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助推汝南騰飛加速度
摘要:20年勵精圖治、20年改革創新、20年滾動發展,新能源鑄就汝南騰飛加速度。20年來,汝南從一個傳統的農業大縣,逐漸演變成豫南電動車城、中原最大的新能源電動車生產研發基地
20年勵精圖治、20年改革創新、20年滾動發展,新能源鑄就汝南騰飛加速度。
20年來,汝南從一個傳統的農業大縣,逐漸演變成豫南電動車城、中原最大的新能源電動車生產研發基地。
至目前,汝南電動車整車產量已突破150萬輛,配套零部件產量突破200萬套。汝南縣產業集聚區被省質監局確定為創建省級知名品牌示范區試點、被省工信委評為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是一星級產業集聚區。
市委書記陳星在汝南縣委書記彭賓昌,汝南縣委副書記、縣長劉軍民陪同下在汝南調研。
順應發展 科學調整產業布局
自1998年“中國農產品加工業投資貿易洽談會”在駐馬店召開以來,汝南縣委、縣政府以“迎會”為契機,積極實施開放帶動戰略,不斷創新招商方法,科學調整產業布局,強力推進項目建設。
迎會工作伊始,汝南縣以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為目標,以投資貿易和技術提升為重點,突出市場化、專業化、品牌化、國際化、信息化,深入推進農產品加工業區域經濟合作,全方位開展農產品加工業投資項目洽談、農產品展示貿易和技術合作交流,把項目建設作為穩增長、促轉型、調結構、增后勁、惠民生的重要抓手,抓好對接洽談,努力實現項目建設新突破。
近年來,根據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產業要求,汝南縣把新能源產業調整為主導產業,強力打造新能源產業基地,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使汝南縣城鎮化步伐逐年加大,城鎮基礎建設顯著改善,城鄉面貌煥然一新。汝南,已成為客商投資興業的一片熱土。
立馬車業、綠佳車業、東威車業、奔的電動車、迪陽電動車、虎妞車業、喜兆門車業、奔寶車業、聯合正興板業、金鵬管道、玉蘭建材等眾多知名企業先后到汝南安營扎寨,投資辦廠。外來企業的落戶,催生了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為汝南全面振興、跨越發展做出了貢獻。
目前,汝南產業集聚區入駐企業123家,其中新能源電動車企業58家,新型建材企業20家,健康食品和健康運動產品企業10家,其他企業35家,從業人員2.3萬人。
從無到有、從單一生產到整車生產、零部件配套、研發創新、銷售服務等完善的產業鏈,汝南縣新能源電動車產業集群,走出了一條跨越式發展道路。
頂層設計塑造產業“靈魂”
設計,對于產品來說,是靈魂所在,對于集聚區而言,頂層設計同樣重要。
汝南縣產業集聚區從成立伊始,便規劃確立了以新能源電動車為唯一主導產業的發展方向。
電動車是老百姓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全國電動車市場規模達數千億元,新能源電動車制造業正處在朝陽時期,可帶動近20多個相關產業發展,發展潛力巨大。
選準這個與民生密切相關的目標之后,汝南縣邀請專家對電動車產業發展進行了頂層設計,科學規劃,明確了產業發展定位,提出了把汝南打造成國內最大的電動車零配件生產集散地和行業標準發源地的目標,同時,高起點規劃了豫南地區最大的電動車物流市場、配件市場和銷售市場,充分保證企業產品的銷售和配套服務。
不去繁就簡,就沒有新的發展速度。汝南縣將傳統的農副產品加工、機械制造、新型建材等七大支柱產業進行整合,集中精力重點培育以新能源電動車為主導的裝備制造業,并明確提出集聚區重點引進新能源電動車生產企業和配套零部件生產企業,同時集全縣之力,把資金、土地、政策、勞動力、技術、信息等各類生產要素都集中起來,向產業集聚區傾斜,把有限的資源充分利用起來,不遺余力發展新能源電動車產業。
