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市老促會會長劉軍甫一行調研“綠州一號”菌草種植產業
駐馬店網訊 (通訊員 孫帥)8月24日,駐馬店市老促會會長、市三屆政協主席劉軍甫、市老促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太廣、市林業局局長陳黎、副局長王國強、市作家協會主席劉康健、駐馬店日報社編委委員兼新農村部主任、市林業技術推廣站站長邵明麗一行深入到驛城區水屯鎮調研“綠州一號”菌草種植產業。驛城區水屯鎮黨委書記孫浩陪同調研。
圖為劉軍甫(左二)一行到驛城區水屯鎮禾綠育苗種植基地調研。
圖為調研人員在育苗大棚內觀看 “綠州一號”種苗培育情況。
據駐馬店市康寶創新生態種植有限公司負責人周運友介紹,他們在宿鴨湖水庫西南部的驛城區水屯鎮和汝南縣老君廟鎮租用耕地2200畝,種植“綠州一號”1450畝,初步形成了綠色產業生態景觀帶。同時,在宿鴨湖周邊濕地租洼地2800畝,已種植“綠洲一號”400多畝,畝產20噸以上。完成“綠州一號”育苗組培中心建設(一期工程),培育“綠州一號”種苗,每年可供5萬畝種植。二期工程正在籌建中,建成后每年可以提供20萬畝的“綠州一號”種苗。
圖為調研人員在連棟大棚育苗基地參觀。
“‘綠州一號’是一種經濟價值較高、富含粗蛋白和糖分高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耐寒、耐旱、耐澇、耐高溫、耐酸堿、投資少、回收快、風險低、利潤大等優勢,可用于發展養殖業、加工業、生產密度板等。有利于改善生態綠化環境,有利于保持水土,有利于自然生態修復,是以草代糧、以草代木、以草代棉的新型材料和有機生物鏈,有改善生態的優勢。我們在項目區以‘綠洲一號’微生物發酵飼料養殖500頭中華黑豬進行對比實驗,實踐證明飼料成本降低50%左右,同期增重20%以上,沒有農藥、抗生素、重金屬殘留,肉質達原生態標準。在項目區,馴養大雁8000多只,開展對比實驗,發病率和成長速度效果突出。今年預計產值在350萬元左右。計劃每年發展2萬只,產值可達900萬元,養殖成本節約60%左右。”周運友自豪地說。
圖為駐馬店市康寶創新生態種植有限公司負責人周運友(左一)向調研組人員介紹“綠州一號”情況。
該公司實施“公司+農戶”的種植扶貧模式,建設種苗培育基地、產品實驗室,初步建立產業聯合生產及銷售體系的同時,完善生態養殖鏈條,推廣實施種養一體化模式,并與萬華生態板業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供銷合同,為萬華公司提供8000噸—10000噸“綠州一號”。根據協議,種植“綠州一號”達到2萬畝左右時,萬華公司將在種植基地周邊投資22億元,建設智能化生態板材廠。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林占熺教授兩次到基地考察,認為駐馬店適合種植“綠州一號”,可以大力發展食用菌生產并進一步深加工,形成良性生態產業鏈條。目前,駐馬店市康寶創新生態種植有限公司已與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聯合組成項目團隊,依托駐馬店市為基地,在全國布局產業鏈。
調研人員在驛城區水屯鎮田莊村觀看大面積種植的“綠州一號”菌草。
周運友充滿信心地說:“我們今年把‘綠州一號’種植、養殖、試驗、加工產業鏈在驛城區水屯鎮和汝南縣老君廟鎮作為一種扶貧產業落地,幫助當地農民脫貧致富,改善當地生態與生活環境。計劃利用3—5年時間,種植規模發展到10萬畝左右,屆時宿鴨湖區域將建設成全國乃至世界最大的平原綠海及生態產業基地。”
圖為當場砍下的3株“綠州一號”菌草,準備送往駐馬店市天中廣場參加第21屆中國農產品加工業投資貿易洽談會展覽。
面對種植一年多就長到6米多高的“綠洲一號”,調研人員贊嘆不已。就有關種植模式、植保防治、澆灌設備、水肥管理、畝產收益以及銷售渠道等問題,調研人員與企業負責人、種植技術員進行了交流。
圖為“綠州一號”單株分栽長勢喜人。
劉軍甫在調研后說,從目前“綠州一號”的長勢來看,這種菌草的種植、開發、利用前景廣闊,用途很廣,潛力很大,好處很多。綠州一號菌草應作為一種新興產業、綠色產業、扶貧產業大力推廣。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