琴三姐弟是驛城區老河鄉西趙崗二河莊人。21年前,身在異鄉工作的三姐弟為回報桑梓,慷慨捐資20萬元錢,為家鄉建了一棟教學樓,孩子們從此結束了在低矮瓦房里上學的歷史……在第34個教師節到來之際,當地師生及村民對許氏三姐弟的義舉依然贊嘆不已。
記者 代廷偉
9月8日上午,金秋時節的陽光照在驛城區老河鄉西趙崗子靜小學校園里,綠樹婆娑,校園整潔。校園北側的一幢貼有白色瓷片的三層教學樓嶄新如初。
這座教學樓于1997年10月1日奠基,共投資33萬元,其中許子靜的3個孩子許時梅、許時瑞、許時琴捐資20萬元,其余由縣、鄉、村三級投入。為紀念許氏三姐弟捐資之舉,該校特將原“西趙崗小學”更名為“老河鄉西趙崗子靜小學”,由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王恩茂題寫校名。
多年來,這所小學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學子。很多學生從這里出發考入大學,奔向不同的工作崗位。
走進老河鄉子靜小學,兩棵頗有歲月的龍柏青翠欲滴,教學樓前的雪松直沖云霄,陽光在松針上泛起點點光暈。最為奇特的是,正對校門最東側的花壇里生長著一株三層樓高的“仙人掌”。
在“仙人掌”下,西趙崗子靜小學校長曹瑞告訴記者:“我來這所學校后不久,就了解到這所學校的不同之處,學校的教學樓及各種教學條件在老河鄉是數得著的。你看,這栩栩如生的‘仙人掌’也是許時瑞老先生專門從洛陽運來的,不僅美化了校園,還吸引了附近不少鄉親周末專門來校園參觀,成了這里的一景。”
該校趙朝臣老師再過一年就要退休了,他見證了許家三姐弟對家鄉教育的關注、對家鄉的回報。“1996年冬天,校園里來了一撥訪客,幾輛小轎車停在校園里,從車里下來一個中年人,他在校園里轉悠,看到校園低矮的教室、低洼不平的地面,沒有圍墻的校園顯得十分破敗。他說他是附近二河莊的,回去商量一下,想給學校建一所教學樓。”趙朝臣回憶說。當時他并沒有把這名中年男子的話放在心上,沒想到20多天后,那名中年男子又來了,這次是掂著20萬元現金來的,是專門沖著建教學樓來的。這名中年男子就叫許時瑞。
當時,這件事的確在當地引起了不小的震動。趙朝臣老師清晰地記得,建教學樓一共花去33萬元,其他13萬元是由當地村民自發捐款籌齊的。從這以后,每隔幾年,許時瑞都會來校園看看,看看學校有什么需要的,就及時伸出援助之手。不管他距離家鄉有多遠,都會思念著家鄉的這所小學。
作為新疆匯興工貿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許時瑞接到記者的電話采訪時顯得很低調。經過了解,他的創業經歷堪稱傳奇。據許時瑞介紹,1967年,他來到新疆,在當時的米泉縣井岡山公社任企業干部,后任企業辦主任,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就帶領農民辦鄉鎮企業,先后開辦煤礦12座、磚廠5座。1972年~1993年,他先后辦起大小工礦企業20多個,如電力預制場、蔬菜脫水廠、骨粒骨粉廠、汽車修理廠、塑料廠、絨毛加工廠、鍋爐廠等。在許時瑞的帶領下,目前已在新疆各地發展成立20多個商會和分會,會員有10000多家公司,成為全國最大的企業商會。他現任新疆河南商會終身榮譽主席。
許時瑞說:“我今年74歲了,當時捐錢建校的時候條件并不太好。我的老家二河莊距離趙崗村很近,考慮到附近村莊的孩子上學讀書的條件太差,就有了力所能及地捐建學校教學樓的想法,算是為家鄉出點力吧!”這些年,盡管他在新疆生活得很好,企業越做越大,財富積累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思念家鄉,覺得為家鄉孩子做點事是理所當然的。
漫步在菁菁校園,記者恰巧遇到西趙崗村的劉士峰從鄭州回老家。“我每次回家都要到母校轉一轉、看一看。這里的一草一木,我都很熟悉。記得建教學樓時我正在上小學三年級,等我上四年級的時候就搬進新教學樓上課了。我們對捐資建校的許時瑞三姐弟的名字都很熟悉,盡管見面少,不過都知道是好心人建的教學樓。沒有他們,我們當時是享受不到這么好的學習環境的。”他說,后來他考入大學,留在鄭州工作,可是每當提起母校,都會有一種特別的感情涌上心頭。
西趙崗村今年72歲的許時玉老人接受記者采訪時正忙著燒鍋蒸饅頭,一提起許時瑞,他顯得格外開心,他說:“時瑞比我大兩歲,他人很好。每次回來不是給學校修建院墻就是給學校建車棚。知道鄉里娃沒知識外出打工很難,他還是希望家鄉多走出一些有知識的能人,這不,村里的許連成、許志強都是到新疆靠他找的工作。”
趙朝臣老師騎著電動車陪著記者采訪村民,他告訴記者,他不知道許時瑞生意做得有多大,只知道有這樣一個老鄉、一個離家50余年的游子,每次回家都是那么家常、那么親切,沒有絲毫的架子,每次都會請這里的鄉里鄉親吃頓飯,聊聊家常,逢人都會主動伸手,那是一雙溫暖的手,帶著來自家鄉人民的殷切希望,在新疆打拼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根永遠在河南省駐馬店市驛城區老河鄉二河莊,西趙崗子靜小學是維系他與家鄉的一條永遠割不斷的紐帶。
在第34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有一種扎根泥土的不平凡,注定會讓你我眼眶一熱。為這些心系桑梓、心系教育的游子們點個大大的贊吧!
責任編輯:dr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