合理完善的規劃、汝南縣委縣政府強有力的發展決心都大大增強了投資者的信心,立馬、綠佳、迪陽、虎妞等電動車企業紛紛入駐。集聚區現已形成了以立馬新能源產業園、綠佳新能源產業園為龍頭,新能源電動車整車和零部件配套生產企業58家,涵蓋產品研發、原料加工、零部件生產、整車組裝、物流銷售等新能源電動車產業全鏈條,成為全省最大的電動車零配件生產集散地。
近年來,電動車市場由消費常規款電動兩輪車、電動三輪車向封閉型電動三輪車、電動四輪車發展,汝南縣委、縣政府緊隨大勢,積極調整產業結構,邀請行業專家學者幫助企業分析研判未來發展方向,大力引進新技術、改進新工藝、建設新項目、創新新模式。幫扶轉型升級,虎妞車業、東威車業、科瑞特等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產業業態創新,開發出了符合消費升級和產業升級方向的新產品,開拓出了全新的生產經營發展模式。
龍頭帶動產業集群不斷壯大
培育發展壯大一個主導產業,需要行業龍頭企業的帶動。立馬是業內名列前茅的整車生產商,該企業的入駐,對汝南集聚區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龍頭帶動作用。
立馬新能源產業園開園當天,全國各地600多家知名電動車零配件生產、經銷企業云集汝南,汝南縣委、縣政府抓住時機,召開項目推介會,介紹汝南各項投資優惠政策和產業集聚優勢,引起了企業的極大興趣,有30多家企業表達了投資意向。隨后,汝南縣委、縣政府抓住契機,組織相關部門奔赴臺州召開電動車產業招商推介會,成功引進綠佳、奔的、迪陽、虎妞等整車企業入駐,在全國電動車行業產生了巨大影響。
立馬的龍頭帶動作用顯現以后,汝南縣委、縣政府及時組織相關部門專業人員認真研究新能源電動車產業鏈整體發展情況,繪制招商圖譜,不斷深耕新能源電動車產業鏈條優勢,著力引進產業鏈上下游和關聯配套企業,加速開發生產新型電動乘用車、電動貨運車、低速電動汽車、電動叉車等產品。鞏固立馬車業、綠佳車業等企業在電動車行業的領先優勢,不斷提升產業層次,實現產品多樣化,增強產業整體競爭力。
近年來,汝南縣委、縣政府先后40余次赴廣州、天津、無錫、臺州等國內電動車生產基地開展招商活動,舉辦電動車產業專業招商推介會10余次,引進數十家整車生產企業和各種零配件產業鏈配套企業生產企業入駐。目前,集聚區內便可基本實現電動車產業鏈本地供應。
隨著項目建設的不斷加快,整個電動車產業鏈條越來越清晰、種類越來越齊全,集聚效應更加明顯,很多電動車配套企業主動上門,提出合作意向,汝南縣也實現了由“招商”向“選商”的轉變。
至目前,汝南縣產業集聚區共引進整車生產企業24家、配套生產企業34家,形成了年產150萬輛整車、200萬套零配件的生產能力,電動車產業集群產值超百億元。
配套完善
護航產業發展騰飛
汝南縣注重加強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推動產城互融,實現產業發展與城市發展相互依托、相互促進。
嚴格按照“五規合一”的要求,把產業集聚區建設和城市總體規劃結合起來,2009年以來,全縣累計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45.26億元。加大產業集聚區內道路、供排水、供電、通信、垃圾處理和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建設了雙回路供電高壓線路、3.5萬伏變電站兩座、11萬伏變電站一座、天然氣門站、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等,形成了“三橫五縱”的道路網,實現了產業集聚區與主城區基礎設施的有效互通。
加強生活性服務配套建設。加大產業集聚區內村莊整合搬遷力度,依托廉租房和公共租賃房,在集聚區內建成1個萬人社區,建設超市、電信移動網點、醫院、衛生服務中心、餐飲等各類服務設施。解決了企業職工用房的后顧之憂,豐富了職工生活休閑,使產業集聚區變成了新城區。
建成了產業集聚區綜合服務中心,設立了產品檢測中心和企業服務中心,為企業提供土地收儲開發、融資擔保、金融服務。成立了電動車產業協會,引導電動車企業協同互助,提高產能,為電動車企業提供良好競爭發展環境。目前,省級電動車檢測中心正在建設,國家級特種塑料制品標準化研究中心正在積極籌建,為新能源產業下一步的轉型升級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撐。
東風勁吹
眾志成城偉業興
“未來,汝南縣將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繼續做大做強新能源電動車產業,力爭在3~5年的時間內,達到年生產電動車600萬輛以上,把汝南打造成國內最大的電動車生產集散地。力爭到‘十三五’末,形成300億元的新能源電動車產業集群,成為全國重要的新能源產業研發、制造和應用示范基地。”汝南縣委書記彭賓昌說。
今年以來,汝南縣認真落實朱市長“六個一批”要求,持續完善產業集聚區道路、電力、通訊、供排水等基礎設施,6條道路同時開建,進一步拉大產業集聚區框架,投資5億元的綜合服務中心項目近期可以開工。強力實施電動車“百億級”產業集群培育工程,生物質發電、垃圾發電、戶外用品產業園、食品產業園、家具產業園等15個項目簽訂合作協議,即將入駐園區。認真落實企業服務日、“百名干部幫百企”和企業服務員制度,全縣營商環境持續優化。1~7月份產業集聚區實現增加值13.5億元,同比增長11.8%;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7.3億元,同比增長15.6%;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5.2億元,同比增長12.3%。
重點項目進展順利。至7月底,3個省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9.85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81.4%;30個市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81.94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77.8%。其中,省重點項目東威電動四輪車項目主體廠房已完工,設備已安裝正在試生產;金鵬高分子建材產業園項目7棟廠房已基本建成,正在安裝設備并試生產;中心城區水系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已經全面開工。市重點項目村級光伏電站、眾和車業建成投用,奔寶車業、豫園鍋爐等項目正在進行掃尾;雙星輪胎、宇虹機械、海納皮革、鑫旺源彩鋼板、基翔食品等項目廠房主體工程基本封頂,“十一”前可以試運行。16個億元以上集中開工項目進展順利,總投資62.88億元,2018年計劃投資28.79億元。謀劃的C類重點項目52個,總投資358.86億元,目前已簽約40個,午陽紙制品項目、服裝產業園項目、天康循環農業項目等27個投資規模大、經濟效益好的項目已落地開工建設,正在洽談謀劃的C類重點項目近20個。
招商引資效果顯著。積極開展大招商活動,成立了縣招商引資服務中心,設立了4個駐外辦事處,修訂完善了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制定出臺了有功人員獎勵辦法,截至7月底共簽約招商項目21個,續建5個,新建16個,合同總額153.1億元,實際利用省外資金42.01億元,占全年目標的71.9%;實際利用境外資金1930萬美元,占目標任務的57%。其中7月份新簽約項目3個,分別是:投資10億元的“中國漁都”項目、投資5億元的年產30萬套電動汽車配件項目、投資6億元的年產6萬噸銅制品項目。目前正在對接洽談的項目有10個,其中投資規模較大的有天津家具協會投資10億元的家具產業園項目、匯源集團投資5億元的天中酒產業園項目、河南盛都集團投資5億元的SD現澆混凝土內置保溫材料項目等。
汝南,這個曾經的農業大縣,正在華麗轉身,成為新能源產業強縣。
汝南縣第三批億元以上重點項目開工。
兩輪電動車庫一角。
精心作業。
剛剛下線的四輪電動車。
電動車成品庫。
水城一角。
四通八達的交通環境。
北汝河新貌。
總策劃:賴學爭 策劃:牛志華
組稿:劉仁忠 王磚頭 付忠于 孫 凱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